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件PPT+教案+学案+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5课《驿路梨花》第二课时练习docx、第15课《驿路梨花》第二课时导学案doc、第15课《驿路梨花》第二课时教案doc、第15课《驿路梨花》第二课时ppt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5课 《驿路梨花》(第二课时)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荆棘(jí) 竹篾(miè) 修葺(qì) 火塘(táng) B.晶莹(yíng) 喷香(pēn) 陡峭(dǒu) 露宿(sù) C.麂子(jǐ) 暮色(mù) 撵走(niǎn) 驿路(yí) D.菌子(jūn) 折损(zhé) 恍惚(huǎng) 简陋(l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信服 琐屑 毅力 满院狼籍 B.惊讶 谦虚 姿式 天涯海角 C.时晨 占据 天籁 小心翼翼 D.松弛 悠扬 精明 随声附和3.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②一弯新月升起了。③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④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⑤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A.③⑤①②③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⑤①④4.《驿路梨花》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用一个故事引出另一个故事。这一个个故事是由( )引出来的。A.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B.“我”和老余的谈话 C.瑶族老人的出现 D.哈尼小姑娘的出现 E.小茅屋的启示5.用“驿路梨花”作标题的含义是( )A.因为小茅屋的主人是梨花姑娘,作者是在赞美她。 B.因为驿路上到处是梨花,特别美,值得作者赞美。 C.以花喻人,使自然界的梨花同小茅屋的主人相互辉映。 D.表明是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而且梨花姑娘的名字与梨花相同。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6.【基础梳理】读准字音。寨 驿路 露宿 竹篾 修葺 7.理解词义。(1)恍惚: (2)修葺: (3) :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课文《驿路梨花》中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4) :(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8.下面是《驿路梨花》中描写梨花的语句,指出哪些写的是自然界的梨花,哪些写的是人。(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2)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3)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4)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③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④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⑤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⑥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⑦“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⑧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⑨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节选自彭荆风《驿路梨花》)(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2)选段⑤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3)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①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②“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4)根据本文的中心思想,请你给“驿路梨花处处开”拟个下联。
第15课 《驿路梨花》(第二课时)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汉字的正确拼读。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并学以致用。【解答】A.正确;B.有误,“喷香”的“喷”应读“pèn”;C.有误,“驿路”的“驿”应读“yì”;D.有误,“菌子”的“菌”应读“jùn”;故选:A。2.【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解答】A.有误,“满院狼籍”的“籍”应为“藉”。B.有误,“姿式”的“式”应为“势”。C.有误,“时晨”的“晨”应为“辰”。D.正确。故选:D。3.【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抓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解答】第②句点出了时间,是首句;而③句中的“借助淡淡的月光”紧承第②句,应紧跟在首句后面;⑤句说的对象是③句中的“我们”,所以⑤紧接在③后面;①④两句写人走在树林里的感受,人首先感到的是“山间的夜风”,“花瓣轻轻飘落”也正是“山间的夜风”的杰作。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为②③⑤①④。故选:D。4.【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作答。【解答】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然后根据相关语句概括答案。根据《驿路梨花》中“主人家是谁”“不晓得”的表述可知,这一个个故事是由“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引出来的。故选:A。5.【分析】此题考查标题的作用,结合文章主旨进行解答。【解答】标题“驿路梨花”是由结尾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演化而来的,它是一语双关,字面上指驿路上的梨花,实则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作者用洁白如雪,不虚浮、不艳丽的梨花的具体形象,以花喻人,赞美雷锋精神,把本来抽象的社会主义风尚的本质特征鲜明地揭示出采。故选:C。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解答】答案:zhài yì lùmiè qì7.【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积累。解答此题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离开语境可能意思就改变了。【解答】答案:(1)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2)修理(建筑物)。(3)驿路(4)陡峭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8.【分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解答】“白色梨花开满枝头”“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描写的是梨花盛开的景象,“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描写的是梦境中梨花开发的景象,描写的自然界的梨花;结合“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可知,“多好的梨花啊”中的“梨花”指的是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据此作答即可。答案:(1)写自然界的梨花(2)写自然界的梨花(3)写人(4)写自然界的梨花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9.【分析】本文选自《驿路梨花》,这篇文章是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的,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展开情节,通过与之相关的几件小事,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歌颂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结合“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们可知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2)本题考查插叙内容及其作用。选文第五段插叙内容的概括需要我们理解事件的主人公是解放军,他们在行军途中淋了雨,于是为方便路人在小树林里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后,梨花姑娘为了继续方便路人,继续照料小茅屋。围绕这些内容稍加整理即可。这一段插叙让我们终于明白了谁才是小茅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以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也让我们更加的感谢这些助人为乐的人。(3)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①解答此题可以从动词的角度来分析其作用。“深深弯下腰去”,属于动作描写,写出了老人给给小姑娘行礼的动作幅度之大,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诚挚的感谢之情。②解答此题需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很受感动”,说明梨花小姑娘被解放军同志的雷锋精神感动了,决定日后接替解放军继续照料小茅屋。(4)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解答此题需结合文章中心以及对联的格式来拟写。本文主要歌颂了解放军、梨花、小姑娘等人发扬雷锋精神,传递雷锋精神的品质,所以结合驿路梨花处处开,我们可以拟写一个“雷锋精神代代传”。答案:(1)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2)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到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3)①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②“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4)雷锋精神代代传7855@xyh.com;学号:39888727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15-2教学课件驿路梨花第2课时pptx、15-2教学设计驿路梨花第2课时docx、15-2预习导学驿路梨花第2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15-1教学课件驿路梨花第1课时pptx、15-1教学设计驿路梨花第1课时docx、15-1预习导学驿路梨花第1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15驿路梨花pptx、《驿路梨花》导学案教师版doc、《驿路梨花》同步检测doc、《驿路梨花》导学案学生版doc、《驿路梨花》教学设计doc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