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1 机械运动-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方法大突破`学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1 机械运动(解析版).docx
    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第1页
    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第2页
    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第3页
    专题01 机械运动(解析版)第1页
    专题01 机械运动(解析版)第2页
    专题01 机械运动(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1 机械运动-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方法大突破`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 机械运动-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方法大突破`学案,文件包含专题01机械运动解析版docx、专题01机械运动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机械运动

    本专题中考考点及要求(“▲”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评价目标与评价水平
    考点及要求

    知识性目标
    技能性目标
    体验性目标
    了解




    独立
    操作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
    运动的相对性。







    (3)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规律总结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思维方法与解题规律。
    测量前:认识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四会。
    一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要求和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选择。
    二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三会读: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会记:测量结果有数字和单位组成。
    注意: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但在实际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规律总结2:估测长度、时间、速度问题思维方法与解题规律。
    1.记住长度换算关系及其一些常见物体长度值
    (1)中学生身高为1.50m~1.80m;
    (2)一张纸厚为6×10-5m;
    (3)课桌高度为0.8m;
    (4)日光灯管长为1.2m;
    (5)教室长、宽、高分别为10m、6m、3m;
    (6)篮球架的篮筐的高度为3.05m。
    2. 记住时间单位换算关系及其一些常见时间值
    (1)百米赛的时间约为20秒;
    (2)一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5min(4.7~4.9s);
    (3)橡皮从课桌落下的时间约为0.4秒;
    (4)脉搏跳动70次时间大约1分钟。
    3.记住速度单位换算关系及其一些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1)人步行的速度为1.1~1.3m/s;
    (2)自行车的速度为5m/s;
    (3)公共汽车的速度为10~12.5m/s;
    (4)普通列车的速度为40m/s;
    (5)声速(15℃的空气中)为340m/s;
    (6)光和无线电波(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规律总结3: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问题思维方法与解题规律。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即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如果物体相对所选择的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所选择的参照物位置在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注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的。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2)没有特殊指明时以地面或地面固定不动物体体为参照物;
    (3)一旦被选为参照物,就假定他为静止的,速度为0 。
    规律总结4:计算与速度有关的问题思维方法与解题规律。
    (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
    (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可由公式v=s/t求解速度,s=vt求解路程,t=s/v求解时间。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用米/秒(m/s)、S用米(m)、时间用秒(s)。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
    (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也就是v1,s1,t1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1=s1/t1;v2,s2,t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2=s2/t2。决不能相互混淆。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S1+S2=a,或者S1-S2=b,有了这样的联系,两方程即可变为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
    规律总结5:测量平均速度问题思维方法与解题规律。
    1.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器材;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3.测量小车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上半路程s2所用时间t2;根据v=及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将有关数据填入表中。

    考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2.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60min=360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例题1】(2021河北)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正常体温约为37.8℃ B. 初中语文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2kg D. 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
    【答案】B
    【解析】A.人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语文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左右,故B符合题意;
    C.1个苹果的质量约为0.15kg,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人脉搏跳动8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故D不符合题意。
    【例题2】(2021北京)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

    【答案】8.50。
    【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首先要明确刻度尺的分度值,并确定是否从零刻度线量起;读数时视线与刻线相垂直,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该物体的长度为8.50cm。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确读数,属于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
    考点2: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例题3】(2021广西贵港)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火星属于_______(选填“恒星”、“行星”或“卫星”)。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行走时相对于火星是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 行星;运动
    【解析】宇宙中包含了很多的星系,在太阳系中,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事先选取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
    火星绕着太阳转,是行星。
    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行走时,着陆巡视器与火星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故着陆巡视器相对于火星是运动的。
    考点3:运动的快慢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区 别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特 点
    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
    求 速 度
    用v=s/t求速度
    用=s/t求路程s内的平均速度
    【例题4】(2021四川绵阳)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
    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0~10min,甲车行驶的路程小于乙车行驶的路程,所以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故A错误;
    B、10~20min,乙车的路程没有变化,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而甲车的路程有变化,所以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故B错误;
    C、20~30min,甲车行驶的路程小于乙车行驶的路程,所以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故C正确;
    D、0~30min,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相等,所以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故D错误。
    考点4:平均速度的测量
    1.测量的原理:V=s/t
    2.测量的基本工具:秒表和刻度尺。
    3.会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例题5】(2019贵州铜仁)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
    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
    (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
    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1)刻度尺;(2)较小;(3)0.5。
    【解析】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题目中已经给出了秒表,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s1=0.9m,s2=0.4m,则s1=0.9m-0.4m=0.5m,
    由图知,t3=1s,


    《机械运动》单元核心素养达标精品检测试卷
    (答题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021贵州黔东南州)下列一些物理量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我州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50°C
    B. 考生正常步入考场的速度约为10m/s
    C. 我们教学楼每一层楼高约为3m
    D. 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0kg
    【答案】C
    【解析】A.我州夏季的平均气温在24°C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考生正常步入考场的速度约为1.2m/s,故B不符合实际;
    C.教学楼每一层楼的高度一般在3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体重约为500N,故D不符合实际。
    2.(2021江苏泰州)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B. 正常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5℃
    C. 初中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 一台空调的功率约为100W
    【答案】C
    【解析】A.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故B不符合题意;
    C.初中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C符合题意;
    D.一台空调的功率约为1000W,故D不符合题意。
    3.(2021黑牡鸡朝鲜族)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C. 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BD
    【解析】AC.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AC错误;
    BD.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故BD正确。
    4.(2021江苏南京)小明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
    A. 岸上的亭子 B. 水边的柳树
    C. 飞过的白鹭 D. 小明划的船
    【答案】D
    【解析】小明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只能以小明划的船为参照物,相对于船小明位置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5.(2021江苏扬州)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4m/s B. 中学生的质量约300kg
    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 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
    【答案】A
    【解析】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在,故 A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60kg,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2℃,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我国,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一般是220V,故D不符合题意。
    6.(2021黑牡鸡朝鲜族)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 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 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答案】C
    【解析】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向西运动,排除B、D;甲车座位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西运动,则乙车也向西运动,速度也大于甲车,C对.
    7.(2020四川成都)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
    B.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
    C. 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
    D. 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答案】B
    【解析】A.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B正确;
    C.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无相对运动,是静止的,故C错误;
    D.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D错误。
    8.(2020新疆兵团)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则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

