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学案+课时练 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学案+课时练 word版含解析)01
    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学案+课时练 word版含解析)02
    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学案+课时练 word版含解析)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教版 (2019)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导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然界的碳循环与温室效应,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碳减排中的国际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自然界的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1.概念:碳元素不断地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之间进行转移和交换,构成了自然界的碳循环。
    2.过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碳固定在生物体内,有些生物在地壳运动中被掩埋,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化石燃料。生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人类活动等,都能使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重新返回到大气中。
    3.特点:相对稳定,并维持着动态平衡。
    4.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二、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
    (1)能源消耗量大,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热能,并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
    (2)人类对森林、草原等的大规模破坏,导致植物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贮存减少。
    (3)地表水域逐渐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溶解条件受到干扰。
    2.影响
    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中原有的碳循环和碳平衡,增强了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环境安全。
    思考 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答案 自然原因:地球处于间冰期,气温较高。
    人为原因: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滥伐森林,导致植物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贮存减少;地表水域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溶解条件受到干扰等。
    三、碳减排中的国际合作
    1.原因:碳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往往具有全球性。
    2.原则: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3.国际合作中的碳交易
    (1)概念:《京都议定书》把二氧化碳排放权确定为一种商品,并在国家或地区间建立起二氧化碳排放的“交易机制”,简称碳交易。
    (2)规则:为体现公平性原则,《京都议定书》对已经签署协议的发达国家的碳减排额有定量的强制要求,对发展中国家则没有。发达国家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碳减排指标,可以通过技术援助等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碳减排,也可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额抵消自身的碳减排指标。
    4.碳减排中的中国贡献
    (1)中国的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
    (2)中国的合作: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进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生态保护、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3)中国的行动:我国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构建低碳经济体系。
    (4)中国的成就:我国碳排放强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思考 自2011年起,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总共纳入企业2 000余家。2017年底,我国启动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请你为碳排放较多的企业应对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提出合理化措施。
    答案 降低能耗,使用新能源,改善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将节余的碳配额出售;为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必要时可适度购买一定数量的碳配额。
    探究点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
    随着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近50年我国西部降水增多,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图甲为我国1980~2010年的气温变化图,图乙为地球上碳循环示意图。
    1.[综合思维]据图甲分析1980~2010年,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
    答案 1980~201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综合思维]据图乙分析造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答案 化石燃料的燃烧,向大气中排放CO2;人类对森林、草原等的大规模破坏,导致植物对CO2的吸收和贮存减少;地表水域逐渐减少,CO2的吸收、溶解条件受到干扰。
    3.[区域认知]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 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作用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
    4.[人地协调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我国在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CO2的排放;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海平面上升
    (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对农业的主要影响
    (5)对工业的影响
    (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3.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主要由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人居环境体系、低碳消费体系、低碳管理体系四大体系组成,四者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低碳经济建设的着力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020·7月浙江选考)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完成1~2题。
    1.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 )
    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
    2.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 )
    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 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
    C.秸秆燃烧时的产生 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与二氧化碳相比,氧化亚氮具有更强的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从而使大气增温,实现增温效应,B正确。第2题,农业生产中氮肥在农田的施用,是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选D。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1960~1990年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
    3.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种植习惯变化
    C.机械化程度提高 D.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
    4.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棉花、玉米的种植面积缩小
    B.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
    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
