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473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473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473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地理新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全套试卷课时训练
第一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6页。
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 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图中外面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a到b方向是:向西南B.从c到d方向是:先向东北后向西南C.从a到b的方向同从c到d的方向相同D.从a到b的方向同从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架飞机从北半球东经20°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始终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时)。据此回答下面两题。2.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3.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是 ( )A.赤道 B.极点 C.北纬30° D.北纬60° 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水平运动时才产生,它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下图表示四条不同的河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4.如果在图中的a、b、c、d四河中顺流放木排,假设水文、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木排向河流右岸偏移最严重的河流是 ( )A.a河流 B.b河流C.c河流 D.d河流5.在b河流中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 ( )A.靠近河流中心 B.河流最深处C.靠向逆水的右岸 D.靠向顺水的右岸 2019年12月19日,持续的冷空气终于驱散了笼罩在成都(31°N,114°E)上空的阴霾,清晨8:08,玫瑰色的太阳悬挂于蜀都大道的正上方,呈现出道路尽头的“悬日”美景。下图示意成都蜀都大道的“悬日”。据此完成下面三题。6.成都蜀都大道的基本走向是 ( )A.东—西 B.南—北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7.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在蜀都大道能够看到两次“悬日”的日期是下列的 ( )A.3月19日 B.6月19日C.9月19日 D.12月19日8.成都蜀都大道“悬日”持续时间约为15分钟,期间 ( )A.地球沿黄道向东移动大约4°B.太阳直射点向东移动大约4°C.地球向东自转大约4°D.太阳高度下降大约4° 读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9.图中有且只有一地位于北半球,该地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0.图中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C.甲>丙>丁>乙 D.甲>丁>丙>乙 下图示意某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甲地位于30°N。读图,回答下面三题。11.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为 ( )A.0° B.10°S C.10°N D.20°N12.乙地纬度为 ( )A.20°S B.20°N C.40°S D.40°N13.若未来一周内,R点高度逐渐降低,则 ( )A.S点高度降低 B.Q点向右移动C.T点向左移动 D.Q、T间距增大 图中弧MON表示晨昏线(O为其中间点),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C.为晨线D.为晨线15.此时 ( )A.北半球为夏至日B.北半球昼短夜长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年内最大值D.珠海日出东北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16.下面两图中,左图是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右图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当地球运动到左图中A、B、C、D位置时,我国的节气分别是 、 、 、 。(4分) (2)地球从A位置公转到C位置的天数是186天,从C位置公转到A位置的天数是179天,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左图中地球从A位置公转到B位置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右图的移动过程是 ;此期间海口市(20°N,110°E)白昼长短的变化是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 。(5分) 17.下图为某年5月某日地球晨昏线(虚线)分布,其中P点为晨昏线与80°纬线的切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说出此时图中甲、乙两地同时日出还是同时日落,并指出东半球上处于新的一天的范围。(3分) (2)指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并说出该点位于甲地的什么方向。(4分) (3)简述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和昼夜分布状况。(6分) (4)试描述北京今后3个月内的昼夜状况及变化趋势。(5分) 18.下图中纵横相交的线分别为经线和纬线,两斜交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图中各点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的两组分别是 、 。(2分) (2)若A地为黑夜,则该图反映的是 (节气)的日照状况,且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 (经纬度坐标),北京时间是 (不需填日期)。(3分) (3)若B地为黑夜,则图中各点中地方时为6点的是 。请用斜线在图中画出极夜范围。(4分) (4)某飞机从C地飞往D地,途中飞机上的乘客发现太阳始终处在地平线上不升也不落,则整个飞行历时 小时。(2分) 19.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武汉市(30°N,114°E)青山花园小区是一处集欧美建筑精华于一体的住宅小区,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已知tan36.5°≈0.74) 材料二 图甲为青山花园小区分布平面图,图乙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绘制的某日内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图甲图乙(1)图乙中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落时段的是 ,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 。(2分) (2)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据。(4分) (3)为保证武汉市住宅一年内均可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间距与广州市相比有何差异?对你的结论给出合理解释。(3分) (4)若武汉市青山花园小区开发商败诉,在满足住户们要求的情况下,能将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可行性做法有哪些?(4分)
