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地理新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全套试卷课时训练
第二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5页。
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矿物有规律地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把下列地质名称按组成与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岩石 ②化学元素 ③矿石④矿物 ⑤矿产 ⑥地壳A.②→⑤→①→④ B.②→④→⑥→①C.②→④→①→⑥ D.②→④→③→⑤2.翠玉白菜(下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翡翠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陕西省清涧县无定河沿岸发现了古植物化石,初步推断其为距今2.5亿年的芦木化石。芦木是一种古植物,属于木贼纲,出现于石炭—二叠纪,现已灭绝。下左图为芦木化石,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含有芦木化石的岩石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4.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a③ B.b② C.c④ D.d⑤ 位于美国西部的圣安地列斯断层(下图)地处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边界,该断层的岩层在挤压运动中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当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岩层就会发生断裂,最近监测发现该断层存在异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该类板块边界形成的地形有 ( )A.裂谷 B.山脉C.海洋 D.海岭6.推测该断层异动的能量来自 ( )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地球重力能D.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尽管当地潮湿、黏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下面两题。地点ABC海拔(米)500250600沉积岩埋藏深度(米)42134127.该区域可能属于 ( )A.向斜谷 B.背斜谷C.向斜山 D.背斜山8.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西南地区 D.江南地区 “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 600多年。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9.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B.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C.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D.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10.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 ( )A.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 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C.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 D.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 火山活动在时间上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之分。火山喷发会喷出大量的火山砾(渣)、火山灰以及岩浆,颜色呈灰黑色。粗的火山砾(渣)及岩浆会在火山口附近沉积,细小的火山碎屑可以随风飘至远处沉积。下图示意山西省最大盆地——大同盆地(远古时期为大同湖)局部区域地质剖面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1.该地地质历史上火山的活跃期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促使火山碎屑层形成的直接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海水沉积C.火山喷发 D.湖泊沉积13.该地不存在的地质作用是 ( )A.火山活动 B.岩层断裂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 下图为黑龙江某高速公路跨越的河谷剖面示意图,L为桥梁路面,长约50米,甲、乙为谷坡,甲地立柱埋藏深度比乙地立柱深1米,两个立柱底部出露地面的部分堆积了2米多厚的大块碎石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4.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的原因最可能是两地 ( )A.坡度不同 B.植被覆盖率不同C.土壤质地不同 D.坡向不同15.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碎石层,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 )A.减轻雨水冲刷 B.隔热保温C.加强立柱坚固度 D.减轻洪水侵蚀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16.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板块分布图和冰岛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16分)图甲图乙(1)图甲中G海峡为 。该海峡宽度的变化趋势是 ,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其原因。(4分) (2)根据图乙中信息,说出冰岛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4分) (3)冰岛的首都雷克雅未克被称为“无烟城市”,试说明其主要使用清洁能源的原因。(4分) (4)在图甲中各板块边界处画出板块运动方向。(4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中段由山口流向山前冲积平原,最终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消失。下图为克里雅河中段距今百万年以来不同时期的河床宽度、相对高度示意图,甲、乙、丙代表从早到晚不同时期的河床。(1)简述图示克里雅河河床随时间变化的特点。(4分) (2)分别描述甲河床、现代河床的形成过程。(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如下图),是常见的河流泥沙堆积地貌之一,部分河流阶地是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质构造作用(局部陆地垂直运动)引起流水作用变化,从而影响阶地的发育;气候变化(气温、降水变化)导致河流的冲淤变化,从而影响阶地的形成。河流阶地又往往是区内人类居所、农田、道路、工矿建设的主要分布场所。(1)河流阶地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分析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5分) (2)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偏暖湿时,河流在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下切侵蚀作用。分析其合理性。(8分) (3)河谷地区往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分析大面积的河流阶地能形成高产农田的有利条件。(6分) 19.读我国广西某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描述图示地区村落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原因。(4分) (2)简述地表形态对图示公路选线的影响。(3分) (3)图中①②③④附近公路段,在修建过程中哪段要特别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试分析原因。(3分)
