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1)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481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1)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7481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教案设计
展开2.1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高中地理必修2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人文地理基础,包括人口城市、工农业城市、交通线路等内容。本模块的主要原理集中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区位条件选择,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中工农业区位因素选择、人口和环境关系原理、城市聚落和城市化原理等。其中教材第二章主要讲述了乡村和城镇的发展历程。乡村和城镇是人类聚居、生活生的场所。一般未说,城镇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上,乡村和城镇都存在明显差异。受不同地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域乡景观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教材第一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了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第二节主要讲述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三节主要讲述了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让学生通过学习乡村与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类聚落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自然地理环境,而聚落的出现又意味着自然地理环境进入了一个质变的阶段,聚落成为环境演化的能动因素。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等。
区域认知: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乡村和城镇,了解其不同区域的乡村和城镇的相关人文地理特征。
人地协调观:通过认识乡村和城镇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野外调查,了解乡村和城镇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利用必修一所学,并结合气候、地形和生物等相关内容,探究不同地区的乡村和城镇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解析相关人文地理现象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运用观察、计算等,统计和分析城镇等相关人文地理数据等,培养学生对地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1.重点: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
2.难点:结合实例,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多媒体、自制教具
【导入新课】
探究: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浐河东岸的河流阶地上,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距今6000多年。半坡遗址大致分为三个功能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中央,呈椭圆形,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房屋前面的空间是供氏族成员聚会、议事的场所;后面是氏族首领的住所:中小型房屋、窑穴等散步周围,其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沟北是公共基地,沟东有制造陶器窑场。从这里出土了斧、锄、铲、刀、磨盘和磨棒等石制农具。矛、网坠和鱼钩等渔猎工具,可以教断半坡居民的生产活动以耕种和渔猎为主。
思考:
1.半坡遗址为什么建在浐河河流阶地上?
2.半坡遗址包括哪些功能区?它们是怎么分布的?
【板书】1、乡村
【启发提问】人类的聚落主要分为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讲解】人类的聚落主要分为乡村和城镇。乡村一般是以从事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城镇一般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尤其是规模更大的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启发提问】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
乡村是由房屋、院落、道路、树木、广场、水井、池塘和农田等组成的。按照功能划分,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等,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构成了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启发提问】什么是乡村的公共空间?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教师小结】 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常在乡村中心。公共空间包括公共建筑、街巷、水井、池塘和广场等。公共空间周围一般是居住区,再往外是生产区等。
【启发提问】乡村的内部空间还包括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居住区是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主要由房屋和院落组成。生产区是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等。
【启发提问】新建的乡村居住区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新建的乡村居住区经过重新规划建设,多呈现整齐划的格局。在规划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还要注意突出乡村特色。
【启发提问】集聚型乡村和分散型乡村的内部空间结构表现出哪些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集聚型乡村,多数房屋和院落集聚在一起,其规模可能相差很大,但内部空间结构相对清晰。根据乡村的形状,又可分为团块状村、带状村和环状村。团块状村一般位于平坦地区,众多房屋、院落果聚而成。带状村多沿河流、山谷和交通线形成。山区沿山麓以及河湖沿岸的村落常里环状分布,环状村实际上也是带状村的一种形式。分散型乡村,房屋和院落本星分布,其间距大小因地而异。
【板书】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启发提问】城镇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哪些?
【教师总结】城镇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商业区、中心商务区、居住区、工业区等
【启发提问】商业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根据投影片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 交通便利,一般位于道路的十字路口或主干道旁,人流量大,地价高,主要位于居民区或者中心商业区四周
【启发提问】中心商务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根据投影片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 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市场最优 / 交通最优特点:建筑密集、高楼林立,大公司、大商行、大银行,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启发提问】居住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附近有很多配套设施,如商店、幼儿园、中小学、医院、运动场地等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
【启发提问】工业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靠近交通干线位于城市外缘(减少对城市的影响)工业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尤其是风向的影响
【启发提问】读图,分析下香港的主要功能区的分布?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商业区位于中环和尖沙咀,是香港的市中心,交通便利,客货流量大。工业区位于港口附近,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高级住宅区在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启发提问】城市还有哪些其他功能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行政中心区主要是城市的行政机构所在地。在国家首都或行玫区的行政中心,往往成为独立的功能区:在一般城市,多与其他功能区相结合。行政中心区昼夜人口密度差异较大。
文化教育区是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围书馆和展览馆等文化机构集中的区域。一般距离工业区较选,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通信等条件。
混合功能区是目前大多数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区。区内工厂(多为中小型)、机关、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混合在一起,具有部分综合功能。
休闲区是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主要有公园和广场等。
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为了满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洪水、防风固沙和维养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分类,有选择地划定一定面积予以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
【全课小结】
【布置作业】完成填充图册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乡村与城镇的内部的空间结构
一、乡村
二、城镇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案例分析:乡村之旅,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乡村的土地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乡村的土地利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