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学案
展开1.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依据是研究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2.纵波传播的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遇到液体和气体会消失,速度为0。
3.地震波速度发生变化,意味着地下物质的组成或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据此可知地下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界面: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的莫霍界面和地下约2 900千米处的古登堡界面。
4.根据两个不连续界面可以把地球内部分成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分为内核与外核。
5.岩石圈范围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6.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板块的运动与软流层有关。
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局部)”,回答1~3题。
1.圈层①最大厚度位于( )
A.青藏高原 B.大西洋中脊
C.安第斯山 D.阿尔卑斯山
2.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增加的不连续面位于( )
A.构造①②之间
B.构造②与软流层之间
C.构造③④之间
D.构造③与软流层之间
3.岩石圈的范围是( )
A.①全部 B.①②和软流层
C.①和② D.①②③和软流层
答案 1.A 2.A 3.C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①为地壳,地壳的厚度陆地比海洋厚,陆地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青藏高原海拔高,所以地壳最厚,故A正确。第2题,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为莫霍界面。地震波经过时,横波和纵波波速都突然增加,故A正确。 第3题,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全部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C正确。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层在大洋地壳中常常缺失
B.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层和②层
C.②为软流层
D.岩石圈的范围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5.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答案 4.A 5.C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①层没有延伸到大洋地壳,说明在大洋地壳中常常缺失,A对。地壳的范围包括①层和②层,B错。②为硅镁层,是地壳的下层部分,C错。岩石圈的范围是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D错。第5题,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一直到古登堡界面都在不断增加,当经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所以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故选C。
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以及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完成6~7题。
6.通常认为岩浆来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7.甲圈层,随深度增加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
A.横波减小,纵波增加
B.横波增加,纵波减小
C.横波增加,纵波增加
D.横波减小,纵波减小
答案 6.A 7.C
解析 第6题,通常认为岩浆来源于软流层,它存在于上地幔,A正确。第7题,读图可知,在图示甲圈层中横波和纵波速度都随深度增加而增加,C正确。
读 “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8~10题。
8.该地震波应是( )
A.无法判断 B.纵横波
C.纵波 D.横波
9.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
A.17千米处 B.5千米处
C.2 900千米处 D.33千米处
10.该地地形最有可能是( )
A.海岸山脉 B.内陆高原
C.海洋 D.平原
答案 8.D 9.B 10.C
解析 第8题,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6 km/s 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第9题,此波速度在5千米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处。第10题,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深处,说明地壳很薄,可能位于海洋。
下图示意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据此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12.上图中的X处即为( )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处 D.内地核与外地核交界
答案 11.B 12.B
解析 第11题,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及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地核,③为内地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降低;乙波为横波,可在地幔中通过。第12题,X处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圈层结构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 )
A.软流层 B.地核 C.岩石圈 D.地幔
14.对各圈层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位于地壳内部
B.地核位于莫霍面以上
C.软流层位于岩石圈内部
D.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
答案 13.C 14.D
1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B是________,A+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是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
(3)地震波在向下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上地幔 (2)莫霍界面 G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解析 (1)A和B厚度不均,是地壳的特征;A+B+C即软流层以上包含地壳的部分,属于岩石圈;D与岩石圈紧邻且位于上地幔,是软流层;C+D+E范围延伸至地下900千米处,是上地幔。(2)结合上题可知,F为地壳、地幔的界限,是莫霍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图中显示是G。(3)F是莫霍界面,地震波在向下经过F时速度发生变化,无论横波还是纵波,波速都明显增加。(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A是大陆地壳,拥有硅铝层、硅镁层,B是大洋地壳,拥有硅镁层,大多数区域硅铝层很薄或缺失,导致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16.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请在图中用阴影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答案 (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3)过A点作地核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下图: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实训,活动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