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测评含解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测评含解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测评含解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测评含解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测评含解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测评含解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共12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

    (建议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

    1.“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2Mg(OH)2。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镁片作为正极

    B.食盐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C.电池工作时镁片逐渐被消耗

    D.电池工作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答案] 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键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能量变化,所以能量变化也一定会引起化学变化

    B.所有化学变化的能量都可以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

    C.所有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D.化学变化一定会引起物质种类的变化,所以反应体系内物质种类变化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

    C [能量变化不一定会引起化学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A错误;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B错误;物质种类发生变化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

    3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B.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C.A与C的能量差为E4

    D.AB反应,反应时一定要加热

    A [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三种化合物中C的能量最低,则C最稳定,故A正确;由图像可知,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A与C的能量差ΔHE1E3E2E4,故C错误;AB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无关,即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故D错误。]

    4.某学生将电流表用导线与两个电极连接在一起,再将两个电极同时插入某种电解质溶液中,能观察到有电流产生的是(  )

    A.用铜片、铅笔芯作电极插入稀硫酸中

    B.用两个铜片作电极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用锌片、铜片作电极插入番茄中

    D.用铜片、铁片作电极插入酒精中

    C [要构成原电池,除要形成闭合回路外,还需要有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其中一个电极要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A项,铜、石墨与稀硫酸均不反应;B项,电极材料相同;D项,酒精是非电解质;C项,一些水果中含有有机酸,其汁液可作电解质溶液。]

    5.对于放热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 mol SO2和足量的O2反应,必定生成2 mol SO3

    B.当v(正)>v(逆)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

    C.正反应速率之比为v(SO2)∶v(O2)∶v(SO3)=2∶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论条件怎样改变,反应不可能进行完全,A项错误;v(正)>v(逆)表示反应正向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B项正确;在可逆反应里,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此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C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项错误。]

    6.金属(M)­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M作电池负极

    B.电解质是熔融的MO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D.电池总反应式为2M+O2+2H2O===2M(OH)2

    B [根据题图可知金属M失电子转化为M2+,则金属M为负极,通入空气的电极为正极,故A正确;电解质是熔融的M(OH)2,故B错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C正确;M失去电子生成M2+,结合C中分析,电池总反应式为2M+O2+2H2O===2M(OH)2,故D正确。]

    7.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大

    B.图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

    C.图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

    D.图丁: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减小

    A [图甲为Zn、Cu、H2SO4溶液构成的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锌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在铜电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故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减小,A错误;锌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B正确;锌筒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锌溶解,锌筒会变薄,C正确;电池放电过程中,电池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消耗硫酸,硫酸浓度不断减小,D正确。]

    8.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I2蒸气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151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I原子形成1 mol HI分子时释放299 kJ的能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I2分子比H2分子稳定

    B.2 mol HI(g)发生分解反应吸收11 kJ热量

    C.HI与NaOH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D.0.5 mol H2(g)与0.5 mol I2(g)完全反应释放出5.5 kJ热量

    A [选项A,H2分子共价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比I2分子共价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多,H2分子比I2分子稳定,A选项错误。选项B,2 mol HI(g)发生反应2HI(g)===H2(g)+I2(g),吸收的热量=2E(H—I)-E(H—H)-E(I—I)=2 mol×299 kJ·mol-1-1 mol×436 kJ·mol-1-1 mol×151 kJ·mol-1=11 kJ。选项C,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D,根据选项B计算可知正确。]

    9.用4 g单质锌与5 mL 2 mol·L-1的稀硫酸作用制备氢气时,下列四种情况下生成氢气速率的大小顺序为(  )

