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福建省福州高三二模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
展开
2021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高三二模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T2噬菌体与下列哪种结构的化学成分最接近( )
A.细菌质粒 B.染色体
C.烟草花叶病毒 D.核糖体
【答案】B
【解析】
T2噬菌体是由遗传物质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
【详解】
A、细菌质粒是小型环状DNA,A错误;
B、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正确;
C、烟草花叶病毒是由遗传物质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C错误;
D、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D错误。
故选B。
2.花生种子萌发早期发生许多生理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脂肪含量升高 B.种子DNA的总量不变
C.信使RNA的种类不变 D.有氧呼吸强度不断上升
【答案】D
【解析】
1、与糖类相比,脂肪中的C含量较多,氧化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较多。
2、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分裂,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升高。
【详解】
A、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故脂肪的消耗增加,含量降低,A错误;
B、种子萌发早期,细胞分裂,种子DNA总量增加,B错误;
C、由于细胞分化,种子萌发早期,mRNA的种类有所变化,C错误;
D、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增强,有氧呼吸强度不断上升,D正确。
故选D。
3.苏轼的《格物粗谈》中有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得“气”后柿子也产生该“气”
B.成熟的香蕉苹果等果实都有“气”的产生
C.“涩味”物质往往来自红柿果肉细胞的液泡
D.该“气”只能由成熟果实产生并运输到各个部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意这里的气主要是指乙烯,乙烯的合成部位植物的各部位,成熟的果实中更多,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
A、文中的“气”是指乙烯,柿子被催熟后也可以产生乙烯,A正确;
B、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但是成熟的果实中合成量更多,成熟的香蕉苹果等果实都能产生乙烯,B正确;
C、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存在一些酸、甜、苦、辣的物质及色素,叫细胞液,水柿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水柿果肉细胞的液泡中,C正确;
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但是成熟的果实中合成量更多,D错误。
故选D。
【点睛】
4.下列关于物质鉴定的常用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龙胆紫染液对根尖细胞进行染色时,染色质不着色
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
C.绿叶中的色素在无水乙醇中呈绿色,在层析液中呈四种颜色
D.萌发的小麦种子匀浆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答案】D
【解析】
酒精在高中生物不同的实验中,使用的体积分数和作用各不相同。鉴定脂肪用50%酒精洗去浮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的解离液的配制需要95%的酒精,提取绿叶中的色素使用无水乙醇或者使用95%的乙醇加无水碳酸钠(除去水分)等。
【详解】
A、用龙胆紫染液对根尖细胞进行染色时,染色质被染成深色,A错误;
B、酒精和橙色的重铬酸钾反应成灰绿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二氧化碳,B错误;
C、绿叶中的色素在无水乙醇中,在透射光的下成红色,在反射光下成绿色,C错误;
D、随着种子发芽,淀粉会慢慢进行水解,生成大量的麦芽糖,葡萄糖等还原性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沉淀,D正确。
故选D。
【点睛】
5.利用输液的方法对移植的大树或生长状况不良的古树进行营养补充,输入的营养液主要成分为磷、锌、镁等多种矿质元素及生长素类似物等,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输入的营养液必须有适合的渗透压、pH值
B.营养液中的生长素类似物在高浓度下能促进根的生长
C.营养液直接输入到茎的输导组织,运输到树木的各部分
D.输液是对移植或其它原因造成植物根系功能损伤的补救措施
【答案】B
【解析】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
A、生物体内酶等物质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条件(如渗透压、pH等),故输入的营养液必须有适合的渗透压、pH值,A正确;
B、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若浓度过高,会抑制根的生长,B错误;
C、一般情况下,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无机盐和水,该物质可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而输入营养液可直接输入到茎的输导组织,运输到树木的各部分,C正确;
D、输液可“对移植的大树或生长状况不良的古树进行营养补充”,是对移植或其它原因造成植物根系功能损伤的补救措施,D正确。
故选B。
6.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草原的保护管理,倡导推进草原生态修复,促进草原合理利用,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捕杀狼等肉食动物能有效促进草原植被恢复
B.退耕还草将促进农田生态系统向草原生态系统演替
C.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草原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D.布氏田鼠、东亚飞蝗等物种爆发性增长可提高物种丰富度
【答案】B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注意事项:(1)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3)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
【详解】
