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测试题
展开1. 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A. 物体反射的光线→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
B. 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C. 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玻璃体
D. 物体反射的光线→瞳孔→玻璃体→角膜→晶状体→视网膜
【答案】B
【解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迟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B符合题意。
2. 当你注视同学时,看到同学眼球的白色部分是( )
A. 角膜 B. 巩膜 C. 虹膜 D. 晶状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说人眼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虹膜。巩膜的特点是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人眼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
3. 听觉形成正常途径是( )
A.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中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
B. 声波—鼓室—内耳中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
C. 声波—鼓膜—听小骨—大脑的一定区域
D. 声波—鼓室—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
【答案】A
【解析】耳的结构如下图: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4. 下列与维持身体的平衡有关的结构是( )
A. 半规管和耳蜗B. 前庭和半规管C. 鼓膜和听小骨D. 前庭和耳蜗
【答案】B
【解析】人体之所以能感知头部在空中的位置及其运动状态,是因为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还是维持身体平衡的最主要的器官。
5. 正常人能够看清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的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 B.角膜的曲度可以调节
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答案】C
【解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6. 若远处的物体经过眼睛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在大脑形成模糊不淸的视觉,这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造成的呢?应该如何矫正?( )
A. 近视眼、戴凹透镜B. 近视眼、戴凸透镜
C. 远视眼、戴凹透镜D. 远视眼、戴凸透镜
【答案】D
【解析】近视眼形成的物像在视网膜前方,远视眼形成的物像是视网膜后方,因此,若远处的物体经过眼睛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在大脑形成模糊不淸的视觉,这是远视眼造成的,应该佩戴凸透镜矫正,D正确。
7. 日常生活中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口堵耳,其目的是为了保护
A.耳蜗 B.鼓膜 C.听小骨 D.半规管
【答案】B
【解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
8. 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今年我国爱眼日的活动主题为“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以下说法中,不利于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A. 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B. 看书时间长了,抬眼向远处眺望
C. 发现视力下降,立即配戴近视眼镜 D. 持续使用电脑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答案】C
【解析】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看书时间长了,抬眼向远处眺望和持续使用电脑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都可以预防近视,ABD正确;发现视力下降,应注意用眼卫生,合理安排,不要立即配戴近视镜,C错误。
二、非选择题
9. 下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外膜由[ ]________、[ ]________组成,中膜由[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组成,内膜即[ ]________。
(2)外界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的折光系统[ ]________、房水、[ ]________、[ ]________,到达[ ]________,形成物像。
【答案】(1). 1角膜 (2). 6巩膜 (3). 4虹膜 (4). 5睫状体 (5). 7脉络膜 (6). 8视网膜 (7). 1角膜 (8). 2 晶状体 (9). 9玻璃体 (10). 8视网膜
【解析】(1)外膜由1角膜、6巩膜组成,中膜由4虹膜、5睫状体和7脉络膜组成,内膜即8视网膜。
(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视觉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外界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的折光系统1角膜、房水、2 晶状体、9玻璃体,到达8视网膜,形成物像。
10. 下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百米比赛时,听到发令枪响,运动员快速向终点奔去,该项运动是在 的调节下完成的,感受器是[ ] 。
(2)飞机降落时,要求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 ] 张开,保持[ ] 两侧的气压平衡。
【答案】(1)神经系统 5耳蜗 (2)6咽鼓管 8鼓膜
【解析】(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靠神经调节,其次是体液调节。百米赛跑是在 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⑧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⑦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④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①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感受器是⑤耳蜗。
(2)中耳与咽相连的结构是⑥咽鼓管,当吞咽食物和咀嚼食物时管口开放,空气由此进入鼓室,所以它有调节鼓室内气压,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从而维护正常听力的作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537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时练习</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精品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