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C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可判断这是南极上空的地球自转俯视图。从a到b运动东西方向上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南北方向上先靠近南极点后远离南极点,可知其运动方向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同理从c到d的运动方向也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故C项正确。2.B 据材料可知,飞行员看到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天空,说明飞机的飞行方向与太阳的视运动方向相同,与太阳同步,即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飞机为自东向西运动,B正确。3.D 据上题分析可知,飞机和太阳同步,又由于飞机在低空飞行,故可以认为飞机的飞行速度就是地球在该纬度上的自转线速度。由材料可知,飞机的飞行速度是837千米/时,大约是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一半,而60°纬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一半,所以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是北纬60°,D正确。4.A 根据影响地转偏向力的因素分析可知,相同水平运动速度下,物体所在纬度越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越大。图中d河流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木排会向左偏移,小部分位于北半球,但靠近赤道,地转偏向力最小,排除D项。a、b、c三条河流都位于北半球,木排会向右岸偏移;a河流所在纬度最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最大,木排向河流右岸偏移最严重,A项正确。5.C 图中b河流为我国的长江,自西向东流,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水流方向的右岸水流速度较快,左岸水流速度较慢。所以在b河流中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水流较慢的一侧——顺水方向的左岸,即逆水方向的右岸,故C项正确。6.D 12月19日成都正值冬季,太阳从东南升起,在西南落下,清晨能够看到太阳悬挂于蜀都大道的正上方,说明该街道为西北—东南走向,D正确。7.B 3月19日和9月19日,成都太阳基本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A、C错误。若天气晴朗,12月19日在蜀都大道能够看到“悬日”现象,但仅有一次;6月19日,成都太阳从东北升起,在西北落下,太阳视运动轨迹经东南天空和西北天空,故而在蜀都大道能够看到两次“悬日”,B正确。8.C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大约每日前进1°,A错误;太阳直射点一天之内为自东向西移动,B错误;除南北两极点外,地表各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即每15分钟约4°,C正确;清晨太阳高度会不断升高,D错误。9.B 图中四地只有甲地昼夜等长,因此该日非二分日,甲地位于赤道上;乙地出现极昼,丙、丁两地昼短夜长,因此丙、丁两地位于同一半球,乙地位于另一半球。题干提示只有一地位于北半球,故只可能是乙地位于北半球,B正确。10.C 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甲地位于赤道上,线速度最大;丙地白昼和12小时相差较小,纬度较低,线速度次之;丁地白昼和12小时有一定差距,线速度排在第三位;乙地出现极昼,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11.C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甲地位于30°N,正午太阳高度为70°,且昼长大于12小时,故该日甲地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北半球,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90°-(30°-X)=70°(X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值),据此推知X=10°,故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为10°N。12.A 读图可知,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且昼长小于12小时,该日乙地应处于冬半年,结合上题结论此时太阳直射10°N,可推出乙地应位于南半球,则乙地正午太阳高度=90°-(乙地纬度值+10°)=60°,据此计算得出乙地纬度为20°S,选A。13.D 若未来一周内R点高度逐渐降低,则说明太阳直射点从10°N向南移动,则甲地的昼长会变短,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会增大,且乙地昼长会变长。故S点高度增高;Q点向左移动、T点向右移动;Q、T间距增大,据此分析选D。14.D 材料表明,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说明P、Q所在经线中有一条为180°经线,另一条为0时经线,由于0时经线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它所在的经线与晨昏线垂直,所以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因此图中晨昏线的右侧为黑夜,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由自转方向可判断,该极点为南极点,故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A选项错误;由于P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Q点在其西边120°,以此推算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6时,B选项错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可以判断,为昏线,为晨线,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15.D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图为南极俯视图,因不知极夜的范围是否扩大到南极圈,故无法判定A选项是否正确;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B选项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较小值,C选项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珠海日出东北,D选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6.答案 (1)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2)地球从A位置公转到C位置时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地球从C位置公转到A位置时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3)d 变长 先变大后变小解析 (1)依据左图中地轴的倾斜方向可知,B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夏至,D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冬至。