A、狼等肉食动物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够控制食草动物的数量,A错误;
B、人为因素的作用能够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退耕还草,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向草原生态系统演替,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等于禁止开发利用,而是要合理的开发利用,C错误;
D、布氏田鼠、东亚飞蝗等物种爆发性增长会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崩溃,物种丰富度降低,D错误。
故选B。
7.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的经典实验中,物质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胰腺腺泡细胞,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B.为小球藻提供14C标记的CO2,一段时间后叶绿体有放射性的C5和淀粉出现
C.小球藻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18O的比例与其吸收的CO2中18O的比例正相关
D.将大肠杆菌从含15N培养基中转移至含14N的培养基中,细菌子代DNA分子量逐代上升
【答案】B
【解析】
同位素标记法又称同位素示踪法,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为原料,让其参与代谢反应,再通过一定的理化检测手段,追踪放射性同位素变化路径的方法。
【详解】
A、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胰腺腺泡细胞,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核糖体,A错误;
B、CO2进入卡尔文循环,一段时间后C3、C5和淀粉都会出现放射性,B正确;
C、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18O,全部来自于H2O,C错误;
D、14N的分子量小于15N ,所以改变培养基后,细菌子代DNA分子量将下降,D错误。
故选B。
8.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有DNA在高温下解螺旋和复性的过程
B.两个实验中都有外源DNA进入细菌体内复制和表达
C.两个实验都利用了细菌易培养、繁殖周期短的特点
D.两个实验设计的关键是分别探究DNA与蛋白质在遗传中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
A、两个实验都没有DNA在高温下解螺旋和复性的过程,A错误;
B、“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有S型细菌外源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复制和表达的过程,“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有噬菌体外源DNA进入大肠杆菌体内复制和表达的过程,B正确;
C、两个实验都利用了细菌易培养、繁殖周期短的特点,C正确;
D、两个实验设计的关键是分别探究DNA与蛋白质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9.蜜蜂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雌蜂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可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下表是子代基因型,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雄峰
雌蜂
AB、ab、Ab、aB
AABb、Aabb、AAbb、AaBb
A.雌蜂AaBb、雄蜂Ab B.雌蜂AABB、雄蜂ab
C.雌蜂aabb、雄蜂AB D.雌蜂AaBb、雄蜂ab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蜜蜂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因此子代雄蜂的基因型与亲代卵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相同。
【详解】
子代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由于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因此子一代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因此亲本雌蜂的基因型是AaBb;子代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由于亲代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aB,因此子一代雄蜂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只有Ab一种,即雄峰基因型为Ab。A符合题意。
故选A。
10.苏云金芽孢杆菌会合成Bt蛋白,在棉铃虫的碱性肠道环境中,Bt蛋白在特定的酶作用下产生毒性,导致棉铃虫死亡。我国科学家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转Bt蛋白基因的抗虫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根据苏云金杆菌的DNA特定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Bt基因
B.需要将Bt基因整合到Ti质粒的T-DNA上,从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C.Bt基因可以整合到棉花染色体上,抗虫棉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D.Bt毒蛋白具有高度专一性,对害虫天敌、人畜均无毒性,在环境中易分解
【答案】C
【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
A、苏云金芽孢杆菌会合成Bt蛋白,所以可以根据苏云金杆菌的DNA特定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Bt基因,A正确;
B、培养抗虫棉需要将Bt基因整合到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上,B正确;
C、Bt基因可以整合到棉花染色体上,由于只有1条染色体上含有抗虫基因,因此抗虫棉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
D、Bt毒蛋白在在特定的酶作用下产生毒性,具有高度专一性,对害虫天敌、人畜均无毒性,其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在环境中易分解,D正确。
故选C。
【点睛】
11.下列关于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措施
目的
A
合理轮作,避免重茬(重茬指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种作物)
