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识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两侧对称 B.有口无肛门 C.有刺细胞 D.营寄生生活
2.如图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之一﹣﹣蚯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端是蚯蚓的前端
B.①是蚯蚓的环带
C.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②组成
D.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3.蝉蜕是一味中药,它是蝉发育过程中蜕掉的一层“皮”。下列有关蝉的正确叙述是( )
A.蝉的鸣叫是一种觅食行为
B.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
C.蝉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D.蝉在幼虫期危害农作物
4.鲫鱼的身体有许多特征表现出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鲫鱼游泳时,靠各种鳍产生向前的动力
B.鲫鱼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其特点是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
C.鲫鱼体形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
D.鲫鱼体腔内有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深浅位置
5.2020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家因护送99只海龟回大海而上了热搜。海龟属于爬行动物,这类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最关键原因是( )
A.用肺呼吸
B.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C.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D.头部后面有颈
6.《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代表作之一。其勾勒的是一幅山野秋景图,自然闲适的面卷中透露出些许忧郁和苦闷。其中有一句写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禽类的运动方式只有飞行
B.马的运动方式主要是行走和奔跑
C.上述动物的运动都依赖运动器官
D.牛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7.《诗经》诗句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鹿鸣是求偶的表现,其生殖特征是胎生、哺乳
B.蒿是野生的蕨类植物
C.鹿是草食性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鹿比蒿结构复杂,出现了系统层次
8.我国全民“战疫”阶段,在方舱医院内,医护人员教授轻症患者练习传统健身方法“八段锦”,改善心肺功能。下列关于“八段锦”动作的形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B.骨在完成全套动作起杠杆作用
C.需要骨骼肌收缩产生运动的动力
D.只要骨和骨骼肌协调配合就能完成
9.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学习行为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从其获得的途径大致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D.学习行为可以让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10.下列这些动物的行为中,都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①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
②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③蚂蚁相互碰触角
④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⑤遇到猎豹追捕,瞪羚会急转弯
⑥天空飞来一只老鹰,老母鸡对小雏鸡发出咯咯的叫声.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⑤
11.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维持生态平衡
12.一批猪肉在检疫过程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细胞结构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关于该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类微生物的休眠体是结晶体
B.是病毒,需寄生在活的生物体内
C.最可能是细菌,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大多数这类微生物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13.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①﹣④代表四类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与③细胞的主要区别是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图②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且不能独立生活
C.图④为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D.人和其他动植物只要接触①②③类生物,就会生病
14.下列关于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B.真菌的营养方式都是异养
C.真菌的个体都十分微小
D.真菌都能产生孢子
15.微生物无处不在,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分解有机物都不需要氧气
B.固氮微生物能够将氮气转化为氮肥
C.真菌的繁殖方式都是孢子生殖
D.人类肠道中的细菌都是有害的
16.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B.制作过程应创设无氧条件
C.酸味来自发酵产生的乳酸
D.放在冰箱发酵可避免污染
17.“新冠”疫情防控在我国已经进入常态化,但在一些国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病毒发生变异,为防疫带来了新的困难。下列有关“新冠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单细胞生物
B.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C.能在空气和物品上进行繁殖
D.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18.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F可以表示用鳍游泳
D.Q可以表示有脊柱
19.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B.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
D.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
2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B.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可以改良作物品种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错误的“×”。共10分。)
21.不同环境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也不同,这是为了和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判断对错)
2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间的通讯有利于种族的生存和繁衍. (判断对错)
23.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要尽力消灭,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要大力养殖. .(判断对错)
24.人为的捕杀是当下两栖动物剧减的最主要原因。 (判断对错)
25.菊花有两万多个品种,这充分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 (判断对错)
三、识图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空1分)
26.(5分)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丁共有的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质、 。
(2)丙、戊都是病毒,它们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 构成。
(3)在我国唐朝,长安城的裁缝常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防止伤口发炎,请推理“绿毛”可能是图中的 图(填图中文字)所示的生物。
(4)乙图所表示的生殖方式是 。
(5)相对乙生物,甲生物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