    D.作物适宜种植高度有所下降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题,图中显示1960~1990年该区域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向偏北方向推移,说明该地区的气温尤其是冬季气温有较为明显的上升,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选A。第4题,随着气温的升高、热量的增加,喜温作物如玉米、棉花等的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而喜凉作物(如春小麦)种植面积呈现缩小的趋势;同时由于气候变暖,作物适宜种植的高度也会有所上升;作物的复种指数随着热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读“碳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圈层分别是( )
    A.水圈 岩石圈 大气圈 生物圈
    B.水圈 大气圈 岩石圈 生物圈
    C.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D.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2.①过程可能导致( )
    A.臭氧层破坏 B.生物种群增多
    C.全球气候变暖 D.海平面下降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圈溶解CO2,可判断A圈为水圈;B圈含有CO2,且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到B圈,故B圈为大气圈;C圈产生火山喷发,可知C圈为岩石圈;D圈包含绿色植物和动物,可知D圈为生物圈。故选B。第2题,①过程是矿物燃料燃烧向大气中排放CO2,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故选C。
    (2020·广西南宁三中期末)2018年11月26日凌晨,蚌埠市出现雾霾天气,能见度普遍低于200米,这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左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下图为城区某处建筑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据此完成3~4题。
    3.雾霾对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①减弱 B.③不变
    C.②减弱 D.④减弱
    4.从全球来看,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雾霾在白天能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即②减弱,C正确;对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无影响,A错;由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地面辐射③减少,B错;夜晚,雾霾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即大气逆辐射④增强,D错。故选C。第4题,温室气体能吸收大量的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即④增强。故选D。
    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CO2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CO2排放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大
    B.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C.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
    D.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呈负相关
    6.当前可采取的CO2减排措施主要有( )
    ①植树造林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④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5.B 6.A
    解析 第5题,印度、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均碳排放量较小,A错;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经济活动频繁,人们消费水平高,人均碳排放量大,B正确;读图可知,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不呈相关关系,C、D错误。第6题,植树造林可以增加CO2吸收量,从而减小大气中CO2浓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减少CO2的排放量;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不合实际;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提高各国减少CO2排放的技术水平。①②④正确,故选A。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京都议定书》中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在政府对CO2排放进行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把CO2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2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浪潮中,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据此完成7~9题。
    7.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调整能源结构,下列受冲击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 B.食品
    C.纺织 D.电子
    8.“碳交易”的出现能使( )
    ①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②环境质量逐渐好转 ③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④排污量小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生物柴油大多是就地取材,用棕榈油制取生物柴油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德国
    C.韩国 D.马来西亚
    答案 7.A 8.C 9.D
    解析 第7题,低碳经济要求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工业生产模式,对能源需求量大的工业的发展最为不利,钢铁工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工业,受冲击最大,A正确;食品、纺织、电子都不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受影响不大,因此B、C、D错误。故答案选A。第8题,依据材料,“碳交易”是指在政府对CO2排放进行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把CO2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碳排放量越多,企业成本就会越高,排污量大的企业获益就越小,因此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就会减少碳排放量,进而使环境得到改善,①错误,故选C。第9题,棕榈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马来西亚纬度低,位于热带,其他三个国家主要位于温带,故选D。
    (2021·浙江杭州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和该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示地区中节能减排压力最大和压力最小的地区分别是( )
    A.东北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
    B.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D.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CO2排放总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②我国CO2减排效率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 ③南部沿海地区因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力较小 ④西北地区减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0.A 11.B
    解析 第10题,图中显示,东北地区CO2排放总量较高,仅次于中部地区,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较低,故图示节能减排压力最大的是东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CO2排放总量较少,仅高于京津地区,且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最高,故图示节能减排压力最小的是南部沿海地区。故选A。第11题,我国京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CO2排放总量最少,因此①错;CO2减排效率东部沿海地区高于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因此②错;南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排放的CO2量相对较少,减排压力较小,③正确;西北地区科技水平低,科技投入少,导致减排效率最低,④正确。故选B。
    冻土中含有大量的含碳有机物,冻土融化,储存的碳会释放到大气层中。下图为“黑龙江省近几十年冻土年平均厚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影响黑龙江省冻土厚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地壳下沉
    C.火山喷发 D.过度采矿
    13.依据冻土厚度的变化趋势推断,下列可信的是( )
    A.我国亚热带作物种植北界南移
    B.南极地区的冰川面积扩大