可以充分利用光能,保持固定的营养结构
B
增加有机肥使用,减少化肥使用
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效
C
对土壤进行合理深耕
加厚耕层,提高土壤肥力,消除杂草
D
水稻生长中后期进行不定期烤田(烤田指排水和曝晒田块)
增加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系发达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1、套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前一季作物生长后期。将后一季作物播种或栽植在前季作物的株间行间的一种种植方式。农民采用这样的栽种方式的意义是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单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积。
2、间作是指在同一生长期内,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农业生产中常将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间作,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3、轮作的意义:
(1)轮作能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需要量不同,如:需N的禾谷类与需K的块茎类轮作;不同作物根系入土深度不同,合理利用不同层次土壤养分;不同作物吸收养分形态不同。如:小麦只能吸收易溶性P,而豆类能吸收难溶性P。
(2)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①轮作能调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作物返回土壤有机质不同。②水旱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③不同作物根系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不同;④轮作能消除有毒物质。
(3)轮作能减轻病虫危害。斩断寄主(专一性)(恶化营养);水旱轮作,改变环境;根系分泌物 。
(4)轮作能减少田间杂草危害:①减少伴生性杂草;②水旱轮作。
【详解】
A、由于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需要量不同,合理轮作,避免重茬能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A错误;
B、施肥结合松土,能提高土壤的含氧量,促进根部细胞的有氧呼吸,为矿质元素的主动运输提供足够的能量,促进微生物或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效,B正确;
C、对土壤进行合理深耕,能提高土壤的含氧量,加厚耕层可提高土壤肥力,消除杂草,C正确;
D、水稻生长中后期进行不定期烤田(烤田指排水和曝晒田块)增加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系发达,D正确。
故选A。
【点睛】
12.科研人员发现在癌组织中并非每一个癌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的裸鼠体内,都能形成肿瘤,往往需要106个癌组织细胞才能形成。化学药物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但癌组织中总有少数细胞能存活引起肿瘤的复发。根据上述现象,科学家推测肿瘤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在致癌因子的诱导下,原来不具有致癌性的周期中细胞和终末分化细胞会转化为肿瘤干细胞。在肿瘤干细胞的增生过程中,部分肿瘤干细胞会失去致癌性(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裸鼠缺乏对肿瘤干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B.肿瘤干细胞对化学药物耐受性高于癌细胞
C.正常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具有相同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D.肿瘤干细胞增殖过程发生了变异形成肿瘤组织的异质细胞群
【答案】C
【解析】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2、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详解】
A、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监控和清除功能,而裸鼠具有免疫缺陷,故缺乏对肿瘤干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A正确;
B、结合题干信息“学药物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癌组织中总有少数细胞能存活引起肿瘤的复发,科学家推测肿瘤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可推测,肿瘤干细胞对化学药物耐受性高于癌细胞,B正确;
C、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故推测肿瘤肝细胞的分裂能力比正常干细胞强,但分化能力较弱,C错误;
D、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结合题干信息“原来不具有致癌性的周期中细胞和终末分化细胞会转化为肿瘤干细胞”及题图异质细胞群的形成过程可推测,肿瘤干细胞增殖过程发生了变异(基因突变)形成肿瘤组织的异质细胞群,D正确。
故选C。
13.人体激素分泌存在多种调节机制,下图表示激素分泌过程中“神经中枢”、“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和“生理效应”等多种因素与激素分泌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1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正反馈调节
B.2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反馈调节
C.3可表示青春期性激素对下丘脑的反馈调节
D.4可表示血糖浓度变化对胰岛A、B细胞的反馈调节
【答案】D
【解析】
此题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应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来分析此题的相关问题。
【详解】
A、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能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
B、2中相关的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该激素不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产生,B错误;
C、3中相关的激素是由垂体分泌,该激素不可能是性激素,性激素是由性腺产生,C错误;