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可推知A为春分、C为秋分。(2)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从A位置公转到C位置,时间为从3月21日前后到9月23日前后,地球经过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从C位置公转到A位置,时间为从9月23日前后到次年3月21日前后,地球经过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因此地球从A位置公转到C位置的天数和从C位置公转到A位置的天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速度不同。(3)左图中地球从A位置公转到B位置,时间为从3月21日前后到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运动,即右图中的d,此期间海口市白昼变长,由于太阳直射点会由南向北越过海口市,故其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17.答案 (1)两地同时日落。新的一天范围为自60°E向东至160°E。(2)地理坐标:(120°W,10°N)。该点在甲地西南方。(3)分布规律:10°N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正午太阳高度自10°N向南北两侧递减。分布状况: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8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南昼越短,8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4)昼夜状况:始终为昼长夜短。变化趋势:夏至日前,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日后,昼渐短,夜渐长。解析 (1)5月北半球是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根据图中晨昏线倾斜方向可知,图示虚线为昏线,甲、乙两地同时日落。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18时,读图可知,该点经度为30°W,据此可计算出时刻为0时的经线是60°E,自60°E向东至180°是新的一天的范围。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到160°E,则东半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为自60°E向东至160°E。(2)由P点为晨昏线与80°纬线的切点,可知8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纬度值与该切点纬度值互余,故太阳直射纬度是10°N;时间为正午12时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经线,计算可知其经度是120°W,故太阳直射点坐标是(120°W,10°N),位于甲地的西南方向。(3)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1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自10°N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是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8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南昼越短,8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4)今后3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且始终在北半球。北京的昼夜状况始终为昼长夜短;夏至日前,太阳直射点北移,北京的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京昼渐短,夜渐长。18.答案 (1)C与D A与B(2)冬至 (23.5°S,0°) 20:00(3)D 南极圈到南极点出现极夜,如下图(斜线部分): (4)6解析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均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值相同的地区线速度相同,C与D位于同一纬线上,A与B纬度值相同,这两组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均相同。(2)若A地为黑夜,则该图中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为冬至节气,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示180°经线是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即午夜0:00所在经线,则0°经线是正午时刻,故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0°,23.5°S);北京时间是120°E地方时,此时是20:00。(3)若B地为黑夜,则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南极圈到南极点出现极夜;D地所在斜线是晨线,D地又在赤道上,故其地方时是6:00。 (4)C、D两地都在赤道上且经度相差90度,时差是6小时;某飞机从C地飞往D地,途中飞机上的乘客发现太阳始终处在地平线上不升也不落,说明飞机飞行速度与太阳在天空的视运动速度,即地球自转角速度一致,故从C地到D地用的时间也是6小时。19.答案 (1)G 小(2)小区位于30°N,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36.5°,正午时前楼的影长约为27.027米,远大于楼间距20米。(3)楼间距应比广州大。原因:武汉市纬度比广州市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市小,同样高度的楼房影子比广州市长。(4)降低前楼的高度,或者将后楼的底层作为架空层。解析 (1)杆影方向与太阳方位正好相反,由图可知,G点方位最偏东南,最接近日落时段。据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可知,该日该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昼长夜短,说明该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小。(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即楼高和楼间距问题。冬季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楼影较长,若楼影长于楼间距,则会出现底层住户采光不足问题。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90°-(30°+23.5°)=36.5°。正午时楼的影长约为27.027米,远大于该地的楼间距20米。(3)任何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总是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其南北两侧递减。武汉市纬度比广州市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市小,所以同样高度的楼房影子比广州市长,因此楼间距应比广州市大。(4)据上述分析可知,在楼高一定的条件下该小区的楼间距不够,因此开发商可以在楼间距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楼高。例如降低前楼的高度,或者将后楼的底层作为架空层。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