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第三单元第4课时 练习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第三单元第4课时 练习课教案,共1页。
第4课时 练习课复习内容:教材练习八相关题目。复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能正确地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习惯。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系统梳理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二、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6题。独立完成,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4题。小组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再独立解答,指名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8题。引导学生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求出与它棱长总和相等的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然后分别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再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9题。引导学生想一想:这道题能用“纸箱的体积÷茶盒的体积”解决吗?为什么?四、拓展延伸1.把一个棱长是20 cm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长40 cm、宽25 cm的长方体,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20×20×20÷(40×25)=8(cm) 2.一个长方体(如图阴影部分),如果将它的高增加5 cm(虚线部分),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而且体积增加300 cm3。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300÷5=60(cm2) 60×6=360(cm2)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八第5、7题。 使学生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摆放,并形成摆放的表象,再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课,从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理解。认识体积单位只有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才是1000。通过练习,巩固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掌握,也拓展了一些难度稍大题目的计算。不足之处:对于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在形成表象上有困难(如纸箱中摆放茶盒),在讲解上缺少直观性展现。教学建议:对于练习课,学生应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解答稍难题目的方法,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