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2新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424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2新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424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2新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424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2新人教版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4248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2新人教版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4248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2新人教版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4248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2新人教版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4248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2新人教版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4248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金刚经》,想一想,活字印刷术工序示意图,活动探究1,元代火铳,宋代火器示意图,活动探究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博物馆馆藏》毕昇活字版复原模型
它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项科学成就?这项成就是如何发展的?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科技成就?
《金刚经》是我国古代有确切纪年的雕版印刷品。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费工费时,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约在13世纪,我国活字印刷术就传入朝鲜半岛。朝鲜高丽王朝末期,已开始使用金属活字印刷,到李朝获得大发展。日本直到16世纪,才开始有活字印刷术,是壬辰(1592年)日本侵朝战争后由朝鲜传过去的。当时日本从朝鲜带回数以万计的铜活字和铸字工,从此日本有了活字刊印本。中国活字印刷传到越南更晚至19世纪。我国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在15世纪,是从我国新疆沿中亚、西亚逐步传到欧洲的。我国科技史专家潘吉星先生指出:“谷腾堡完成其活字试验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印刷术在欧洲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高潮。而在谷腾堡时代我们仍能看到中国的技术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当时社会产生什么样作用?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观察图片,司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罗盘针比司南有哪些进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
(1)托盘和磁针。(2)磁石指南的特性。(3)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磁性较弱,加上转动使之与底盘摩擦力较大,指南效果比较差,所以长期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罗盘针是人们指南针固定在方位盘里制成,便于携带,准确性高。
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州可谈》材料二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火药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发明的?为什么称之为“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唐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火药在唐代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的科技对推动欧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进步提供物质基础。(2)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5)国家的统一和民族交融,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础。
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如此广阔,宋朝如何管理交通?
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1)宋元时期的陆上交通的特点: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发展到元朝逐渐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元代的陆路向西可通往波斯、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范围更广。 (2)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的特点:造船和航海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航海家们还初步掌握潮汛、风信、气象等规律;宋朝的海路形成多条航线,最远可达东非沿岸,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分组讨论请说说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特点。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外交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得到发明和传播,中外交通也相当发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评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雕版印刷术,忆一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既经济又省时,意义5传播,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活字印刷术胶泥,木活字印刷术,转轮排字法,铜活字印刷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作业ppt课件,共21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ppt课件,共3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