    ①锌粒+稀硫酸  ②锌粉+稀硫酸 ③锌粉+稀硫酸+少量CuSO4粉末 ④锌粒+稀硫酸+少量3 mol·L-1盐酸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C [用4 g单质锌与5 mL 2 mol·L-1的稀硫酸作用制备氢气时,锌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反应速率:②>①;该反应的实质是锌与氢离子反应,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①中氢离子浓度为4 mol·L-1,④中加入少量3 mol·L-1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4 mol·L-1,则反应速率:①>④;③中锌与CuSO4反应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则反应速率:③>②;因此生成氢气速率的大小顺序为③>②>①>④,故选C。]

    10.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O22SO3,若反应物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6 mol·L-1需20 s,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24  mol·L-1需要的反应时间为(  )

    A.等于18 s   B.等于12 s

    C.大于18 s    D.小于18 s

    [答案] C

    11.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电池(600~700 ℃),具有效率高、噪声低、无污染等优点。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只起到导电的作用

    B.负极反应式为H2-2e+CO===CO2+H2O

    C.电子流向:电极a→负载→电极b→熔融碳酸盐→电极a

    D.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消耗3.2 g O2

    B [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H2-2e+CO===CO2+H2O,正极反应式:O2+4e+2CO2===2CO,故熔融碳酸盐不仅起到导电的作用,还参与了电极反应,A项错误,B项正确;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外电路中移动,不会通过熔融碳酸盐,C项错误;根据正极的反应式可知,外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质量为1.6 g,D项错误。]

    12.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和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

    A×100%   B×100%

    C×100%   D×100%

    B [设反应达到平衡时消耗Y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

             X  +  2Y2Z

    起始量/mol    a          b      0

    转化量/mol              x       x

    平衡量/mol  a        bx     x

    依题意可得+(bx)=x,解得x。Y的转化率为×100%=×100%。]

    13.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储存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 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已知键能是指断开1 mol化学键变为气态原子时所放出的能量,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kJ·mol-1)

    941.7

    154.8

    283.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是吸热反应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B [A项,由N2(g)→2N(g)破坏化学键需吸收能量;B项,N(g)+3F(g)→NF3(g)是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C项,ΔH=(941.7+154.8×3-283.0×6)kJ·mol-1=-291.9 kJ·mol-1,反应放热;D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14.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在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

    选项

    金属(粉末状)

    及其物质的量/mol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温度/℃

    A

    Mg 0.1

    6 mol·L-1硝酸 10 mL

    60

    B

    Mg 0.1

    3 mol·L-1盐酸 10 mL

    60

    C

    Fe 0.1

    3 mol·L-1盐酸 10 mL

    60

    D

    Mg 0.1

    3 mol·L-1硫酸 10 mL

    60

    D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所以C项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小。A项,Mg与HNO3反应不会产生氢气,B、D两项中只需比较c(H)的大小即可,HCl为一元强酸,硫酸为二元强酸,故相同浓度的盐酸与硫酸溶液,硫酸溶液中的c(H)大于盐酸中的c(H),D项符合题意。]

    15.如图所示为800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A(g)2B(g)+C(g)

    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

    C.开始时,正、逆反应同时开始

    D.2 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

    C [根据图像,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减小,B、C浓度增大,因此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根据浓度的变化量可以确定反应为2A(g)2B(g)+C(g),A正确;前2 min,v(A)==0.1 mol·L-1·min-1,B正确;开始时加入的物质为A和B,没有C,C错误;根据图像,2 min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3 mol·L-1、0.1 mol·L-1, D正确。]

    16.在2.0 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HCl和0.3 mol O2,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O2(g)2Cl2(g)+2H2O(g),HCl、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v(正)=v(逆)

    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不变

    C.t1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比t2时的大

    D.t3时,容器中c(Cl2)=c(H2O)=0.4 mol·L-1

    C [t2时,反应物的量还在减少,反应还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选项A错误;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选项B错误;反应4HCl(g)+O2(g)2Cl2(g)+2H2O(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恒容容器内压强减小,故t1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比t2时的大,选项C正确;t3时,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减少了0.2 mol,故生成Cl2、H2O的物质的量均为0.4 mol,容器中c(Cl2)=c(H2O)=0.2 mol·L-1,选项D错误。]

