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沪教版(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7462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沪教版(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7462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沪教版(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7462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的认识随堂练习题
展开1.下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 )千米。
A. 5 B. 2.5 C. 10
2.以( )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A. 折线 B. 曲线 C. 直线
3.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 )。
A. B.
C. D.
4.某天散步时,爷爷先走了一会儿,到了公园休息了一下,然后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路就转身走回家了。下面各图中,正确表示爷爷出去散步时的情景的是( )。
A. B. C.
5.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选哪种统计图?( )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6.下列统计图中的( ),能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A. B.
C. D.
二、判断题
7.所有的统计数据,都要用折线统计图。
8.既要表示各个项目数量的多少,又要表示数量变化的趋势,就制一幅折线统计图.
9.折线统计图更容易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10.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三、填空题
11.商城要统计上一季度的营业额,则要选择________折线图
1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数量的________。
13.折线统计图是用________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________,然后把________依次连接起来。
14.用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更形象具体,使人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________、________。
15.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________情况。
四、解答题
16.下面是1990~1996年江苏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情况统计图.
(1)根据图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1994年江苏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大约是1991年的多少倍.
(3)从上面的图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17.昨天下午,李明同学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姥姥家去玩,请根据下面折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明在姥姥家玩了多少时间?
(2)如果李明从出发起一直骑自行车走不休息,下午几时几分可到达姥姥家?
(3)求出返回时李明骑自行车的速度?
五、综合题
18.看图回答
(1)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人口增长最快,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人口减少最多.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人口逐年增长.
(2)从统计图中,我还知道了:________.
19.如图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
(1)斑马的奔跑路程和奔跑时间成________比例.
(2)长颈鹿18分钟跑了________千米.
六、应用题
20.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地出发去距A地100千米的B地,甲与丙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乘车行进,而乙却以5千米/时的速度步行,过了2.5小时,丙下车改以10千米/时的速度步行,而甲驾车以原速折回,将乙载上而前往B地,这样甲、乙、丙三人到达B地.
(1)乙、丙在出发后多少小时到达B地?
(2)求乙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3)根据题意,结合图中甲的图像,在同一方格纸中画出乙、丙的图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最远的距离是5千米,然后从5千米的地方回到0的位置,所以5千米是最远的
【分析】在路程时间图中,路程表示的是走过的路,若是回到0的位置说明是返程
2.【答案】 A
【解析】【解答】折线
【分析】考察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表示停车的时间是1小时,此选项不正确;
B、根据图意判断,这个图形正确;
C、出发时间不是0,此选项错误;
D、出发0.5小时的路程是2千米,此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距离,出发点是0.折线上升表示车辆行走,折线水平表示停止,根据题意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因B选项途中没有休息与描述不符,C选项在返回的途中休息也与描述不符,故选A。
故答案为:A。
【分析】理解此题的关键抓住爷爷在往前散步的途中路过公园,并且休息了一下的情节,据此可求解。
5.【答案】 B
【解析】【解答】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符合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故选:B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6.【答案】 C
【解析】【解答】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慢慢降低,降到0度后,温度不变,
所以能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的是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慢慢降低,降到0度后,温度不变;由此选择即可。
故选:C
二、判断题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实用于分析数据变化情况的时候【分析】对于数据分析的要求不同所用的折线图也不同
8.【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既要表示各个项目数量的多少,又要表示数量的变化的趋势,就制一幅折线统计图.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由此判断即可.
9.【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更容易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即可做出判断。
三、填空题
11.【答案】单式
【解析】【解答】因为要统计的是上一季度的营业额,所以没有对比的对象,选择单式折线统计图
【分析】考察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选取
12.【答案】增减情况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
故答案为:增减情况.【分析】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 , 叫作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13.【答案】点;标出对应的点;点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是用点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标出对应的点 )然后把点用线段连起来。
【分析】据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填空即可。
14.【答案】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解析】【解答】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分析】据统计图的种类,目前所学过的统计图只有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两种。
15.【答案】变化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分析】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四、解答题
16.【答案】(1)解:
(2)解:1832÷921≈2
(3)解:1990~1996年江苏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从1993年到1996年增长的很快.
【解析】【分析】对于1题,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上对应的数据即可解答;对于2题,用1994年人均年纯收入除以1991年人均纯收入即可解答;对于3题,根据折线变化趋势可以得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情况.
17.【答案】(1)解:李明在姥姥家玩了30分钟
(2)解:李明到达姥姥家用的时间为:60分钟﹣20分钟=40分钟,
到达的时间为下午1时40分,
答:李明如果从出发起一直骑自行车不休息,下午1时40分可到达姥姥家
(3)解:30分钟=0.5小时
6÷0.5=12(千米)
答:李明返回时的速度为每小时12千米.
【解析】【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李明是下午2时到的姥姥家,2时30分返回的,在姥姥家玩了30分钟;(2)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从下午1时出发,下午2时到达,中间休息了20分,如果不休息,只需要1时-20分,据此计算;(3)观察统计图可知,返回的时间是30分钟,路程是6千米,用路程÷时间=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五、综合题
18.【答案】(1)1999;2000;2000;2001;2001;2004
(2)知道相邻年份之间增减人数是多少.
【解析】【解答】解:1.从1999年到2000年人口增长最快,从2000年到20001年人口减少最多,从2001年到2004年人口逐年增长.
2.知道相邻年份之间增减人数是多少.
【分析】对于1题,观察统计图即可直观得出答案;对于2题,知道相邻年份之间增减人数是多少.
19.【答案】 (1)正
(2)14.4
【解析】【解答】(1)根据图象可知,长颈鹿奔跑的速度是一定的,即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2)4÷5×18
=0.8×18
=14.4(千米)
答:长颈鹿18分钟跑了14.4千米.
故答案为:正;14.4。
【分析】(1)斑马奔跑的速度是一定的,即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2)依据图象可知,长颈鹿5分钟跑了4千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再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据此解答。
六、应用题
20.【答案】(1)8小时,7.5小时
(2)12.5千米/时
(3)
【解析】在明确乙、丙步行时间、距离应相同的基础上通过画图求出它们之间的行路程的数量关系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由题意知,丙:前2.5小时,丙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乘车行进,共前进了50千米,还有50千米,丙以10千米/时的速度步行,用了5小时,共7.5小时。
乙:以5千米/时的速度步行了2.5小时,共12.5千米,甲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乘车行进2.5小时,前进了50千米,此时距离乙37.5千米,然后开车接乙,37.5÷(5+20)=1.5小时,此时乙又走了1.5×5=7.5千米,还剩下100-12.5-7.5=80千米,乙用20千米/小时前进,用了4小时。共用了8小时。
(2)100÷8=12.5千米/小时
(3)按照(1)中所诉作图。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五、整理与提高解决问题(2)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五、整理与提高解决问题(2)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一、 复习与提高看谁算得巧习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一、 复习与提高看谁算得巧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垂直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垂直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