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综合(知识点+基础训练+分层检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阅读集训(A卷有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阅读集训(A卷有答案),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阅读集训第一单元一、课内阅读1. 阅读短文片段,回答问题。北京的春节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根据意思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①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___________ ②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喜气洋洋的景象。 __________ (2)“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请用“ ”画出最能体现“有声有光”的句子。(3)下列对“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个高潮到了”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期间只有元宵节这一天是最热闹的。B.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十分喜庆。C.元宵节是继除夕、正月初一之后的又个高潮。(4)选段中介绍到元宵节的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这个习俗写得详细,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5)元宵节这一天必须要吃元宵,这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北京的春节(节选)①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②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③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文中画“______”的①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是______,选文第一自然段是按照______的结构来描写的。(2)阅读文中画线句,文中画“ ”的②句子说明了元宵节时灯的______,画“ ”的③句子说明了灯的______A.种类多 B.数量多(3)对于老舍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B.突出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C.说明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优越。D.烘托出元宵节的欢乐气氛。3. 阅读短文片段,回答问题。北京的春节(节选)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1)选文中有一句谚语,这句谚语是“________”。这句谚语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2)“色味双美”的意思是_______。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________。(3)“零七八碎儿”在选段中具体指什么?用“﹏﹏﹏”画出来。(4)孩子们准备过年,要做哪几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说明吃粥时场面十分热闹。B.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突出说明了粥的原料丰富。C.这句话略带讽刺意味,意思是煮粥的原料太过丰富,已经不像是在煮粥,而像在进行农业产品展览。二、课外阅读4. 阅读理解南极的除夕①刚刚建成的长城站,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它在乔治岛的第一个新春佳节。②除夕之夜,考察队员们在这里和专程从祖国赶来参加长城站落成典礼的代表团欢聚。祖国的关怀,人民的祝贺,家人的慰问,给我们这些远离祖国的考察队员带来无限温暖。③在频频的祝酒声中,我们的带头人——南极洲考察队队长慢慢地站起来,回忆那建站的日日夜夜。随着他的话语,我仿佛又置身于紧张的现场中……④在刺骨的寒风、冰冷的海水中,考察队员们仅仅用5天时间就建成一座长29米、宽6.2米、高3.1米的码头。⑤漫天飞舞的大雪,突然袭来的狂风暴雨,阻挡不了考察队员们的前进步伐,他们只用了10多天时间,就把500多吨建材物资从船上运到长城站。⑥建站的地基刚挖开,渗出的地下水立即把坑填满,必须迅速将水排出,才能灌进水泥。队员们用罐头桶一桶一桶地掏水,腰酸了,胳膊软了,下一个队员立刻接上。他们连续不断的努力,终于战胜了地下水。⑦风、雪、雨横行无忌地袭来,54名南极洲考察队员的手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可谁也没有哼过声,共同理想使他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正是这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南极速度”。⑧“今天,我们亲手建立的长城站终于屹立在南极的土地上了。回顾建站期间,同志们付出的艰苦劳动,我在这里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队长的话把我从遐想中拉回来,只见他含着泪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⑨他的声音哽咽了,从祖国来的亲人也流泪了,队员们更是泣不成声。