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ppt课件,共6页。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哪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教师总结]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四次大统一的局面:秦朝的统一、西晋的短暂统一、隋的统一、元朝的统一。这些史实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一直是主旋律。元朝在统一全国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答案提示:秦朝的统一、西晋的短暂统一、隋的统一、元朝的统一。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续 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新知(授新课) 一、元朝的疆域和民族交融[展示图片]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元朝疆域图(1330年)[提出问题]想一想,与唐朝前期疆域相比,元朝疆域有哪些拓展?[教师讲解]通过比较可知,元朝疆域比唐朝疆域大很多。今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元朝的疆域比我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辽阔。[活动探究1]展示材料材料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明]宋濂《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请说出元朝疆域。[教师讲解]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且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展示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答案提示:元朝疆域比唐朝疆域大很多。今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元朝的疆域比我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辽阔。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答案提示: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且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学生观察图片,巩固对元朝疆域的认识。 培养学生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元朝疆域的辽阔。 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续 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新知(授新课) [展示图片]回族人[提出问题]回族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总结]元朝时,出现了民族交融。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不断迁入中原,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答案提示: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二、行省制度[展示图片]中国政区图[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那么“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什么时候?[教师讲述]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元开始于元朝。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元朝的行省制度。首先了解元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活动探究1]分组讨论材料一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宋濂《元史》卷八十五至卷八十七《百官志》材料二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下)材料三 御史台,秩从一品……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宋濂《元史》卷八十五至卷八十七《百官志》(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最高的行政机构和最高军事机构。 学生观看图片,回答问题。答案提示:元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答案提示:(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2)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续 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新知(授新课) (2)根据材料三分析御史台的职能。[教师讲述]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那么,元朝对地方是如何加强管理的?[活动探究2]分组讨论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大率以路领州、领县,而腹里或有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者……——[明]宋濂《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元朝的行省制度有哪些内容?[教师归纳]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省下又有路、府、州、县四级行政设置。[活动探究3][展示图片]元朝疆域图(1330年)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省?找找家乡现在所属行省名称和建制与元朝所属行省的关系。[材料分析]材料 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教师分析]行省制度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行省制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答案提示: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省下又有路、府、州、县四级行政设置。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答案提示:行省制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提出问题]元朝之前大陆与台湾进行了哪些交往?汉藏两族交往的史实有哪些?[教师讲解]大陆与台湾的交往在三国时期就开始;唐朝时,汉藏之间友好交往。 学生归纳问题,回答问题。答案提示:(1)大陆与台湾的交往始于三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去;隋朝时,台湾被称作流求,大陆商人常去流求贸易。(2)汉藏两族的交往如: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汉藏“和同(为)一家”;唐蕃会盟。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续 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新知(授新课) [展示图片]元朝疆域图观察图片,想一想元朝如何管辖边疆地区?[教师补充](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蒙古贵族代表与吐蕃的地方政教首领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3)元朝建立后,在西藏设置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设置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地区,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元朝的统治,包含元朝的疆域和民族交融、行省制度的确立以及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径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学生自己归纳。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板书提纲 元朝的统治— 归纳总结。 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点的联系。 澎湖巡检司澎湖巡检司,设置于澎湖岛,设置时间1292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据一般史书及元史、新元史,考定:“蒙元世祖远征日本因风失败,迂回台湾,道经澎湖设治澎湖,企图进取台湾,作为征日本之准备。”该地方区划隶属于福建泉州府,主官为澎湖寨巡检。澎湖巡检司不但是澎湖岛的首次行政区划,也是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但台湾本岛并未在内。这一机构原本设于澎湖岛,负责管理台澎地区事务。元朝后取得中国政权的明朝仍依循前例于澎湖设置该官署。到了明代,由于倭寇出没,台澎地处海隅,明政府遂采取坚壁清野政策,1384年因为实施封海政策,予以废除。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明朝复设澎湖寨巡检司。1622年,荷兰占领澎湖。1624年通过澎湖之战明朝收复澎湖。巡检司是中国元明清时期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该组织于元朝首创时,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除了无行政裁量权之外,也没有常设主官管,而且没有什么军事力量。明朝依其例沿用,不过佐以行政权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课件ppt,共27页。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少数民族,统一王朝,最大的,中书省,枢密院,行省制度,因地制宜,澎湖巡检司,宣政院,管理地方守护边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课件ppt,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