D、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或胰高血糖激素)的作用结果(血糖浓度降低或血糖浓度升高)会反过来抑制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产生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属于反馈调节,因此4可表示血糖浓度对胰岛A、B细胞的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D。
【点睛】
14.脂滴普遍存在手多数动物细胞中,由磷脂分子包裹脂质组成。脂滴的生成过程是:首先在内质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合成脂肪,然后脂肪不断累积并最终从内质网上分离成为成熟的脂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脂滴的膜外层具有亲水基团
B.脂肪细胞以脂滴的形式储存脂肪
C.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D.脂滴的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基本骨架
【答案】D
【解析】
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因此磷脂在形成生物膜时是呈双层排布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得基本骨架。
【详解】
A、脂滴分布在水溶液(细胞质基质)中,所以其膜外层具有亲水基团,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脂肪不断累积并最终从内质网上分离成为成熟的脂滴”,说明脂肪细胞以脂滴的形式储存脂肪,B正确;
C、脂滴和内质网都是由以磷脂分子为骨架构成的生物膜结构,因此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正确;
D、由题意可知:脂滴是储存脂肪的细胞结构,因此脂滴膜最可能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指向脂滴内部的脂肪,磷脂分子的亲水端指向脂滴外面的水环境),D错误。
故选D。
【点睛】
15.图1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对该家系中1-4号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对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进行扩增后以特定限制酶切割,再进行电泳),得到的电泳结果如图2(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正常基因内部存在2个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B.致病基因内部存在1个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C.为了避免患病胎儿的出生,8号后代需要做性别鉴定
D.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
【答案】B
【解析】
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都正常,但他们的女儿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表格:编号4中有两个条带,对应的样品来自于4号个体,而4号个体是隐性纯合体,说明致病基因内部只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正常基因内部没有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A错误;
B、结合图2,1234中124都具有2个条带,4号患病,是隐性纯合子,却有两个条带,故致病基因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B正确;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8号后代男女患病概率相同,做性别鉴定无法避免患病胎儿的出生,C错误;
D、9号个体基因型是1/3AA,2/3Aa与Aa结婚,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2/3×1/4=1/6,D错误。
故选B。
【点睛】
16.我国科学家在小麦育种方面取得杰出成果,他们依据染色体变异原理,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子代性状分离等多种困难,成功地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普通小麦为六倍体(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为二倍体(2n=14),记为14E。下图为培育小麦二体附加系一种途径,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体细胞有四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形成14个四分体
B.过程①使用秋水仙素导致甲每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C.乙形成配子时7E染色体随机分配,杂交后代丙属于单倍体
D.理论上,丁自交产生的戊类型植株约占子代1/4
【答案】D
【解析】
①和②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使染色体加倍。子代可育性要看染色体组成,如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紊乱,则不育。
【详解】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F1为异源四倍体 ,虽然有28条染色体但7E中无同源染色体,故不会形成14个四分体,A错误;
B、秋水仙素导致纺锤体无法形成,使F1每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乙中来自燕麦草的染色体组只有一个,因此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1W+(0~7)E,则丙的染色体组成是42W+(0~7)E,丙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染色体组大于3个,称为多倍体,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的个体,C错误;
D、丁体细胞中含有1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其自交后代中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情况为2条∶1条∶0条=1∶2∶1.,因此含有2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4,D正确。
故选D。