    17.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X曲线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75 mol·L-1·min-1

    D.10~12 min,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25mol·L-1·min-1

    B [t1 min时,只是X和Y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根据图像,Y表示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X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011 25 mol·L-1·min-1,根据H2的变化量可计算出10~12 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02 5 mol·L-1·min-1。]

    18.肼(N2H4)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爆炸,但利用其制作的燃料电池是一种理想的电池,具有容量大、能量转化率高、产物无污染等特点,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池工作时,正极附近的pH降低

    B.当消耗1 mol O2时,有2 mol Na由甲槽向乙槽迁移

    C.负极反应为4OH+N2H4-4e===N2↑+4H2O

    D.若去掉阳离子交换膜,电池也能正常工作

    C [碱性环境中,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正极附近的pH增大,故A项错误;消耗1 mol O2时,有4 mol Na由甲槽向乙槽迁移,故B项错误;燃料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即肼在负极发生反应,肼中N的化合价从-2升高到0,碱性电池中,其电极反应式应为N2H4+4OH-4e===N2↑+4H2O,故C项正确;若去掉阳离子交换膜,肼会与水中溶解的氧气直接接触,发生爆炸,无法工作,故D项错误。]

    19.糖生物电池是一种酶催化燃料电池(EFC),它使用便宜的酶代替贵金属催化剂,利用空气氧化糖类产生电流。下列有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

    A.该电池不宜在高温下工作

    B.若该电池为酸性介质,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C.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阳离子向正极迁移

    D.若该电池为碱性介质,以葡萄糖为原料并完全氧化,负极反应式为C6H12O6-24e+6H2O===6CO2↑+24H

    D [因为酶在高温下发生变性,所以该电池不宜在高温下工作,A正确;该电池为酸性介质,正极为氧气得电子结合氢离子生成水,反应为O2+4e+4H===2H2O,B正确;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C正确;该电池为碱性介质,会生成CO和H2O,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0反应Fe+H2SO4===FeSO4+H2↑的能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改铁片为铁粉

    B.改稀硫酸为98%的浓硫酸

    C.升高温度

    D.减小压强

    (3)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铜为________(填“正”或“负”)极。铜片上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该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电路中电子由________(填“正”或“负”,下同)极向________极移动。

    [解析] (1)据能量变化图像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增大固体的表面积或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适当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增大,但98%的浓硫酸能使铁钝化。

    (3)该反应中铁是还原剂,作负极,比铁活动性差的铜应作正极。铜片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电极反应为2H+2e===H2↑,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答案] (1)放热 (2)AC (3)正 产生无色气泡 2H+2e===H2↑ 负 正

    21.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4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表(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100

    240

    464

    576

    620

    ①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_min(填0~1、1~2、2~3、3~4、4~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3~4 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溶液体积不变)。

    (2)另一学生为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反应过快难以测量氢气体积,他事先在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蒸馏水   B.KCl溶液

    C.KNO3溶液   D.CuSO4溶液

    (3)某温度下在4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 min内X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③平衡时,混合气体中X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解析] (1)①在0~1、1~2、2~3、3~4、4~5(min)时间段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分别为100 mL、140 mL、224 mL、112 mL、44 mL,由此可知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为2~3 min;原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②在3~4 min时间段内,n(H2)=0.112 L÷22.4 L·mol-1=0.005 mol,根据2HCl~H2,计算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则v(HCl)=0.01 mol÷0.4 L÷1 min=0.025 mol·(L·min)-1

    (2)A可行:加入蒸馏水,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且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

    B可行:加入KCl溶液,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且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

    C不可行:因酸性溶液中有NO,具有强氧化性,与Zn反应无氢气生成;

    D不可行:加入CuSO4溶液,Zn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反应速度增大,且影响生成氢气的量。