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C 化学元素可以组成矿物,矿物结合在一起可以组成岩石,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C正确。矿石是含有有用矿物的岩石,矿产是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它们与地壳都没有组成与被组成关系。2.D 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原本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3.D 沉积岩中常含化石,在没有特殊说明下,一般可判断化石出现于沉积岩中。4.C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根据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过程可知,沉积岩由沉积物经成岩作用形成。图中c为沉积岩,④为成岩作用,故选C。5.B 板块相互碰撞会形成山脉,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海洋和海岭。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断层位于板块碰撞边界,故B正确。6.D 该断层异动是板块碰撞挤压导致的,板块运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7.B 表中三地海拔数据显示该区域中间低,两边高,可判断是谷地地形;结合沉积岩埋藏深度可知,该沉积岩层中间处海拔为250-3=247米,两侧海拔分别为500-421=79米和600-412=188米,说明岩层为向上凸起状态,为背斜构造。所以该区域可能属于背斜谷,故B正确。8.D 据材料可知,该地土壤为潮湿、黏稠的红色土壤,可推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又因表中三地的海拔高度多在500米左右,可推出该区域位于我国的江南地区;西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上。9.B 根据图例中的岩石类型名称可知,图中的岩石有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A错。可以看到图中的庐山附近有断层,庐山属于上升岩块,B正确。图示区域的整体受力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在地壳抬升作用下,鄱阳湖湖心向东南移动,C错。根据图中的断裂符号信息,P处应该是断裂作用和侵蚀作用共同形成的断层山谷,D错。10.A 根据图中信息和文字描述,海昏侯墓位于岩层下沉处,且长期淹没在鄱阳湖的湖面下,受到风化和侵蚀作用较小,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小,因此保留状况较好,A正确。海昏侯墓位于断层附近的沉积岩处,地质不稳定,且岩石硬度小,B、D错。11.D 由图可知,火山碎屑层有4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故图中地区至少发生过4次火山喷发,据此选D。12.D 图中火山碎屑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结合文字材料“随风飘至远处沉积”可以判断,火山碎屑随风飘至远处,散落到湖面上,经湖水运动,沉入湖底,再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火山碎屑层。所以其形成的直接地质作用是湖泊沉积。13.B 由火山熔岩可以判断,该地经历了火山活动;由湖相沉积层可知,该地有流水堆积;由黄土层可以判断,该地有风力堆积;由图示地质剖面情况判断,该地没有出现过岩层断裂。14.D 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冻土广布,谷地北坡为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冻土冻融较为频繁,易导致地基不稳,影响桥梁安全,故甲地立柱埋藏深度较大,D正确。甲、乙两地坡度差异不大,因此坡度对立柱埋藏深度影响不大,A错误;植被覆盖率与土壤质地对立柱埋藏深度影响较小,B、C错误。故选D。15.B 立柱位于桥梁下方,受雨水冲刷影响不大,A错误。碎石层可以减少白天地基接收的太阳辐射,减缓夜间地面辐射的散失,降低白天地基温度,提高夜间地基温度,维持地基温度稳定,B正确;碎石层并没有与立柱结合为一体,因此不能加强立柱的坚固度,C错误;由图可知,洪水水位较低,并不会影响立柱,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16.答案 (1)直布罗陀海峡 变窄 原因:地处板块消亡边界,两侧板块挤压,使得海峡宽度呈变窄趋势。(2)特征:中部高,四周低。依据:河流呈放射状。(3)地热资源非常丰富,为市民提供热水和暖气;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北面和东面被高山环绕,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纬度高,人口少,工业比重较小,能源需求量较小。(4)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分离;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分离。见下图:解析 (1)G海峡地处非洲与欧洲之间,为直布罗陀海峡;由于该海峡处于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所以其宽度呈变窄趋势。(2)根据图乙信息可知,冰岛河流从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动,由此可推断冰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3)雷克雅未克主要使用清洁能源的原因可从该地清洁能源丰富以及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两个角度分析说明。首先,冰岛地处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地热资源丰富。其次,该城市所处纬度高,人口较少,被称为“无烟城市”,表明其工业比重较低,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该城市位于沿海,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该地北面和东面被高山环绕,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故冬季能源消费少。所以主要使用清洁能源。(4)板块运动方向要与边界延伸方向垂直。冰岛以及红海位于板块张裂边界,所以经过冰岛和红海的板块边界两侧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地中海和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碰撞边界,所以经过地中海和喜马拉雅山脉的板块边界两侧板块运动方向相对。17.答案 (1)随时间变化河床宽度变小(或变窄),河床深度增加,河床海拔降低。(2)甲河床形成时期,该河段落差小,流速较慢,流水以侧蚀为主(或凸岸堆积,凹岸侵蚀),河床宽而浅;现代河床因长期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加大,流速加快,流水下切侵蚀强烈,河床变得深而窄。解析 (1)根据横坐标可以判断宽度变化,根据纵坐标可以判断深度和海拔变化。读图可知,随时间变化,克里雅河河床宽度变小,深度增加,海拔降低。(2)图示甲河床宽而浅,且海拔高;现代河床窄而深,海拔低。说明甲河床形成时期,该河段落差小,流速较慢,流水以侧蚀为主。现代河床因长期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加大,流速加快,流水下切侵蚀强烈,河床变得深而窄。18.答案 (1)河水从上游挟带大量的泥沙,长期在此沉积形成厚厚的沉积层;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增强,当洪水位低于沉积层顶部时,就形成阶地。(2)气候偏暖湿时(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流域中植被覆盖较好,流水对地表土壤侵蚀减弱,河流泥沙搬运量减小;降水量及冰川融水则呈增加的趋势,河流径流量增大,流水侵蚀搬运能力逐渐超过被搬运物质的沉积能力,最终引起下切侵蚀。(3)地势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阶地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解析 (1)需要从内外力两方面分析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就外力作用而言,河水从上游挟带大量的泥沙,在该段河床沉积形成沉积层;就内力作用而言,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能力增强,河床下切,使得河漫滩逐渐高于水面,当洪水期河流水位低于沉积层顶部时,就形成了阶地。(2)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偏暖湿时,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河流挟带的泥沙减少,河流沉积物搬运量减小;其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加之气候温暖,冰川融水会增加,导致河流的径流量变大,搬运能力增强,从而导致河流对泥沙的侵蚀、搬运能力大于泥沙沉积能力,从而引起下切侵蚀。(3)首先,大面积的河流阶地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其次,河流阶地一般位于河谷两侧的谷坡上,排水良好,土壤湿度适宜,且离河较近但地势又高于洪水位,既有利于利用河水发展农业灌溉,又不易受洪灾的影响;最后,河流阶地为泥沙沉积形成,土层深厚且疏松,土壤肥沃,深厚疏松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19.答案 (1)特点:村落主要沿河谷分布。原因:图示区域为山区,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利于生产、生活和对外联系。(2)图示公路沿河谷修建,避免跨越河流、开凿山脉,降低建设难度,减小工程量和投资。(3)④附近公路段。原因:该公路段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解析 (1)结合图例可知,图中村落主要沿河谷分布。原因是图示区域为山区,河谷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取水、运输便利,有利于生产、生活和对外联系。(2)图示公路沿河谷修建,避免跨越河流、开凿山脉,可避免修建桥梁和开凿隧道,有利于降低建设难度,减小工程量和投资。(3)图中①②③④附近公路段,要特别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是④附近公路段。原因是该公路段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