难以想像的艰苦、劳累和胜利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真是百感交集!我们这些在充满危险的航行中,在艰难困苦的劳动中没有掉过一滴眼泪的硬汉,此时,却热泪滚滚,沾湿了衣襟。⑩我走出餐厅,在风雪中面向北方,遥望祖国,心潮澎湃。亲爱的党,亲爱的祖国,纵然远隔重洋,我们的心永远和您在一起。(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泣不成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感交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潮澎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除夕之夜,乔治岛上谁和谁欢聚在一起?为什么考察队员感到无限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概括的话写出在艰苦的建站劳动中,考察队员们做了哪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短文中的最后一段话表达了考察队员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乐山龙舟会(节选)乐山地理环境优美,山光水色独特,宽阔的江面,“绿杨夹岸水平铺”,是举行龙舟竞渡得天独厚的地方。乐山龙舟会融文化、艺术、经济、旅游、体育于一体,规模宏大,极具地方特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数十万乐山人民欢庆端午佳节,观赏龙舟风采。江岸上彩楼林立,彩灯高悬,旌旗飘摇,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千姿百态的各式彩龙在江面游弋,舒展着优美的身姿,有的摇头摆尾,神采奕奕;有的喷火吐水,威风八面。信号弹划过天空,龙舟夺标开始了。各色各状造型的“蛟龙”如箭离弦,顺流而下,欲争群龙之首。此时,乐声响彻江面,皮鼓咚咚,铜锣当当,号子高亢。每只龙舟上,身着一色服装的十四名健儿分列两舷。健儿们激浪高歌,狠劲猛划,奋力冲刺;两岸山呼海啸,滚起阵阵“加油”声浪。真是“千顷水面琉璃滑,百艘龙舟竞争先”。传统的抢鸭子竞赛是龙舟会上精彩纷呈的项目之一,也是白天活动的高潮。一只只鸭子抛向空中,嘎嘎叫着扑腾到水面。龙舟上敲着急促的锣鼓,划桨者奋力击水,围追堵截,鸭子扑打着翅膀纷纷逃避。只见抢鸭子勇士跪蹲船头,双眼凝视着猎物,一旦接近目标,便眼疾手快地跃入水中。眼看鸭子在劫难逃,不料它们狡黠异常,竟然一下子潜水遁去,消逝得无影无踪。然后,鼓锣暂停,船上、岸边的人们聚精会神地扫视着水面,鸭子一露面,立刻喊声乍起,各船迅速扭转船头重新“围剿”,水面立时锣鼓喧天。就在小伙子跃入水中的一刹那,鸭子再度潜入水中逃出重围。观众中响起一片掌声,为抢鸭者鼓劲加油。那些抢到鸭子的勇士们,激情满怀地把捕获物高高举起,赢来了船上和岸上的阵阵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1)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①意为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 )②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③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 )(2)用小标题的方式分别概括短文第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3)这篇文章详细描写了______这个项目,为我们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填四字词语)的场面。(4)你的家乡有哪些传统节日活动?请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百家饭我小时候很顽皮,人家爱叫我“小猴”。有一次爬树,快爬到高高的树顶了,脚下一闪,幸亏后背的衣服挂在枯枝上,才没掉下来。 大人们见我倒挂在半空中,吓得赶紧到树下用手接我。而我偏不往下掉,于是几个大人上树把我救了下来。大人们吓得脸都变色了,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回到地上,照样又去玩儿了。有一次,我跟小伙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我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才罢手。按农家的说法,孩子掉到粪池里得消除晦气,办法是吃“百家饭”。几十名孩子被大人们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乞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不管家境如何,多少都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精米、香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乞讨的人家越多越好,其数不限于一百家,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孩子们去乞讨,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这锅台很简单,三块大石头中间搁口大锅。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切上肉丁.火腿丝,还放上盐。配料讲究,目的是要让大家把饭全吃光。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不时地从饭锅里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为止。孩子们不等锅底朝天,小肚皮早吃得滚圆滚圆,裤带一松再松,裤腰滑到了大腿根。奶奶和妈妈见吃光了饭,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我消灾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我估计,百家饭不容易吃到,是因为掉进粪坑的人毕竟太少了。