    C.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减少
    D.对冻土区的植被生长更有利
    答案 12.A 13.D
    解析 第12题,读图可知,黑龙江省近几十年冻土厚度大致呈波动下降趋势,说明冻土融化加剧,因此影响黑龙江省冻土厚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A符合题意。地壳下沉和过度采矿对冻土厚度影响不大,排除B、D。近几十年黑龙江省没有发生火山喷发现象,排除C。故选A。第13题,从冻土厚度变化趋势可推测全球气候变暖,热量条件变好,使得我国亚热带作物种植北界北移,A不可信;两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南极地区的冰川面积应缩小,B不可信;全球气候变暖,破坏原有大气环流的稳定性,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出现频率会增加,C不可信。全球气候变暖,冻土融化,活动土层增厚,水分条件变好,对冻土区的植被生长更有利,故选D。
    (2021·安徽合肥月考)活跃火(人为或自然火烧现象)是一种影响全球碳收支普遍而复杂的生物物理过程,对热带森林、寒温带针叶林等自然生态系统特性(如生物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21世纪以来,全球活跃火日益频发。据此完成14~16题。
    14.21世纪以来,全球活跃火日益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刀耕火种频繁 B.全球气候变暖
    C.植被覆盖率锐减 D.环保力度加大
    15.活跃火对全球碳收支的直接影响体现在( )
    A.增加气态碳比重 B.促进全球气候变暖
    C.增加全球碳总量 D.提高固碳效率
    16.为了降低活跃火灾的发生频率,可以( )
    A.加强城市灭火演练
    B.彻底清除林下植被
    C.健全防火预警体系
    D.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答案 14.B 15.A 16.C
    解析 第14题,根据材料可知,活跃火是人为或自然火烧现象,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时期的耕种方式,与题干不符,A错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量的森林自然起火,活跃火频发,B正确;植被覆盖率锐减是活跃火发生的后果,非原因,C错误; D与题意无关。第15题,根据材料可知,活跃火燃烧会直接增加二氧化碳的比重,选A。第16题,为了降低活跃火灾的发生频率,应该从发生的源头出发。A选项主要针对火灾发生后的挽救,故A错误;彻底清除林下的植被会破坏生态的平衡与稳定,B错误;健全防火预警体系从火灾源头出发,在火灾发生前提前预警,可以降低活跃火灾的发生频率,C正确;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不能降低活跃火灾发生的频率,D错误。
    (2021·四川绵阳月考)呼伦湖是中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水域宽广,呼伦湖中鱼的种类达到30多种,生长慢。呼伦湖冬捕现在已成为该区域重要的旅游项目。每年的冬捕时间是以冰块厚度决定的,原则上45厘米以上就可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通常在12月初就可以开始冬捕,近些年的冬捕日期已经推迟到了12月末。下图为“呼伦湖的地理位置图”。据此回答17~18题。
    17.呼伦湖中鱼类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温较低 B.水质较差
    C.活动空间较小 D.光照不足
    18.近些年呼伦湖冬捕日期由12月初推迟到12月末,是因为( )
    A.人工成本上升
    B.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C.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D.保护渔业资源的需要
    答案 17.A 18.C
    解析 第17题,一般来说,鱼类在其最适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食物来源多,鱼的摄食量也逐渐增大,生长加快,这个范围的水温维持时间越长,鱼类的个体增长越快。而呼伦湖所处纬度较高,水温低,这就导致呼伦湖中鱼类摄食时间段及摄食量都相对较小,鱼类生长相对缓慢;呼伦湖水质较好,水域宽广,活动空间较大,光照条件较好,故A正确。第18题,近些年呼伦湖冬捕日期由12月初推迟到12月末,是因为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水温升高,封冻时间及冰层厚度都受到影响,C正确;冬捕日期的早晚是根据冰层厚度确定的,与人工成本高低及旅游市场需求无关,A、B错误;冬捕是对渔业资源的利用,不是保护,D错误。
    19.(2021·云南昆明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题。(10分)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企业、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推动绿色的生产、生活,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中国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英、法等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峰值,并计划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说明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答案 ①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大;②第二产业占比较大,生产中排放二氧化碳总量大;③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技术有待提高;④人口众多,生活中排放二氧化碳总量大;⑤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未达到峰值;⑥用于达成碳中和目标的时间短。(任答5点即可)
    解析 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主要从第二产业比重、人口数量、技术、能源消费结构、时间等方面进行考虑。课程标准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理解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2.通过相关资料,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3.结合碳减排的措施,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项目
    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概念
    指大气中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入,而阻止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逸出的气体,主要有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等30多种气体
    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返还给地面。大气的这种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相互关系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产生的温室效应维持着地球表面的温度,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会影响地球的温室效应
    国家类型
    碳减排中的责任
    原因
    发达国家
    有义务在碳减排国际合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大气中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产生的。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仍是世界上最多的。此外,发达国家还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进行碳转移
    发展中国家
    妥善处理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关系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害者。发展中国家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期,碳排放总量增长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
    着力点
    具体措施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①控制煤炭消费的过快增长,推进节能降耗;②大力开发新能源,促使能源结构多元化
    优化产业经济结构
    ①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化转型,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夕阳产业部门;②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着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
    ①大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构建多元化低碳技术体系;②提高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能力
    优化低碳经济建设机制
    ①构建地区碳交易机制;②优化低碳技术创新机制;③建立产业政策导向机制;④建立低碳环境监管机制;⑤完善财政税收调控机制等
    相关学案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单元活动 保护环境,留住绿水青山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单元活动 保护环境,留住绿水青山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学案设计,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污染物的跨境转移,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污染物跨境转移的防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