【点睛】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17.双氢青蒿素(DHA)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发明的抗疟疾特效药。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发现DH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科研工作者通过以下实验,研究DHA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机制。实验方法如下:从实验鼠的腹下淋巴结等处分离并筛选获得T淋巴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刀豆蛋白(ConA),刀豆蛋白(ConA)能刺激T细胞的增殖分裂,在实验组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DHA,在适宜条件下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分别统计48h和72h后T细胞的分裂代数。
48h分裂代数
72h分裂代数
对照组
1.0
1.0
ConA
1.2
2.5
ConA+0.5μmol/LDHA
1.0
1.9
ConA+1μmol/LDHA
1.0
1.7
ConA+2μmol/LDHA
1.0
1.3
ConA+4μmol/LDHA
1.0
1.1
(1)淋巴结属于免疫系统的______,红骨髓产生的T淋巴细胞必须迁移到______中成熟后进入淋巴结等部位。免疫应答中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
(2)本实验用刀豆蛋白(ConA)刺激T细胞的增殖,实验结果说明DHA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程度与______和______有关。
(3)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尝试说明DH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一定疗效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免疫器官 胸腺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浓度 时间 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DHA能抑制T细胞增殖
【解析】
【分析】
1、淋巴结、扁桃体、胸腺等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
2、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
3、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是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人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详解】
(1)淋巴结、扁桃体、胸腺等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红骨髓产生的T淋巴细胞在到胸腺中成熟。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
(2)题中表格数据显示:DHA浓度越高,T细胞72小时分裂代数越小,但48小时分裂代数相同,故DHA对于T淋巴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程度与时间和浓度有关。
(3)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患者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而DHA能抑制T细胞增殖,使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能力降低,故利用DHA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点睛】
本题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自身免疫病及有关免疫系统、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8.麋鹿是我国特有珍稀物种,曾是长江、黄河中下游湿地生态系统关键种。20世纪初,世界上野生麋鹿种群灭绝。作为我国麋鹿重新引入项目的重要部分,1986年江苏大丰自然保护区从英国的几家动物园共引入39头麋鹿(13雄、26雌),图示近年该保护区麋鹿数量增长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要对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的发展进行预测,应研究种群的数量特征,如麋鹿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______、______、______等。1986-2018年间,麋鹿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______型。科研人员建议可能需要迁出部分麋鹿或扩大保护区范围,原因是现有种群数量已经接近保护区______。
(2)麋鹿喜采食狼牙草等植物,为研究保护区内麋鹿采食对植被的影响,科研工作者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调查,在采食区与非采食区随机选定四个20m×20m的大样方,再在每个大样方的______(位置)选取1m×1m的五个小样方进行调查,统计植物物种丰富度、种群密度等数据。研究发现,麋鹿集中采食区域的植被丰富度、生产力等发生较大变化,植被存在退化的可能,该结果表明麋鹿的活动会干扰保护区内______的速度和方向。
(3)遗传多样性是评价物种进化潜能与健康状况以及物种抵御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种群建立和发展过程来看,大丰麋鹿种群遗传多样性不足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出生率和死亡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J 环境容纳量(K值) 四个角落和样方正中心 群落演替 该种群最初只由少数个体由他处迁入而建立,现有麋鹿都是少数个体的繁殖产物(奠基者效应)
【解析】
1、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2、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类型;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
【详解】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等;据图可知,1986-2018年间,麋鹿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增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若现有种群已经接近保护区的环境容纳量,为避免环境条件失衡,则可能需要迁出部分麋鹿或扩大保护区范围。
(2)样方法中的五点取样法步骤: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即选择四个角落和样方正中心)进行调查;据题干信息“麋鹿集中采食区域的植被丰富度、生产力等发生较大变化,植被存在退化的可能”,该结果表明麋鹿的活动会干扰保护区内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3)遗传的多样性也称为基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从种群建立和发展过程来看,大丰麋鹿种群遗传多样性不足的原因是该种群最初只由少数个体由他处迁入而建立,现有麋鹿都是少数个体的繁殖产物(奠基者效应)。