27.(5分)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
(1)甲图中的M表示三种动物具有的共同点,从生殖方式上分析,M可表示 生殖。
(2)甲图所示的三种动物的发育过程可用乙图表示,若D表示受精卵,请写出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丙图示鸟卵的结构,将来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2] 。
(4)丁图中的胎儿通过3和 (填数字)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5)戊所示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
28.(5分)如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这种现象属于 ,有酒窝是 性状。
(2)若用A、a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3的基因组成是 ,若3和4这对夫妇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再生一个孩子8,有酒窝的概率为 。
(3)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 (选填“能”或“不能”)遗传给9。
29.(5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如图补充完整,写出各序号表示的内容。
(1)① 。
(2)② 。
(3)③ 。
(4)④ 。
四、综合题(共3个小题,共30分,每空2分)
30.(10分)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问题: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作出的假设是 。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制订和实施计划:
①将9个灭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
②打开培养皿,三位同学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马上盖上培养皿。
③三位同学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马上盖上培养皿。
④“空白对照”组 。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5)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物、植物遗体分解成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31.(10分)2020年4月,我国医学研究团队在某论文平台发布了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研究者运用相应技术研制出疫苗,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在对小鼠、大鼠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选用恒河猴进行了动物实验。实验过程大致如下:
组别
步骤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1.各组分别接种
安慰剂
3微克疫苗
6微克疫苗
2.每隔一周检测
检测恒河猴体内产生的抗体含量,结果如图1。
3.第22天接种病毒
将新冠病毒接种到恒河猴的肺中。
4.第29天检测
从恒河猴肺部提取标本,检测其中病毒遗传物质的含量,以此表示病毒在恒河猴肺部的含量,结果如图2。
(1)恒河猴与人同属于脊索动物门 纲灵长目。与啮齿目的鼠相比,恒河猴对研究人类疫苗意义 (更大、更小、相近)。
(2)实验中第1组接种的安慰剂中 (有/无)疫苗成分,作为对照。据图1可知,与第1组相比,其他两组恒河猴体内均产生了一定浓度的抗体,说明 。
(3)随后研究者在恒河猴肺中接种新冠病毒来评估疫苗的作用效果。根据图2所示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 。
32.(10分)材料分析在探究遗传变异规律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选取动物作为研究对象。
材料一:黑眼兔的标志性特征是虹膜黑色,日本大耳白兔的虹膜无色素沉积,呈红色。为研究黑眼性状的遗传机制,进行以下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亲代
子代
实验一
黑眼×红眼
黑眼+红眼
实验二
黑眼×黑眼
黑眼+红眼
实验三
红眼×红眼
红眼
(1)根据以上实验 可判定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实验三中,红眼兔的基因组成为 (用字母A、a表示)。
材料二:在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研究人员培育出的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仔顺利降生,如图为荧光猪繁殖过程示意图。
(3)图中荧光猪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 (甲、乙、丙、水母)。
(4)转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5)研究人员说,荧光猪的后代也能发光,这种荧光猪变异类型属于 。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两侧对称 B.有口无肛门 C.有刺细胞 D.营寄生生活
【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解: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呈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故A错误。
B、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也有口无肛门。故B正确。
C、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扁形动物没有。故C错误。
D、扁形动物营寄生生活,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之一﹣﹣蚯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端是蚯蚓的前端
B.①是蚯蚓的环带
C.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②组成
D.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分析】图中①为环带,②为体节,靠近环带的一段为前端,分析作答。
【解答】解:A、靠近环带的一段为前端,图中①为环带,所以A为前端,所以A说法错误。
B、图中①为环带,所以B说法正确。
C、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所以C说法正确。
D、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所以D说法正确。
故选:A。
3.蝉蜕是一味中药,它是蝉发育过程中蜕掉的一层“皮”。下列有关蝉的正确叙述是( )
A.蝉的鸣叫是一种觅食行为
B.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
C.蝉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D.蝉在幼虫期危害农作物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蝉。解答时可以从蝉的结构特点、发育特点和繁殖行为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A、蝉的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蝉,是蝉的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蝉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蜕皮现象。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蝉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蝉在幼虫期生活在土壤中,靠吸食植物根的汁液生活。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鲫鱼的身体有许多特征表现出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鲫鱼游泳时,靠各种鳍产生向前的动力
B.鲫鱼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其特点是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
C.鲫鱼体形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
D.鲫鱼体腔内有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深浅位置
【分析】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用鳍游泳等;⑤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
【解答】解:A、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A错误。
B、鲫鱼体色的特点是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是一种保护色,B正确。
C、鲫鱼体形呈纺锤形,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有利于在水中游动,C正确。
D、鲫鱼体腔内有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深浅位置,D正确。
故选:A。
5.2020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家因护送99只海龟回大海而上了热搜。海龟属于爬行动物,这类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最关键原因是( )
