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时间的脚印教学ppt课件
展开1.把握事理,理清结构,梳理说明顺序。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生动写法,赏析写作特色。3.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思考探究的习惯。
岩石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同学们或许不知道,岩石就像是原始的“钟表”,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无声地讲述着自然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这样的“石头记”,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书,可以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为人类造福。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1929年出生于四川安岳县。1948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49年开始在业余时间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于《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
高士其(1905-1988),原名高仕,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硕士、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科普作家陶世龙参加工作后长期与地质学科打交道,在国家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他致力于科普写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多。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踪迹 腐蚀 浑浊 山麓 帷幕 刨刮 沟壑 楔形 沙砾
龟裂 海枯石烂
1.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给正文部分的段落标上序号,重点关注这些单句成段的句子,把握文章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便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第18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出后文对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的介绍。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
第一部分(第1~4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二部分(第5~29段):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第二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5~21段):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第22~29段):岩石保存了许多历史的痕迹。第三部分(第30~31段):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结合对上述单句成段句子的综合分析,可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1.课文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诗?
高士其的诗中把时间拟人化,照应本文主题;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的生活实际,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主旨?为什么?
没有偏离主旨。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岩石记录下来的。岩石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时间的记录中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先写“铜壶滴漏”的计时原理,引出下文对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介绍,便于读者理解。
3.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地质、气候、生物等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地质、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当时的地质、气候、生物等状况。
4.“寻找时间的脚印”的意义是什么?(用课文原句作答)
“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5.本文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有何好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先列举现象,时间在向前走,铜壶、岩石可以记录时间;然后,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最后,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运用这种说明顺序,合乎人们的认知规律;便于人们读懂文章,了解作者所讲的科学道理。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同时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作者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解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并说明地球上还有更丰富的记录,号召读者去探求更多未知的世界。
尽管这篇课文篇幅很长,内容有点深奥,可我们学习起来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反而会感到生动有趣。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就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具体说明分析。
1.作者在说明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下面语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打比方,把刮风沙的状态比作砂轮的转动,生动形象地说明风沙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举例子,列举建筑兰新铁路时几分钟就炸掉一个山头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人类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品味下面的语句,回答问题。“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中,“大约”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
2.一篇有艺术性的说明文,除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外,还会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本文语言十分具有艺术特色,请结合课文实例进行分析。
文章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例如:第9段中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第15段中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第16段中说“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第19段中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新生的过程。
谈谈学习这篇文章获得的启示。
大自然一切现象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在平时要养成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探索精神,更好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
说明文语言既可以是通俗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这要根据说明内容和阅读对象来定。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把岩石拟人化,既说明了科学知识,又给人一种亲切感。
1.课外阅读陶世龙的《揭开大地的秘密》,深入了解科普文的特点。2.运用逻辑顺序,写一篇说明文介绍一种自然现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200字左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1课核舟记--八下3单元共2课时pptx、11核舟记docx、11核舟记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回延安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回延安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课回延安--八下第一单元共2课时pptx、2回延安docx、02回延安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3课安塞腰鼓--八下第一单元共2课时pptx、3安塞腰鼓docx、03安塞腰鼓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