(新高考)2022届高三二轮综合卷 化学(三) 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2届高三二轮综合卷 化学(三) 学生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2届高三二轮综合卷
化学(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
B.钢的硬度比纯铁大
C.生铁熔点比熟铁高
D.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路灯计划”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砷化镓)是金属材料
B.港珠澳大桥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装缆绳,具有质量轻、强度大、耐磨、耐腐蚀的优点
C.发射神州十三号用偏二甲肼做燃料,利用了它的氧化性
D.“奋斗者号”潜水器使用的固体浮力材料,由空心玻璃微球填充高强树脂制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3.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含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鲁山花瓷烧制技艺、楚简制作技艺、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柳州螺蛳粉的主要成分是米粉,富含淀粉
B.鲁山花瓷烧制过程中包含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C.楚简属于竹制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D.大名小磨香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4.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各装置图对应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装置①可实现由食盐水制得食盐晶体
B.装置②能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通过NH4Cl分解得到NH3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H2、NH3等气体
5.大黄素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成分,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下列有关大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4种官能团
B.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
C.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常温下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6.“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使用纯碱溶液去油污
NaH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B
使用草木灰对蔬菜施肥
草木灰属于钾肥
C
白醋除水垢
醋酸酸性强于碳酸
D
侯德榜制碱法
利用了物质溶解度的不同
A.A B.B C.C D.D
7.《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特别节目,以弘扬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请你从化学视角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是石灰石的煅烧
B.“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烟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飞絮”、“鹅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D.“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中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8.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具有弱碱性
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84消毒液有强酸性
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用
C
有氧化性,有还原性
和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D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铜绿在空气中受热分解能得到铜单质
A.A B.B C.C D.D
9.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Li元素的电化学过程来合成氨,其工艺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步阳极反应式为
B.第二步“高温反应”是氮的固定的一种形式
C.该工艺的总反应为
D.整个电化学合成氨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有LiOH
10.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某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a到b、c、d、e、f均可直接转化
B.标准状况下,1molb和c的混合物体积为22.4L
C.f的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不易被氧化
D.可先加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检验e的钠盐是否变质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pH=10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4NA
B.将0.1molNH4NO3溶于稀氨水中,所得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NH的数目为0.1NA
C.5.9gC3H9N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4NA
D.将1mo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HClO、Cl-、ClO-的微粒数之和为2NA
12.时,在浓度均为的某一元酸与其钠盐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测得,则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
D.氢氧化钠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3.热电厂尾气经处理得到较纯的SO2,可用于原电池法生产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b周围溶液pH变大
B.溶液中H+由a极区向b极区迁移
C.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是SO2-2e-+2H2O=4H++SO
D.一段时间后,a极消耗的SO2与b极消耗的O2物质的量相等
14.改变0.1 二元弱酸溶液的pH,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的数量级为
B.pH=4.2时,在该溶液中,
C.与溶液pH无关,恒等于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和溶液混合后,溶液pH=4.2
15.“鱼浮灵”是水产养殖的迅速增氧剂,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元素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沸点:X>Y B.Z2Y2、Z2Y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C.原子半径:Z>X>Y D.简单氢化物稳定性:Xc(A-),结合电荷守恒:c(H+)+c(Na+)=c(A-)+c(OH-),知c(H+)7,A错误;B.若HA为强酸,则该混合液应该显酸性,但实际显碱性,说明HA为弱酸,故A-能水解,B正确;
C.根据物料守恒,c(A-)+c(HA)= mol·L-1=0.02 mol·L-1,C正确;D.由B选项分析知HA为弱酸,故离子方程式中HA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故NaOH与HA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HA=H2O+A-,D正确;故答案选A。
13.【答案】D
【解析】由题干图示可知,电极a作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SO2-2e-+2H2O=4H++,b电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左侧区域产生的H+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区域。A.由分析可知,b电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H++O2+4e-
=2H2O,则电极b周围溶液pH变大,A正确;B.由分析可知,溶液中H+由a极区向b极区迁移,B正确;C.由分析可知,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是SO2-2e-+2H2O=4H++SO,C正确;D.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可知,一段时间后,a极消耗的SO2与b极消耗的O2物质的量的2倍,D错误;故答案为D。
14.【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时,,故数量级为,A正确;B.pH=4.2时,,B正确;C.,与溶液pH无关,恒等于,C正确;D.图中表达的意思是在水溶液中实现所有微粒的各种平衡后,溶液中,此时pH=4.2,而D选项是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和溶液混合,混合后各种平衡移动导致,D错误。故选D。
15.【答案】B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由主要成分的结构式示意图可知,Z形成+1价的阳离子,X周围能形成4个共价键,Y周围形成2个共价键,且元素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可推测X为C,Y为O,Z为Na。A.由分析可知,X为C,其单质为金刚石和石墨具有很高的沸点,Y为O,其单质为O2和O3在常温下为气体,故单质沸点:X>Y,A正确;B.由分析可知,Y为O,Z为Na ,故Na2O2、Na2O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前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后者只有离子键,B错误;C.原子半径:同一周期从左往右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Z>X>Y,C正确;D.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与元素的非金属性一致,故XH;
(3)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酮羰基、羟基;G的分子式为;
(4)D()与Y发生已知信息中取代反应生成E(),可推知物质Y的结构简式为;
(5)F→G是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或;
(6)E同分异构体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峰面积之比为4∶4∶2∶1∶1,满足下列条件的有、、;其中一种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则含有酚羟基,其结构简式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 化学(十五) 化学实验综合 学生版,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 化学(十六)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学生版,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2届高三二轮综合卷 化学(一) 学生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