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优秀导学案
展开2复式条形统计图
导学案设计
课题 | 复式条形统计图 | 课型 | 新授课 |
设计说明 | 设疑引导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本节课学生围绕教师设置的疑问展开讨论,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体会其优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引入新知、学习新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绘制统计图的过程,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经历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3.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 通过对比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之间的异同,并进一步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 |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不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卡片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效果检测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3分钟) | 1.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吗?中国呢? (2)你们知道我们所在的城市有多少人吗? 2.下面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信息,让我们一起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吧! | 1.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2.整理和分析老师出示的信息。
| 1.填空。 (1)常见的统计图有( )、( )、( )。 (2)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 )的多少。 |
二、 合作探究,理解新知。(23分钟) | 1.课件出示教材95页例3中的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引导学生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思考。 ①观察这两个统计图,你能快速地比较出各组数据的大小吗? ②绘制两个统计图方便吗?应该怎么办? ③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应该怎样绘制? 2.组织学生展示本组绘制好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组织学生讨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4.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哪年最小?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5.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6.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发现其中的差别。 7.总结:根据数据和纸张的大小,我们要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 1.(1)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2)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2.各小组派代表展示绘制好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讨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并汇报。 4.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5.独立将教材96页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6.独立观察并汇报。 生:这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横轴和纵轴表示的事物调换了。 7.倾听教师总结,明确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图。
| 2.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中所表示的数据,选择绘制( )统计图比较好。 (2)请将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四(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 水果情况统计图 (3)请你根据上面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绘制一个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
三、理解延伸,巩固提高。(10分钟)
| 1.欣赏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完成教材97页“做一做”。
| 1.欣赏复式条形统计图。 2.(1)独立完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2)汇报完成情况,并回答问题。 | 3.下面是甲、乙两村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家庭汽车拥有量统计图。请你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乙村2009年家庭汽车拥有量是2003年的几倍? (2)甲村2009年家庭汽车拥有量是2003年的几倍? (3)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 |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 |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
|
教师批注 |
|
|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实践应用,设计营养午餐,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导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合作探究,理解新知,理解延伸,巩固提高,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探究,获取新知,学以致用,巩固新知,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