    A. 8m B. 16m C. 24m D. 32m
    【答案】D
    【解析】若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假设平均速度为v,滑行时间为t,根据速度公式有
    当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时,为原来抛出速度的两倍;因为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所以平均速度和滑行时间均变为原来的两倍,则有
    故ABC错误,D正确。
    9.(2019湖南株洲)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
    赛段




    时间/s
    24.47
    27.11
    27.25
    26.60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解析】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由表可知,在第1赛段用时最少,所以孙杨在第1个赛段运动最快。
    10.(2018江苏徐州)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答案】C
    【解析】(1)通过s﹣t图象知,如果路程和时间比值一定,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时间变化,但是路程保持不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从图上读出经过6s,甲乙的路程,求出甲乙相距多少。
    (3)从图上读出经过5s,甲乙的路程。
    A.由s﹣t图象知,时间变大,但是甲车路程不变,甲车处于静止状态;乙车路程也随时间的变大而变大,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相同的,所以乙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
    B.甲车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故B错。
    C.由图象知,经过6s,甲在10m处,乙在12m处,甲乙相距12m﹣10m=2m。故C正确。
    D.由图象知,经过5s,乙在10m处,甲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 (2021青海)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______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答案】 变速 13.5
    【解析】分析图可知,小车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不同,速度,所以整个过程小车运动的速度不同,整个过程小车做变速运动。
    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2021内蒙古通辽)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象,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甲:v乙=  ,当时间t=  s时,两车相距12m。

    【答案】3:2;6。
    【解析】(1)从图像中分别找出甲、乙两车一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v=可求甲、乙两车的速度,进而可求其速度之比;
    (2)已知两车的速度,设当时间为t时,两车相距12m,据此利用速度公式列出等式求解时间。
    解:(1)由图像可知,当s=24m时,t甲=4s,t乙=6s,
    则甲的速度为:v甲===6m/s,乙的速度为:v乙===4m/s,
    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v甲:v乙=6m/s:4m/s=3:2;
    (2)设当时间为t时,两车相距12m,
    根据v=可得s=vt,可得:v甲t﹣v乙t=12m,
    即:6m/s×t﹣4m/s×t=12m,
    解得,t=6s。
    3.(2019贵州黔东南)如图所示,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铅笔的长度为   cm。

    【答案】1mm ,7.50。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铅笔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8.50cm刻度线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8.50cm﹣1.00cm=7.50cm。
    4.(2020四川达州模拟)达州到成都的铁路线长约400km,小陈坐在达州到成都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该车到达成都用了2h30min,其平均速度为  km/h.
    【答案】动车;160.
    【解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知道从天津到北京用的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动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1)以动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相对与轿车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树木是运动的.
    (2)t=2h30min=2.5h,
    v===160km/h.
    5.(2019吉林)长吉高速公路全长约110km.一辆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长吉高速公路约需________ h;以正在行驶的轿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护栏是________的。
    【答案】 1;运动
    【解析】已知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计算速度;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那么它就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1)这辆轿车通过长吉公路的时间为:;
    (2)以正在行驶的轿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护栏相对于轿车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它是运动的。
    6.(2020牡丹江模拟)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辆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高铁成功完成交回实验,最大速度可达420km/h.牡丹江距离哈尔滨约300km,若标准动车组以30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从牡丹江到哈尔滨需  h,行驶过程中以  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的.
    【答案】1;地面.
    【解析】已知牡丹江距离哈尔滨的路程和标准动车组的平均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1)根据v=可知,从牡丹江到哈尔滨需要的时间:t===1h;
    (2)被研究的物体是列车,列车是运动的,一定选择和列车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列车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的.
    7.(2020南京)南京长江五桥将于2020年底全线通车,如图所示:

    (1)五桥全长约10.33______(填单位);
    (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______的;
    (3)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答案】 (1) 千米 (2)运动 (3) 6000
    【解析】(1)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五桥全长约10.33千米。
    (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相对于江面航行的船的位置发生改变,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3)汽车通过的路程s=vt=72km/h×=6km=6000m
    8.(2019湖南怀化)雪峰山隧道总长约7000 m,小汽车在隧道内限速80 km/h.某辆小汽车经过雪峰山隧道用时350s,则小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m/s,该小汽车是否超速?答: (选填“是”或“否”)。
    【答案】20;否。
    【解析】小汽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t=350s,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
    v=s/t=7000m/350s=20m/s=20×3.6km/h=72km/h

    相关学案

    专题20 电与磁-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方法大突破`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20 电与磁-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方法大突破`学案,文件包含专题20电与磁解析版docx、专题20电与磁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5 电路电流-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方法大突破`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15 电路电流-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方法大突破`学案,文件包含专题15电路电流解析版docx、专题15电路电流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3 内能-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方法大突破`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13 内能-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方法大突破`学案,文件包含专题13内能解析版docx、专题13内能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