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下全册同步作文课件+简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课文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习作要求,误区警示,拟题思路,中国古典名著,经典童话,励志故事,选材指导,方法点拔,同学选出的精彩之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温馨提示:本次习作是写整本书梗概,所选的书虽然范围广,但要以经典作品为主,因为这些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经得起时间和社会变迁的考验,它给人以知识和启迪,传递人类共有的精神。
1.这次习作要求我们用梗概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提炼书中精彩的部分,用自己的话说清楚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能只说概念、谈感觉,注意不是写读后感。 2.梗概内容囊括较多的细节,容易写成流水账,造成重点不突出。 3.故事情节叙述不清晰,看不出主人公行为的逻辑。
这次是自命题作文,可以直接用书名命题,如:《海底两万里》梗概,《三毛流浪记》梗概,《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梗概等。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逊在岛上(忧郁)而(寂寞)的生活;后半部分是鲁滨逊对自己当前处境的(理性思考),通过比较(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他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然后开始一心一意安排自己的生活。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先是写了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接着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奇)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有力地衬托出了汤姆的(冒险)与(勇敢机智)的精神,这是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想一想,作者除了运用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还运用了其他哪些写作手法?
一、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这一段是作者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经过梳理,对全书做的整体概述。概括了小说的历史背景,列举了几位典型的人物,如诸葛亮、曹操等。
示例:《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全书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以及当时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和转化,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大大小小的战争,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剑影的战斗场面。
作者在梳理全书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概括,使读者对全书中的英雄人物有了一个较全面和清晰的把握。
二、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这里是以人物为主进行梳理的,并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出来,如“爱民如子的刘备”等,这种“人物特点+人名”的方式,给人清晰的印象。
示例:《三国演义》发生在东汉末年,魏、蜀、吴这三个国家都想统一中国,于是开始了一段互相吞并的一系列战争。在故事中,有爱民如子的刘备、义薄云天的关羽、爽直粗犷的张飞、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赵云……我觉得最为精彩的一场战争是“赤壁之战”……
作者把人物事迹概括了出来,然后以人物事迹为序,排布段落。
作者把主人公人生的两个重要时期进行筛选和整理。这两个时期各包含了十几个章节,作者把各个时期中包含的各章节内容做了很好的合并和梳理,概括出主人公两个时期的生活事件,形成了全书梗概的主体部分。
作者把主人公的经历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聋哑后的生活,后一部分是求学生涯。这样的段落排布,能使读者较好地把握全书的内容。
三、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这三段中,作者运用“为了”“结果”“尽管……但是”“可”“又”“然后”等词语,将句与句之间紧密衔接。
任务五:巧妙构思。仿照构思图,写出自己的习作提纲。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