A.用肺呼吸
B.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C.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D.头部后面有颈
【分析】爬行类体表覆盖着角质的细鳞或甲,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解答】解: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卵生,其受精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完全摆脱了对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正确。
故选:B。
6.《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代表作之一。其勾勒的是一幅山野秋景图,自然闲适的面卷中透露出些许忧郁和苦闷。其中有一句写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禽类的运动方式只有飞行
B.马的运动方式主要是行走和奔跑
C.上述动物的运动都依赖运动器官
D.牛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
【解答】解:A、禽类的运动方式不只有飞行,还有行走、奔跑,如鸡,错误。
B、马的四肢发达,运动方式主要是行走和奔跑,正确。
C、禽类、马、人的运动都依赖运动器官,正确。
D、牛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正确。
故选:A。
7.《诗经》诗句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鹿鸣是求偶的表现,其生殖特征是胎生、哺乳
B.蒿是野生的蕨类植物
C.鹿是草食性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鹿比蒿结构复杂,出现了系统层次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解答】解:A、鹿鸣是求偶的表现,鹿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特征是胎生、哺乳,正确;
B、蒿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因此属于被子植物,错误;
C、鹿是草食性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正确;
D、鹿属于哺乳动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蒿属于被子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鹿比蒿多系统这一层次,正确。
故选:B。
8.我国全民“战疫”阶段,在方舱医院内,医护人员教授轻症患者练习传统健身方法“八段锦”,改善心肺功能。下列关于“八段锦”动作的形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B.骨在完成全套动作起杠杆作用
C.需要骨骼肌收缩产生运动的动力
D.只要骨和骨骼肌协调配合就能完成
【分析】骨骼肌有受神经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解答】解:A、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A正确;
B、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起动力作用.B正确;
C、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需要骨骼肌收缩产生运动的动力,C正确;
D、在运动中,关节起到支点作用,骨起到杠杆作用,骨骼肌收缩提供动力,需要骨、关节和骨骼肌协调配合,D错误。
故选:D。
9.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学习行为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从其获得的途径大致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D.学习行为可以让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喜鹊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获得的行为,是可以遗忘的。
【解答】解:A、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学习行为是可以遗忘的,需要不断强化。A错误。
B、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B正确。
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C正确。
D、学习行为可以让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D正确。
故选:A。
10.下列这些动物的行为中,都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①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
②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③蚂蚁相互碰触角
④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⑤遇到猎豹追捕,瞪羚会急转弯
⑥天空飞来一只老鹰,老母鸡对小雏鸡发出咯咯的叫声.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⑤
【分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解答】解:①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是通过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的,属于动物语言,①正确;
②鸟类的各种鸣叫声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的,属于动物语言,②正确;
③蚂蚁相互碰触角是通过动作进行信息交流的,属于动物语言,③正确;
④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把海水染黑,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不是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④错误;
⑤遇到猎豹追捕,瞪羚会急转变猎,这属于动物的防御行为;不是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⑤错误;
⑥天空飞来一只老鹰,老母鸡对小雏鸡发出咯咯的叫声。,用声音来进行信息交流,属于动物语言,⑥正确。
故选:C。
11.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维持生态平衡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题干中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在维持生态平衡。
故选:D。
12.一批猪肉在检疫过程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细胞结构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关于该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类微生物的休眠体是结晶体
B.是病毒,需寄生在活的生物体内
C.最可能是细菌,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大多数这类微生物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分析】根据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干描述:该病原微生物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可见属于细菌。
A、细菌的休眠体是芽孢,A错误;
B、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可见该病原微生物属于细菌。B错误;
C、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可见该病原微生物属于细菌。细菌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C正确;
D、大多数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D错误。
故选:C。
13.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①﹣④代表四类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与③细胞的主要区别是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图②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且不能独立生活
C.图④为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D.人和其他动植物只要接触①②③类生物,就会生病
【分析】图中①是细菌,②是病毒,③酵母菌,④是霉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细菌和真菌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①是细菌,③是酵母菌,这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正确。
B、图②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正确。