【点睛】
本题以麋鹿的保护为背景,考查种群特征、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等方面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9.灌浆期是指植物把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运输到籽粒中的阶段,小麦麦穗是由护颖和籽粒两部分组成,灌浆期麦穗护颖的光合作用对籽粒的形成有一定影响。某小组对麦穗护颖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
(1)麦穗护颖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其细胞内含有______(结构),运输到籽粒的糖类有部分被籽粒______消耗(生理过程)。
(2)现欲测量麦穗的真光合速率,设计如下实验:
第一步:用锡纸将麦穗包住,在适宜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测定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
第二步:____________,计算出真光合速率。
(3)小麦灌浆期适宜温度为22℃左右,我国小麦主产区在灌浆期常出现35℃高温,造成减产。有研究发现,高温条件下护颖中叶绿素相对活性高于叶片中的叶绿素,不同品种小麦穗/叶比(穗、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比值)不同,现欲以22℃和35℃光合能力为主要指标,筛选抗高温品种,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
【答案】 叶绿体 呼吸作用/细胞呼吸 撤去锡纸,麦穗置于相同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测定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 分别在22℃和35℃条件下,选择两个不同穗叶比的小麦品种,测量其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选择出优良品种
【解析】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过程中会消耗水,产生氧气、ATP和NADPH等;暗反应过程中会消耗二氧化碳,积累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
(1)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运输到籽粒的糖类有部分被籽粒会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
(2)植物的真光合素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欲测定麦穗的真光合速率,应分别测定上述两个指标:
第一步:用锡纸将麦穗包住(遮光处理),在适宜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测定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测定的是植物的呼吸速率)。
第二步:撤去锡纸,麦穗置于相同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测定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两者相加,计算出真光合速率。
(3)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以22℃和35℃光合能力为主要指标,筛选抗高温品种”,且“高温条件下护颖中叶绿素相对活性高于叶片中的叶绿素”,故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温度,因变量为叶绿素含量,可通过光合速率进行比较,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分别在22℃和35℃条件下,选择两个不同穗叶比的小麦品种,测量其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选择出优良品种。
【点睛】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0.锥尾鹦鹉是原产于美洲的鸟类(性别决定为ZW型),体羽一般为绿色,因善学人语,被广泛饲养,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现有两个纯种品系A和B,其眼色为红色。为研究眼色的遗传机制,育种工作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杂交1:
亲本
A品系雌性×B品系雄性
F1代
雄性均为褐眼,雌性均为红眼
F2代
褐眼雄性
红眼雄性
褐眼雌性
红眼雌性
3/16
5/16
3/16
5/16
杂交2:
亲本
A品系雄性×B品系雌性
F1代
雄性均为褐眼
F2代
褐眼雄性
红眼雄性
褐眼雌性
红眼雌性
6/16
2/16
3/16
5/16
回答下列问题:
(1)雌性锥尾鹦鹉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上述杂交1中F1代雄性均为褐眼,雌性均为红眼,可以推测杂交1亲代中雌性Z染色体上携带______基因,雄性Z染色体上携带______基因。
(2)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D/d、E/e表示,已知D/d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杂交1中F2代红眼雌性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②请补充杂交2中亲代到子一代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ZW 显性 隐性 4 ddZEZE
DDZeW DdZEW DdZEZe
【解析】
【分析】
已知锥尾鹦鹉的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假设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D/d、E/e表示。由杂交2分析可得F2中褐眼:红眼=9/16:7/16,即9:7,可知D/d、E/e处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基因型中只要含有隐性纯合子,其性状就表现为红眼。
【详解】
(1)已知该鸟类性别决定为ZW型,则雌性鹦鹉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异型,即ZW;雄性鹦鹉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同型,即ZZ。现有两个纯种品系A和B,其眼色为红色,A与B杂交得到的F1出现了褐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褐眼为隐性性状。由F2性状分离比为3:5:3:5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DdZEZe、DdZeW,故亲本基因型为DDZeZe和ddZEW,亲本均表现为红色,则亲代中雌性Z染色体上携带的是显性基因,雄性Z染色体上携带的是隐性基因。