(1)百家饭是用从“百家”乞讨来的粮食做成的,按农家的说法,吃百家饭是为了( )A.当地节日的习俗 B.祈愿丰收 C.祝福平安 D.消除晦气(2)文章开头写“我”小时候调皮的事,主要作用是( )A.体现孩子的童真童趣.开心顽皮B.为后文作铺垫,引出所写的话题C.总领全文D.无关紧要,可删去(3)文中画“—”的句子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煮熟后的百家饭的诱人?( )A.嗅觉和视觉 B.味觉和视觉C.嗅觉和听觉 D.味觉和听觉(4)“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为什么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其中的原因不包括( )A.百家饭配料讲究,让人直流口水。B.百家饭里藏着奶奶和妈妈对“我”的关心。C.煮食百家饭的过程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D.掉进粪坑的经历令“我”难忘。(5)随着时光的流逝,像百家饭这样的传统习俗,有的变淡了, 有的变模糊了,有的消失了。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是任其消亡还是加以保护?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历史长。各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所以一年四季就有许多种节日。这些节日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加深了民族团结的感情。其中,有些节日虽具全国性,但依旧会留下一些区域特征。比如端午节包粽子,戴石榴花,虽然已成全国习惯,但南方的龙舟竞渡给青年、妇女及小孩子带来的兴奋和快乐,就绝不是生长在北方平原的人所能想象的!大江以南,凡是有河流可通船舶处,无论大城小市,端午必照例举行赛船。这些特制龙船多窄而长,有的分五色,头尾高张,转动十分灵便。平时搁在岸上,节日来临前,才由二三十个特选少壮青年,在鞭炮轰响、欢笑呼喊中送请下水。近年来我的记忆力日益衰退,可是四十多年前度过的端阳节,由于乡情风俗热烈活泼,将近半个世纪,种种景象在记忆中还明朗清楚,不褪色,不走样。因此还可联想起许多用“闹龙舟”作题材的艺术品。较早出现的龙舟,应数敦煌壁画,东王公坐在上面去会西王母,云游远方,象征“驾六龙以驭天”。其次是《洛神赋图卷》,也有个相似而不同的龙舟,仿佛“驾玉虬而偕逝”情形……“闹龙舟”还应用到了生活服用方面。帐檐、门帘、枕帕、围裙、手巾、头巾和小孩穿的坎肩,涎围,戴的花帽,经常用“闹龙舟”作主题。当地妇女制作这些刺绣时,照例必把个人节日欢乐的回忆、对于儿女的热爱关心,连同彩色丝线交织在图案中。(1)作者回忆中的“端午”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风俗。(2)“端午”给作者的“特别”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认为传统节日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3自然段描写了历史上用“闹龙舟”作题材的艺术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家乡的端午节跟作者所描述的有何异同呢?请简要地进行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课内阅读1. (1)各形各色 悬灯结彩 (2)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3)A(4) 悬灯结彩 燃放花炮 吃元宵 悬灯结彩 突出元宵节是个美好快乐的日子。 (5)团团圆圆 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2. (1)总领全段 先总后分 (2)B A (3)C3. (1)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北京腊月初天气的寒冷 (2) 颜色和味道都很好 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 (3)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4)①买杂拌儿;②买爆竹;③买玩意儿。(5)B二、课外阅读4. (1)意思是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意思是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复下来。 (2)考察队员们和专程从祖国赶来参加长城站落成典礼的代表团欢聚。因为他们感到家人的牵挂和国家的关怀。(3)考察队员们建设码头。考察队员们把建材物资运到长城站。考察队员们建设长城站。(4)对祖国对热爱,对家乡的怀念。5. (1)得天独厚 神采奕奕 精彩纷呈(2)赛龙舟 抢鸭子(3)端午节抢鸭子竞赛 精彩纷呈 热火朝天(4)正月十五看花灯;端午节吃粽子,悬艾叶、菖蒲。6. (1)D(2)B(3)A(4)D(5)我认为这样的传统习俗应当加以保护。因为地方的传统习俗包含了当地的特色与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保护传统习俗,也是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7. (1)我国南方(2)赛龙船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兴奋和快乐,用“闹龙舟”作题材的艺术品、生活用品等。(3)这些节日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加深了民族团结的感情。(4)这样写说明“闹龙舟”的历史悠久,早在很多年前就有记录,突出了民俗文化的深远意义。(5)我们家乡悬挂艾草的习俗。一般我们会选择比较粗壮的艾叶,然后把艾叶每6棵捆扎好,提前一天悬挂到门口,这样有着美好的寓意就是“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