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设计,共2页。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 学科地理年级高二学期第一课题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教科书书名: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教学人员 姓名单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阅读示意图,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阅读示意图,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教学重点:通过示意图,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学难点:通过示意图,说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 1’ 5’ 15’ 20’ 引入 公转方向 公转速度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小结 【引入】太阳系示意图【讲解】在高一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太阳系的基本结构,大家知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今天我们将学习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展示】故宫四季景观图【讲解】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四季的变换是因为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地球的公转,这也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展示】地球公转示意图【讲解】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叫做公转。【提问】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讲解】自西向东【展示】地球公转表格【展示】地球公转示意图【讲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椭圆有两个焦点,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所以地球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公转的速度因此受到影响。【提问】地球公转过程中AB间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什么?【讲解】由于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AB间地球运动方向是由B点位置向A点位置移动,过程中会经过公转速度最快的近日点,所以AB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提问】为什么地球在近日点时北半球为冬天,在远日点时北半球为夏天?【讲解】地球上的热量来自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展示】太阳光照图【讲解】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展示】黄赤交角示意图【讲解】地球自转轨道面叫做赤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称为黄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讲解】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展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讲解】在3月21日前后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我们称为春分日。随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在6月22日前后的时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也就是夏至日。从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赤道。然后继续向南,在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的时候移动到南回归线。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在次年3月21日前后,回到赤道。【提问】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变大,会产生什么影响?【展示】黄赤交角变大示意图【讲解】地球偏转的角度如果大于23度26分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也会随之变大。【展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表格【讲解】太阳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为365天5时48分46秒,即一个回归年。太阳中心两次通过地球与某一恒星连线的时间间隔,为365天6时9分10秒,即一个恒星年。【小结】今天学习地球公转的基本运动特征。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我们看到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我们生活中的一年便是回归运动的周期。那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到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呢?同学们在后面的课程中会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公转概况,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