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起点和终点》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442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2《起点和终点》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442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2《起点和终点》课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442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2《起点和终点》课件+教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4427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2《起点和终点》课件+教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4427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2《起点和终点》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4427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2《起点和终点》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4427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1.1.6《校园里的植物》课件+教案 课件 88 次下载
- 1.2.1《在观察中比较》课件+教案 课件 84 次下载
- 1.2.3《用手来测量》课件+教案 课件 85 次下载
- 1.2.4《用不同的物体测量》课件+教案 课件 85 次下载
- 1.2.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案 课件 79 次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2.起点和终点精品ppt课件
展开起点和终点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起点和终点》是2017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中的第2课。教材安排了一下三个环节:聚焦(比谁跳得远);探索(比比谁的纸青蛙跳得远);研讨(谁的纸青蛙跳得最远)。这三个环节是层层推进的,教材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首先通过聚焦的问题,调动一年级学生体育课跳远比赛中比谁跳得远的原有体验,迁移到本节课需要探索的问题:比比谁的纸青蛙跳得远。这个环节不仅涉及到如何对组内的两只纸青蛙跳得距离进行比较,还涉及到全班多只纸青蛙跳得距离远近的比较,最后如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自己的纸青蛙到底跳了多远。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学生才会想出不同的方法去尝试比较。确定起点和终点,用统一的测量标准和方法,自然而然就会从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来。
【学情分析】
不能将一年级的小学生看成学科学的白纸,他们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经历、幼儿园中的一些与科学相关的活动,具备了基本的一些科学观察方法和能力,但是这些方法和能力是支离破碎的,不成系统的。因此,本节课中教师应该通过有结构的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梳理出正确的比较距离的步骤,建构起正确的测量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游戏,知道青蛙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长度)来表示和比较。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标出青蛙跳远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并在纸带上标出青蛙跳远的距离。
科学态度目标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的位置变化,乐于与同学合作参与青蛙跳远比较的探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青蛙跳远比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位置的变化,知道蛙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来表示和比较。
难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青蛙跳远的距离迁移到纸带上,初步感知位置的变化是可以记录的。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两只塑料青蛙、两把剪刀、两卷纸带、两根塑料棒
教师材料:两只可吸在黑板上的塑料青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谁跳得远?(预设5分钟)
播放视频或者学生现场比赛:三位学生从不同起点跳远,追问谁跳得远?
设计意图:感受到不同起点很难比较三者的远近。
二、初步探究:哪只青蛙跳得远?(预设15分钟)
1. [PPT 出示]情境创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青蛙跳远比赛!(出示塑料青蛙)先试着让青蛙跳起来,等会我们来比一比,谁的青蛙跳得最远?
学生自主练习青蛙跳远。(小组活动5分钟左右,教师结合是否有起点参照物考虑学生在桌上跳还是在地面上跳)
设计意图:满足一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和天性,充分得玩的过程中掌握让小青蛙跳起来的方法。
2. [PPT 出示]组内青蛙跳远比赛:都让自己的青蛙跳起来了吧,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小组内的青蛙跳远比赛,比比谁的青蛙跳得远?
学生组内活动。
教师巡视,及时拍照片,与学生交流:哪只青蛙跳的远?凭什么说这只青蛙跳得远?
3. [PPT 出示]研讨聚焦,怎样知道哪只青蛙跳得远?
提问:你们小组哪只青蛙跳得远?是怎么比的?
学生交流汇报。
[PPT 出示]小结:看来,我们让两只青蛙比赛,都是先确定了一条起点线【教师板书起点】,然后跳出去。两只小青蛙,谁离起点线更远,就说明谁跳得更远。
设计意图:通过组内两只小青蛙的跳远比赛,以及桌面已有的起点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明白统一起点更容易比较出小青蛙的远近。
三、继续探究:哪组的青蛙跳得远?(预设18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两只塑料青蛙,两条纸带,剪刀,两根塑料棒]
1.将蛙跳的远近表示在纸带上。
(1)提问:组内两只青蛙谁跳得更远,我们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个小组,哪个小组的青蛙跳得更远呢?那我们再来一次正式的比赛,让每组的冠军蛙再跳一次,看哪组的青蛙跳得远?(注意提醒孩子青蛙的落点别移动)
(2)我们每个小组能不能把自己小组的冠军蛙跳了多远,展示给大家看呢?
(教师可以提示:你们能不能比划一下你们的青蛙跳得有多远或想办法把跳出的远近记录下来),让学生比划一下。
小青蛙起跳的位置,我们叫起点,那小青蛙跳出去之后的位置,我们也给它一个名字——终点。【教师板书终点】
提问:会画终点吗?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课件展示一些青蛙不同方向的跳跃后停留的位置,明确如何标记起点和终点。
设计意图:知道起点和终点的名称和作用,明确如何标记起点和终点。
2.组间青蛙跳远比赛
(1) [PPT 出示]学生活动:组间青蛙跳远比赛,用纸带记录跳远的结果。
(2)剪纸带: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把剪刀,完成记录后请大家用剪刀沿着终点线把多余的纸带剪掉,然后组内用纸带比一比,谁的青蛙跳得更远,把你们组跳得最远的那只青蛙的纸带,贴到前面的黑板上,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青蛙跳得更远,好吗?
设计意图:从比较演变成测量,初步尝试用熟悉的材料来测量自己的小青蛙跳得距离。
4.用纸带展示比较全班各个小组的跳远结果。
学生明确各组纸带展示的起点也要一样。
设计意图:全班展示各组纸带也要统一起点。
四、拓展活动:(预设2分钟)
1.提问:回家怎么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这只冠军蛙跳了多远?
【板书设计】
谁跳得远?
统一: 纸条:距离
起点
终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2.起点和终点一等奖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a href="/kx/tb_c13348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起点和终点一等奖教学课件ppt</a>,文件包含教科版科学一上起点和终点课件pptx、核心素养目标教科版科学一上起点和终点教案表格式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2.起点和终点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2.起点和终点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教科版1上科学22起点和终点课件pptx、教科版1上科学22起点和终点教案docx、教科版1上科学22起点和终点学习任务单docx、教科版1上科学22起点和终点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2.起点和终点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2.起点和终点授课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谁跳得远,青蛙跳远比赛,蛙跳秘籍,让小青蛙跳起来,赛前训练,哪只青蛙跳得更远,哪组的青蛙跳得更远,比赛开始啦,使用剪刀请注意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