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导学案
展开2.2 中国的能源安全
1.通过图表判读,了解我国能源供需现状及我国能源分布现状。
2.通过图文资料和实例分析,认识我国石油开发利用现状,并了解我国石油供需安全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3.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理解煤炭资源的利用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4.通过图文数据,认识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趋势。
1.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2.石油供需和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3.我国未来能源需要与安全
4.石油供需和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填空版】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能源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1)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提供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85%以上的能量。
(2)化石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供应的紧张程度日趋增加。
(3)化石能源消费带来了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
2.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我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能源资源具有“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的禀赋,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我国能源供需具有以下特点。
(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消费量的增长大于消费量的增长。
(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能源安全战略
(1)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
(2)能源安全的晴雨表:石油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晴雨表,其供需关系变化是我国能源安全变化的缩影。
2.中国石油供求变化历程
(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贫油论”盛行,我国石油资源储量和产量不足,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2)20世纪60年代初 :实现石油基本自给
1959年,我国在松嫩平原发现了中国第一大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 。继大庆油田之后,我国又相继发现了胜利、大港、任丘、辽河等多个储量在亿吨以上的大油田。
(3)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
(4)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
一方面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长期开采,面临战略储量减少、稳产难度加大等问题,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有限。
3.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及对能源安全带来的威胁
我国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俄罗斯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石油长距离运输,均可能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煤炭资源现状
(1)煤炭资源丰富,在数量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2)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以及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对煤炭开发利用的限制。
2.煤炭供需空间错位及产生的影响
(1)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
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区在东部地区,而主产区分布于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运输距离长、成本高,能源输送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2)煤炭生产和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①消费过程: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有毒汞等污染物,造成酸雨和严重雾霾,危害人体健康。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②生产过程:占用耕地,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破坏和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粉尘、甲烷等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1.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
(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
(2)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3)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
(4)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受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2.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
(1)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
(2)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风、光、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垃圾能源化利用等)、核能和天然气等。
(3)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答案版】
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能源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1)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提供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85%以上的能量。
(2)化石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供应的紧张程度日趋增加。
(3)化石能源消费带来了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
2.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我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能源资源具有“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的禀赋,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我国能源供需具有以下特点。
(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消费量的增长大于消费量的增长。
(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能源安全战略
(1)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
(2)能源安全的晴雨表:石油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晴雨表,其供需关系变化是我国能源安全变化的缩影。
2.中国石油供求变化历程
(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贫油论”盛行,我国石油资源储量和产量不足,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2)20世纪60年代初 :实现石油基本自给
1959年,我国在松嫩平原发现了中国第一大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 。继大庆油田之后,我国又相继发现了胜利、大港、任丘、辽河等多个储量在亿吨以上的大油田。
(3)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 : 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
(4)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
一方面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长期开采,面临战略储量减少、稳产难度加大等问题,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有限。
3.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及对能源安全带来的威胁
我国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俄罗斯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石油长距离运输,均可能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1.我国煤炭资源现状
(1)煤炭资源丰富,在数量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2)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以及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对煤炭开发利用的限制。
2.煤炭供需空间错位及产生的影响
(1)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
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区在东部地区,而主产区分布于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运输距离长、成本高,能源输送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2)煤炭生产和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①消费过程: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有毒汞等污染物,造成酸雨和严重雾霾,危害人体健康。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②生产过程:占用耕地,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破坏和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粉尘、甲烷等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1.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
(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
(2)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3)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
(4)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受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2.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
(1)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
(2)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风、光、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垃圾能源化利用等)、核能和天然气等。
(3)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合作探究】分析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在消耗相同数量能源的情况下,不同类型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存在差别。燃烧单位能源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称为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越大,排放量越多。优化能源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表2.1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主体 | 各类能源所占比例/% | |||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气 | 非化石能源 | |
2016年中国能源结构 | 61.8 | 19.0 | 6.2 | 13 |
2016年世界能源结构 | 28.1 | 33.3 | 24.1 | 14.5 |
1.消耗相同数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时,煤炭、石油、天然气碳排放的比例关系怎样?试简要计算。
2.根据表2.1的数据,排放系数的大小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怎样?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到世界平均水平,可减少多少比例碳排放?
【答案】1.略(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煤炭为0.7,石油为0.54,天然气为0.39,非化石能源为0)
2.①排放系数的大小指示能源消费过程中CO2排放的多少,相同能源消费水平下,排放系数越大,排放越多。
②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能源结构调整是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主要是因为( )
A.我国矿物能源中,煤炭资源尤为丰富
B.煤炭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比石油更方便
C.煤炭的热值比石油高
D.燃煤不会污染大气环境
2.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防治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江苏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2 200万千瓦时,约占中国风能资源的1/10,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据此回答3—4题。
3.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
A.对缓解温室效应效果不大 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C.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4.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②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迅速
③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
④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A 2.A
【解析】第1题,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前列,而石油的储量有限,这是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的主要原因。煤炭的热值比石油低;燃煤会产生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第2题,B、C、D三项做法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故排除。
3.C 4.B
【解析】3.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从生态角度进行分析,其中选项B D不属于生态方面的问题,故排除。风能发电减少了煤炭的使用,进而就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了粉尘和其它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故选C.
4.江苏地处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常规能源短缺,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对大气环境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风能、核能发电,都属于新能源的开发,都还处在探索应用阶段,不可能说具有丰富经验,故凡有①的选项都是错误的,选B.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导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国能源供需特点,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学案设计,共11页。
人教版 (2019)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优秀导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课时安排,重点难点,预习交流,互动探究一,对点训练1,互动探究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