C、图④为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正确。
D、只要接触①②③类生物,人和其他动植物就会生病,这个说法太绝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酵母菌制造许多对人类有益的食品,有的病毒对人类有害,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错误。
故选:D。
14.下列关于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B.真菌的营养方式都是异养
C.真菌的个体都十分微小
D.真菌都能产生孢子
【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解答】解:A、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A正确;
B、真菌的细胞既不含叶绿体,也没有质体,是典型异养生物。B正确;
C、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个体都十分微小错误,C错误;
D、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D正确。
故选:C。
15.微生物无处不在,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分解有机物都不需要氧气
B.固氮微生物能够将氮气转化为氮肥
C.真菌的繁殖方式都是孢子生殖
D.人类肠道中的细菌都是有害的
【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无细胞结构。
【解答】解:A、有些细菌分解有机物都不需要氧气,但是好氧性细菌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A错误。
B、在豆类、瓜果类等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B正确。
C、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真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有些真菌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如酵母菌,C错误。
D、有的细菌是有害的,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人的肠道内有正常的菌群,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可以帮助人体分解食物,D错误。
故选:B。
16.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B.制作过程应创设无氧条件
C.酸味来自发酵产生的乳酸
D.放在冰箱发酵可避免污染
【分析】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解答】解:制作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发酵的产物是乳酸。
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但不可避免污染。
故选:D。
17.“新冠”疫情防控在我国已经进入常态化,但在一些国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病毒发生变异,为防疫带来了新的困难。下列有关“新冠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单细胞生物
B.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C.能在空气和物品上进行繁殖
D.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分析】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因此,病毒属于寄生生活,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靠自我复制的形式使数量增加。
【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
B、病毒靠自我复制的形式使数量增加,B错误;
C、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因此,病毒属于寄生生活,C错误;
D、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正确。
故选:D。
18.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F可以表示用鳍游泳
D.Q可以表示有脊柱
【分析】(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3)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乌龟属于爬行动物,鲢鱼属于鱼类。
【解答】解:A、鲢鱼用鳃呼吸。错误;
B、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不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错误;
C、乌龟的运动方式是四肢爬行。错误;
D、青蛙、乌龟和鲢鱼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正确。
故选:D。
19.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B.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
D.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界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远的。
【解答】解: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正确。
B、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正确。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错误。
D、被子植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生殖器官如花、果实和种子,正确。
故选:C。
2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B.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可以改良作物品种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②迁地保护。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解:A、大力引进外来物种,会因为外来物种没有天敌,造成本地物种遭到破坏和减少,A错误。
B、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可以改良作物品种,B正确。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C正确。
D、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多样性实质上是指基因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A。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错误的“×”。共10分。)
21.不同环境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也不同,这是为了和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 (判断对错)
【分析】动物的运动可以改变动物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通过运动能够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敌,增加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躲避不利环境,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等,所以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解答】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动物通过运动能够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敌,增加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躲避不利环境,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等,所以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故答案为:√
2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间的通讯有利于种族的生存和繁衍. √ (判断对错)
【分析】动物群居就是为了适应复杂环境以增强生存竞争力,群居动物在一起生活必然会有一定的原则,也就是社会行为,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解答】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称之为通讯,有利于种族的生存和繁衍.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要尽力消灭,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要大力养殖. × .(判断对错)
【分析】动物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和果实.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解答】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故答案为:×.