    (3)①由图像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5 min时,Δn(Y)=0.2 mol、Δn(Z)=0.4 mol、Δn(X)=0.6 mol,则Δn(Y)∶Δn(Z)∶Δn(X)=1∶2∶3,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3X(g)+Y(g)2Z(g)。

    ②2 min内X的转化率=×100%=×100%=30%。

    ③X的体积分数=X的物质的量分数=×100%≈23.5%。

    [答案] (1)①2~3 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且盐酸浓度较大,所以反应速率较快 ②0.025 mol·(L·min)-1 (2)CD (3)①3X(g)+Y(g)2Z(g) ②30% ③23.5%

    22.近年来甲醇用途日益广泛,越来越引起商家的关注。工业上甲醇的合成途径多种多样。现在实验室中模拟甲醇合成反应,在2 L密闭容器内,400 ℃时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体系中n(C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5

    n(CO)/mol

    0.020

    0.011

    0.008

    0.007

    0.007

    (1)图甲中表示CH3OH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填序号)。

    图甲

    (2)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及时分离出CH3OH

    (3)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O和H2的浓度保持不变

    b.v(H2)=2v(CO)

    c.CO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d.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e.每生成1 mol CH3OH的同时有2 mol H—H断裂

    (4)CH3OH与O2的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图中CH3OH从________(填“A”或“B”)处通入,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3 s后反应达到平衡,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020 mol-0.007 mol=0.013 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平衡时CH3OH的物质的量为0.013 mol,浓度为0.006 5 mol·L-1,b符合。

    (2)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及时分离出CH3OH,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3)CO和H2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未指明正、逆反应速率,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故b错误;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建立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的分数在不断改变,当CO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混合物质量始终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每生成1 mol CH3OH的同时有2 mol H—H键断裂均表示正反应速率,所以不能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e错误。

    (4)电子由a极流向b极,说明a为负极,b为正极,CH3OH与O2的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CH3OH从A处通入,B处通入氧气,b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氧气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答案] (1)b (2)d (3)ac (4)A O2+4e+2H2O===4OH

    23.已知Fe3+具有氧化性,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二者可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如下实验对此反应进行探究。

    (1)写出Fe3+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

    (已知CCl4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I2极易溶于CCl4,此实验中的其他物质不溶于CCl4)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5 mL 0.1 mol·L-1KI溶液,加入0.1 mol·L-1FeCl3溶液5~6滴,继续加2 mL CCl4;充分振荡

    溶液分层,下层呈________色

     

    ②取上层清液,加入2滴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思考] 由反应方程式知,上述实验①中KI过量很多,如何解释实验②中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根据[实验一]对Fe3+和I反应探究的结论,设计如图所示装置。

    ①反应开始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该装置中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开始时,石墨(a)作________极,石墨(b)上发生________反应。

    ③反应开始时,电子沿导线移动方向为________(填“a→b”或“b→a”)。

    ④反应开始时,石墨(a)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电流表读数为0,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写出:2Fe3++2I===2Fe2++I2。(2)根据信息,溶液分层,I2易溶于CCl4,则下层呈紫红色,说明Fe3+与I发生了反应,生成I2。取上层清液加入2滴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有Fe3+剩余。根据离子方程式及反应物用量知,I过量很多时,Fe3+剩余,说明Fe3+与I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有限度,属于可逆反应。(3)Fe3+与I的反应是自发的、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此实验装置是原电池。石墨(a)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发生还原反应;石墨(b)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I-2e===I2,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负极石墨(b)→正极石墨(a)。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电流表读数为0,证明此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 (1)2Fe3++2I===2Fe2++I2 (2)[实验一]①紫红 有I2生成 ②有Fe3+剩余 [思考]Fe3+和I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有限度,属于可逆反应 (3)[实验二]①化学能→电能  ②正 氧化 ③b→a ④Fe3++e===Fe2+ ⑤此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测评含解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