(2)①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D/d、E/e表示,D/d位于常染色体上,由杂交2分析可得F2中褐眼:红眼=9:7,可知基因型中只要含有隐性纯合子,其性状就表现为红眼,则F2中红眼雌性的基因型有4种,即ddZEW、DDZeW、DdZeW、ddZeW。
②由杂交2分析可得F2中褐眼:红眼=9:7,可知基因型中只要含有隐性纯合子,其性状就表现为红眼,且F1的基因型为双杂合子。又因为品系A和B为纯种,且均表现为红色,所得F1中雄性(ZZ)均为褐色,则B品系雌性基因型为DDZeW,A品系雄性基因型为ddZEZE,所得F1的基因型雄性为DdZEZe、雌性为DdZEW。
【点睛】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各种表现型的相应的基因型,进而再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1.基因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后,在短短的30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生物科学的核心技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
①如果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已知的,可用______合成目的基因,或者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②如果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未知的,可以建立一个包括该种生物所有基因的基因组文库,或者通过______方法建立cDNA文库;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①对于遗传背景未知的生物,可提取该生物的基因组DNA,用多种______酶切割成各种不同DNA片段,分别导入大肠杆菌(如图所示)。由于切割后的基因片段大小不一,有的片段可能含有多个基因,不宜直接导入表达载体,所以可以先将它们分别与克隆质粒(如PBR322)连接构建重组载体,利用加入______的培养基筛选得到多个大肠杆菌菌落,不同的菌落中含有______(“相同”、“不同”、“相同或不同”)的基因。将转移到纤维素膜上的细菌裂解,释放出DNA,利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依据图示杂交带,可进一步选取______菌落(填写图中字母)继续培养,从而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再将获得的目的基因与相应的质粒(如pET)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ET质粒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复制原点外,还必须有______,以利于DNA片段在受体细胞中进行表达。
②与上述方法相比,通过cDNA文库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直接与pET质粒连接构建表达载体,理由是______。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如果目的基因来自真核细胞的基因组DNA序列,转化的受体细胞一般不能为大肠杆菌,若目的基因来自cDNA文库,则受体细胞可不受限制,原因是______。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需要通过分子水平检测和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
【答案】 化学合成法(DNA合成仪) 逆转录 限制 氨苄青霉素 相同或不同 b 启动子(启动子和终止子等) cDNA片段较小 cDNA序列无内含子,真核细胞基因序列中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无法对内含子转录片段进行剪切修饰
【解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为:获取目的基因、形成重组DNA分子、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表达。
【详解】
(1)①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时,可采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目的基因或者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②如果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未知的,可以建立一个包括该种生物所有基因的基因组文库,或者通过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的目的基因构建基因文库,即cDNA文库。
(2)① 基因文库的构建方法:使用多种限制酶处理该生物的基因组DNA,形成各种不同DNA片段,然后分别导入大肠杆菌中。据图可知,重组DNA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所以可以利用氨苄青霉素进行初步筛选。因为限制酶切割后的基因片段大小不一,有的片段可能含有多个基因,所以经初步筛选的菌落含有相同或不同的基因。DNA分子探针可以检测重组DNA分子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图中b菌落出现杂交带,所以应选b菌落。基因表达载体至少含有: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等。
②cDNA文库中目的基因片段较小,可直接与pET质粒连接构建表达载体。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不同,真核细胞的基因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进行加工,要将内含子对应的片段切除。而原核细胞的基因无内含子、外显子之分若目的基因来自cDNA文库,则受体细胞可不受限制,原因是cDNA序列无内含子,真核细胞基因序列中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无法对内含子转录片段进行剪切修饰,故转化的受体细胞一般不为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
【点睛】
熟练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并能够灵活利用题干背景来解决问题。
2023年威海市高三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威海市高三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3页。
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及答案,共10页。
2023届福建省泉州高三二模(生物)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福建省泉州高三二模(生物)试卷及答案,文件包含生物试卷-2023届泉州高三二检pdf、生物答案-2023届泉州高三二检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