24.人为的捕杀是当下两栖动物剧减的最主要原因。 × (判断对错)
【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所以,当下两栖动物剧减的最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导致它们的栖息地破坏或丧失。
故答案为:×。
25.菊花有两万多个品种,这充分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 √ (判断对错)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菊花(有白花、红花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种类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与环境又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我国菊花有两万多个品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基因的多样性。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三、识图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空1分)
26.(5分)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丁共有的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质、 细胞膜 。
(2)丙、戊都是病毒,它们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 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 构成。
(3)在我国唐朝,长安城的裁缝常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防止伤口发炎,请推理“绿毛”可能是图中的 丁 图(填图中文字)所示的生物。
(4)乙图所表示的生殖方式是 出芽生殖 。
(5)相对乙生物,甲生物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无成形的细胞核 。
【分析】图中,甲是细菌,乙是酵母菌,丙是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丁是青霉(其中a是孢子),戊是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解答】解:(1)甲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乙酵母菌、丁青霉都是真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甲、乙、丁共有的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2)“丙、戊都是病毒,它们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戊细菌病毒是专门寄生在甲细胞中的病毒,也叫噬菌体。
(3)丁是霉菌,青霉菌是一种真菌,为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绿毛”是丁青霉的菌落,其中有青霉素,涂在刚划破的手指上,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
(4)图乙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
(5)细菌(甲)与乙(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
故答案为:(1)细胞膜
(2)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
(3)丁
(4)出芽生殖
(5)无成形的细胞核
27.(5分)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
(1)甲图中的M表示三种动物具有的共同点,从生殖方式上分析,M可表示 有性 生殖。
(2)甲图所示的三种动物的发育过程可用乙图表示,若D表示受精卵,请写出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 D→A→C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丙图示鸟卵的结构,将来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2] 胚盘 。
(4)丁图中的胎儿通过3和 2 (填数字)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5)戊所示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
【分析】(1)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3)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4)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4)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
(5)图丙中1卵壳,2、系带,3卵白,4卵黄,5胚盘。
(6)图丁中1子宫,2胎盘,3脐带。
【解答】解:(1)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属于变态发育。从生殖方式上分析,M可表示有性生殖。
(2)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所以若D表示受精卵,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受精卵→A若虫→C成虫。
(3)图丙中的5胚盘含有细胞核,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
(4)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丁图中胎儿通过2胎盘和3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5)戊是月季的扦插,属于无性生殖。其繁殖方式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加快繁殖速度。
故答案为:(1)有性。
(2)D→A→C。
(3)胚盘。
(4)2。
(5)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28.(5分)如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这种现象属于 变异 ,有酒窝是 显性 性状。
(2)若用A、a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3的基因组成是 Aa ,若3和4这对夫妇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再生一个孩子8,有酒窝的概率为 75% 。
(3)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遗传给9。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这种现象属于变异,有酒窝的是显性性状。
(2)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在耳垂的有无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女儿出现了他的父母没有的性状,说明无耳垂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那么有耳垂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则3、4的基因组成组成一定是Aa,则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若3和4这对夫妇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再生一个孩子8,有酒窝的概率为75%。
(3)经整容而获得的酒窝,产生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或染色体没有改变,或DNA没有改变,或基因没有改变) 属于不遗传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不能遗传给9。
故答案为:(1)变异;显性
(2)Aa;75%
(3)不能
29.(5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如图补充完整,写出各序号表示的内容。
(1)① 分工 。
(2)② 气味 。
(3)③ 动作 。
(4)④ 运动 。
【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解答】解:(1)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种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2)(3)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蚂蚁用气味进行信息交流,蜜蜂用动作进行信息交流。
(4)动物的社会行为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1)分工
(2)气味
(3)动作
(4)运动
四、综合题(共3个小题,共30分,每空2分)
30.(10分)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问题: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作出的假设是 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一样多或不一样多 。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D→B→A→C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制订和实施计划:
①将9个灭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
②打开培养皿,三位同学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马上盖上培养皿。
③三位同学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马上盖上培养皿。
④“空白对照”组 不做处理 。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细菌 (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5)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物、植物遗体分解成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步骤。提出问题后需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培养细菌、真菌的步骤可以根据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先准备材料,然后接种细菌、真菌,再培养、观察。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合理控制变量。预测实验结果也要根据生活经验,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推测。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
【解答】解:(1)根据甲提出的问题“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我们可以做出假设: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一样多或不一样多。
(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为:首先,配制适合细菌、真菌生活的培养基;第二步,进行高温灭菌后冷却,杀死培养皿、培养基内原有的细菌真菌;第三步,把要培养的细菌或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最后,把培养皿放到恒温箱中或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
(3)丙同学设计的对照实验中,空白组不做处理,起对照作用。
(4)细菌的菌落特点为: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较大,绒毛状或絮状,呈现红、黄、黑、褐等颜色。
(5)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物、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故答案为:(1)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一样多或不一样多(或前比后多)(合理即可)。
(2)D→B→A→C。
(3)不做处理。
(4)细菌。
(5)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31.(10分)2020年4月,我国医学研究团队在某论文平台发布了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研究者运用相应技术研制出疫苗,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在对小鼠、大鼠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选用恒河猴进行了动物实验。实验过程大致如下:
组别
步骤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1.各组分别接种
安慰剂
3微克疫苗
6微克疫苗
2.每隔一周检测
检测恒河猴体内产生的抗体含量,结果如图1。
3.第22天接种病毒
将新冠病毒接种到恒河猴的肺中。
4.第29天检测
从恒河猴肺部提取标本,检测其中病毒遗传物质的含量,以此表示病毒在恒河猴肺部的含量,结果如图2。
(1)恒河猴与人同属于脊索动物门 哺乳 纲灵长目。与啮齿目的鼠相比,恒河猴对研究人类疫苗意义 更大 (更大、更小、相近)。
(2)实验中第1组接种的安慰剂中 无 (有/无)疫苗成分,作为对照。据图1可知,与第1组相比,其他两组恒河猴体内均产生了一定浓度的抗体,说明 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
(3)随后研究者在恒河猴肺中接种新冠病毒来评估疫苗的作用效果。根据图2所示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 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数量 。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接种诺如病毒疫苗获得的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答】解:(1)恒河猴胎生哺乳,与人同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与啮齿目的鼠相比,恒河猴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对研究人类疫苗意义更大。
(2)对照试验中,一般条件没有发生改变的一组为对照组。实验中第1组接种的安慰剂中无疫苗成分,作为对照。据图1可知,与第1组相比,其他两组恒河猴体内均产生了一定浓度的抗体,说明通过接种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3)随后研究者在恒河猴肺中接种新冠病毒来评估疫苗的作用效果。根据图2,实验组肺部的病毒含量比对照组少,且第3组最少,反应了该疫苗在恒河猴中产生作用,且在研究范围内,随着新冠病毒疫苗的量增加,体内病毒遗传物质含量减少。因此,得到的结论是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数量。
故答案为:
(1)哺乳;更大
(2)无;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在一定范围内,疫苗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
(3)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数量(或在一定范围内,疫苗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
32.(10分)材料分析在探究遗传变异规律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选取动物作为研究对象。
材料一:黑眼兔的标志性特征是虹膜黑色,日本大耳白兔的虹膜无色素沉积,呈红色。为研究黑眼性状的遗传机制,进行以下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亲代
子代
实验一
黑眼×红眼
黑眼+红眼
实验二
黑眼×黑眼
黑眼+红眼
实验三
红眼×红眼
红眼
(1)根据以上实验 二 可判定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实验三中,红眼兔的基因组成为 aa (用字母A、a表示)。
材料二:在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研究人员培育出的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仔顺利降生,如图为荧光猪繁殖过程示意图。
(3)图中荧光猪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 乙 (甲、乙、丙、水母)。
(4)转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
(5)研究人员说,荧光猪的后代也能发光,这种荧光猪变异类型属于 可遗传变异 。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
【解答】解:(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根据实验二判断亲代均为黑眼,子代新出现红眼性状,可以判断黑眼是显性性状,红眼是隐性性状。
(2)如果用字母A、a表示,实验二中子代红眼的基因是aa,其中一个a来自黑眼,一个a来自红眼,所以亲代黑眼的基因是Aa,红眼的基因是aa。
(3)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据图可见:乙猪体细胞提供细胞核,所以图中荧光猪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乙。
(4)注射过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绿色荧光猪,而未注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普通猪,通过对比可知猪是否发绿色荧光是由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控制的,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这一实验说明:外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是转基因生物技术运用的结果。
(5)荧光猪是遗传物质基因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荧光猪的后代也能发光。
故答案为:
(1)二
(2)aa
(3)乙
(4)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5)可遗传变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任弼时红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识图作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