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认识“猴、结”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空”的音;会写“块、非”等 7 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摘、捧、抱”等动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 又×” 式词语。
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 哪里),看见( 什么 ),就 ( 怎么做 )”这个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重点
能推断“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
积累生字词,把握课文的主要情节。理解课文阐述的主要道理。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认识“猴、结”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音;会写“块、非”等 7 个生字。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掰、扛、摘、捧、抱”等动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了解并积累“又× 又 ×”式词语。(重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大家都认识猴子吧?在你们的印象中,猴子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二
初读课文
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 ( 教师画出路线图。) 指学生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排列图片。
(1)教师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先后顺序放进路线图里。( 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师生交流订正。
练说量词。
排列图片后,看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块 ) 玉米地,再走到一 (棵 )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 片 )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 ♘ ) 小兔子。
(2)量词训练。
①教学:块。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量词“块”。如:“一块糖”“一块饼干”“一块黑板”“一块玻璃”。有平面的东西一般可以用“块”充当量词。指导书写:一看,二写,三对照,明确左小右大。
②教学:棵。除了树,“棵”还能和什么事物搭配?“一棵向日葵”“一棵小树苗”“一棵瓜秧”……细而长、有生命、能向上长的东西一般用“棵”充当量词。
三
识记生字
学习“会认字”。
知道了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然后又来到“西瓜地”,最后看见“小兔子”跑进树林里,看看课文中有哪些需要我们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教师出示字卡, 集体学习生字。
猴(hóu)结(jiē)掰(bāi)扛(káng)满(mǎn)扔(rēng) 摘(zhāi)捧(pěng)瓜(guā)抱(bà)蹦(bèng)追(zhuī)
(1)学习“猴”:“猴”是反犬旁的字,右半部分是“侯”。
课件出示“结玉米”“开花结果”“领结”“中国结”“张灯结彩”等词语,引导学生读准“结”的音,明白“结”是个多音字。
学习“掰”: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叫“掰”。( 动作演示 )
学习“扛”:用肩膀承担物体叫“扛”。( 动作演示 )
(5)学习“满”:左右结构;右边笔画较多,注意写得紧凑些。
学习“捧”和“抱”:用双手托叫“捧”;( 动作演示 ) 张开双臂拥入怀中为“抱”。( 对比做动作 )
学习扔:东西不要了,把它丢掉叫“扔”。( 动作演示 )
(8)“扛、捧、扔、摘、抱”都与手或手臂的动作有关,都是提手旁。
(9)学习追:出示小猴子追兔子的图片,用“追”字说话。
(10)学习蹦:左右结构;编字歌:“山”下有个小“朋”友正在踢“足”球,就是“蹦”字。
学习会写字。
出示课件:块 非 常 往 瓜 进 空
(1)教师引学:观察写字表中的汉字,你最喜欢哪个字?说说这个字应怎么写。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指导。“块”前面已学习。
①“瓜”:注意第三笔是竖提,第四笔是点,一起描一描,写一写。
②“常”: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描字,再写字。
③“空”; 多音字,一声“天空”,四声“填空”;先书写部首“穴”,再写“工”。
④“非”: 把握两竖,一短一长;明确笔顺,口诀记忆“竖、三横、竖、三横”。
⑤“往”: 扩词:来往、往东、往事、南来北往。
⑥“进”: 先写“井”后写部首“辶”。
四
巩固生字
字卡巩固生字。
(1)同桌游戏,互考字卡上的字并组词。
(2)全班玩开火车游戏,巩固生字。教师口令:火车火车哪里开?学生对口令:火车火车这里开!
用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1)小组推荐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价,评选“最佳代表”,奖励小红旗。
(2)指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朗读课文。
五
积累词语
自由读课文,找出“又 × 又 ×”式词语。(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
你也能用“又 × 又 ×”式词语来说话吗? (太阳又大又红。)
拓展运用。
小猴子一路走来,碰见的玉米、桃子、西瓜都是好东西,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就那么吸引小猴子了!要是小猴子闻一闻、尝一尝的话,还会体验到怎样的好味道?请你像课文中那样, 用“又× 又 ×”式词语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
(又香又甜、又甜又脆、又甜又沙。)
(提示: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 × 又 ×”式词语来说的。)
六
课后作业
选字填空。
爪瓜
(1)小猴子抱着一个西( 瓜 )。(2)小猫用( 爪 )子画梅花。
往住
(3)小兔子( 往 )家走。(4)小燕子( 住 )在我家房檐(yán)下。
读一读, 选一选。
①掰玉米②抱着西瓜③摘桃子
小猴子②回家。
小丽在树上③。
小猴子在玉米地里①。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 哪里 ),看见 ( 什么),就 ( 怎么做 )” 这个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 重点 )
能推断“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 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拼字游戏:给提手旁找朋友。
学生活动:边贴词卡,边讲故事。
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小猴子最后空着手回家去。
二
品读释疑
( 一 ) 学习第 1 自然段。
观察第一幅插图,自由读第 1 自然段。
思考:小猴子下山后,走到了哪里?做了什么?
预设:他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掰”和“扛” 是描写小猴子的动作的词,“扛”表现了玉米的个头大。
朗读指导:“又大又多”重读,突出玉米的特点。“非常”重读,突出小猴子高兴的心情。
( 二) 学习第2至4 自然段。
观察第二、三、四幅插图,从文中找出几个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
预设:扔、摘、捧、抱、追等。
走过玉米地,小猴子看到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预设:小猴子看到了一棵桃树,桃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他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又大又红” 写出了桃子不仅大而且红的特点,“扔、摘”是描写小猴子的动作的词。小猴子见到桃子就扔掉玉米,这表现了他做事不专一的特点。
朗读指导:“满树”重读,读出桃子的“多”;“又大又红”重读,读出桃子的惹人喜爱。
小猴子捧着桃子又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预设:他走到一片西瓜地,看到西瓜又大又圆。他扔了桃子去摘西瓜。“满地” 是说西瓜结得多;“又大又圆” 写出了西瓜的惹人喜爱。“扔、摘”表现了小猴子做事不专一的特点。
朗读指导:“满地”重读,读出西瓜的“多”;“又大又圆”重读,读出西瓜的惹人喜爱。4.抱着西瓜的小猴子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他看到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他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抱” 写出了西瓜个头大的特点。“蹦蹦跳跳”写出了小兔子可爱的样子。 “扔”和“追”表现了小猴子做事不专一的特点。
朗读指导:读“走着走着”时语速稍慢,读出小猴子边走边玩;“蹦蹦跳跳”“真”重读, 读出小兔子的惹人喜爱。
( 三 ) 学习第 5 自然段。
观察第 5 幅图,说说小猴子最后怎样了。
预设:他最后一无所得,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只好”写出了小猴子的无奈,没有办法。朗读指导:“只好”稍微读慢点,读出小猴子失落、后悔的心情。
三
课文主旨
本文写的是小猴子下山看见许多好东西,他扔了这个要那个,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个故事 教育我们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三心二意,将一无所得。
四
课后作业
你在生活中或学习中有没有和小猴子相似的经历?说一说学习了本文后你打算怎么做。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课的教学,以识字与写字教学为重点,依托童话故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 行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基本能力的提高。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将学生带 到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教学时教师将学生引入情境,使其把握顺序,紧紧抓住本文的关键
词句,在随文识字的同时,理清文章的脉络。
不足之处:本课的教学中,理解动词的含义和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是重点。教师应在 圈画动词、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一读,演一演,在表演中理解词义,引导学生看着图画 选几个动词练习说话。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根据已有信息推断小猴子空手而归原因。
板书
玉米地 玉米又大又多 掰玉米
小猴子下山
桃树下 桃子又大又红 扔玉米——摘桃子
瓜地里 西瓜又大又圆 扔桃子——摘西瓜
往回走 小兔子蹦蹦跳跳 扔西瓜——追小兔子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复习巩固,生字书写指导,感悟道理并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8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