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项突破 类型1 化学与科技、生活、社会、传统文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项突破 类型1 化学与科技、生活、社会、传统文化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类型1,真题示范,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与科技、生活、社会、传统文化
考向1 化学与生活、科技 考查化学在生活、科技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常见无机物或有机物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例1 (2020年全国Ⅰ卷,7)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CH2OH能与水互溶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药品之间的关系,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乙醇和水均含有羟基,二者能互溶,A项正确;NaClO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通过氧化灭活病毒,B项正确;过氧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3,相对分子质量为2×12+1×4+3×16=76,C项正确;氯仿(CHCl3)的化学名称是三氯甲烷,D项错误。
1.(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第八十中学高三模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于制作N95型口罩的“熔喷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属于链状高分子B.人体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必须通过保健食品进行补充C.吸水性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淀粉等糖类物质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解析】A项,用于制作N95型口罩的“熔喷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是由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B项,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都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C项,吸水性植物纤维具有吸水性,并且无毒,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项,糖类物质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淀粉属于多糖,可以水解产生葡萄糖。
3.(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月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矿泉水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B.用75%的酒精灭活病毒C.食物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D.过多服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引起酸中毒,可注射NaHCO3溶液解毒
【解析】 A项,矿泉水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不是富含;B项,用75%的酒精灭活病毒,酒精主要使蛋白质变性;C项,食物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但能加强人体肠胃蠕动,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D项,过多服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引起酸中毒,可注射NaHCO3溶液解毒,碳酸氢钠与酸性物质反应,降低酸性。
4.(2020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加以利用是为了节约燃料成本B.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C.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D.铁粉和生石灰均可作为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
【解析】A项,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加以利用是为了实现煤的综合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C项,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成葡萄糖,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D项,生石灰能用作食品干燥剂,不能用作食品脱氧剂。
考向2 化学与资源、环境保护主要考查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环境污染的危害、垃圾的分类与回收、环境污染的消除与预防、绿色化学、节能减排、水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1.(2020年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二氧化氯、高铁酸钠以及臭氧是饮用水的“三净客”,用高铁酸钠(Na2FeO4)处理来自河流、湖泊的水,这是一项较新的技术。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氯对水具有消毒、净化双效功能 ②臭氧可消除水中残留的农药,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 ③臭氧、明矾净水原理相同 ④Na2FeO4对水具有消毒和净化双效功能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二氧化氯对水具有消毒功能,但不具有净化功能;臭氧可消除水中残留的农药,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明矾中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而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杀菌消毒,净水原理不同;Na2FeO4是可溶于水的强氧化剂,在水中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其还原产物主要是Fe3+,Fe3+会水解形成Fe(OH)3胶体,则Na2FeO4对水具有消毒和净化双效功能。
2.(2020年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享有“镇国之宝”称谓的“后母戊鼎”属于青铜制品B.“煤改气”可以减少SO2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有利于雾霾天气的治理C.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D.做油条用的膨松剂不应含明矾
【解析】 A项,后母戊鼎是中国古代的青铜器;B项,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SO2及粉尘,天然气燃烧时不会产生粉尘;C项,汽油来自石油,石油是由烃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汽车发动机启动时产生的电火花或高温引起空气中N2与O2发生反应生成的;D项,明矾是一种铝盐,体内铝元素聚集到一定量会危害健康,因此做油条用的膨松剂不应含明矾。
3.(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质检)化工生产与人类进步紧密相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吹出法提取海水中的溴通常使用SO2作还原剂B.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中利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C.合成氨采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主要是为了提高氢气的平衡转化率D.工业用乙烯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乙烷体现了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性
4.(2020年天津市实验中学高三月考)碳循环(如图)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是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B.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D.石油的年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解析】乙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例3 (2020年全国Ⅱ卷,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考向3 化学与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背景,考查其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常涉及物质成分的确定、物质的性质的应用、物质的分类以及实验分离方法等。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古文考查化学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A项错误;胆矾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可通过置换反应湿法冶炼铜单质,B项正确;“熬之则成胆矾”,即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胆矾晶体,C项正确;熬胆矾用的是铁质容器,可发生置换反应:Fe+Cu2+ Cu+Fe2+,D项正确。
1.(2020年辽宁省辽河油田二中高三月考)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许多科技知识。下列古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C.凡石灰(CaCO3)经火焚炼为用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2.(2020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冲刺模拟卷)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成语“百炼成钢”“蜡炬成灰”中均包含了化学变化B.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金属在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C.谚语“雷雨发庄稼”,其过程中包含了氧化还原反应D.制备“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中的瓷,主要原料为黏土
【解析】A项,百炼成钢包含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变化,蜡炬成灰包含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变化;B项,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金属为铁,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C项,雷雨发庄稼过程中涉及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反应生成硝酸等反应;D项,瓷器是利用黏土高温煅烧制得的。
3.(2020年河北省沧州市一中高三月考)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两篇古代文献中都涉及KNO3。文献①:(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文献②:火药乃焰硝(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下列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A.文献①中提取KNO3的过程为溶解、蒸发结晶B.用文献①中方法制取KNO3是因为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C.文献②中火药的使用体现了硝酸钾的氧化性D.文献②中使用火药后的产物会污染环境
【解析】 A项,硝酸钾易溶于水,以水淋汁、煎炼,则为溶解、蒸发结晶过程;B项,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C项,火药包括焰硝(KNO3)、硫黄(S)、杉木炭(C),使用火药时S、C元素化合价升高,则N元素化合价降低,KNO3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D项,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SO2,会造成空气污染。
4.(2020年辽宁省葫芦岛协作高三一模)下列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解析】 B项,能蚀五金可知为硝酸,而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仪器盛放;C项,“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丝、裘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项,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
2.影响物质颜色的元素(或物质)青瓷~FeO,红砖(瓦)~Fe2O3,红宝石~铬元素,绿宝石~铬和钒等元素,蓝宝石~钛元素。
能力4 化学与环境绿色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产物。
1.(2019年全国Ⅱ卷,7改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的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蚕丝做成的衣物可以用加酶洗衣粉洗涤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纯净物
【解析】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遇酶会水解;C项,“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项,高级脂肪酸酯属于混合物。
2.(2019年全国Ⅲ卷,7改编)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NaClO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D.SO2可用于漂白纸浆
【解析】 A项,制作光导纤维的是二氧化硅;B项,铝合金硬度大,可用于高铁建设;C项,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D项,SO2具有漂白性,能与纸浆中的有色物质结合成无色物质。
3.(2019年全国Ⅰ卷,7改编)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陶瓷坩埚可用于熔融烧碱B.陶瓷是由石灰石烧结而成的C.“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汝窑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D.制青花瓷胎体的原料高岭土[Al2Si2O5(OH)4],其组成可表示为Al2O3·2SiO2·2H2O
【解析】 A项,烧碱在高温下能够与陶瓷坩埚中含有的SiO2反应而腐蚀坩埚;B项,陶瓷是由黏土高温烧结而成的;C项,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
4.(2019年天津理综,1改编)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医疗上用含乙醇的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利用蒸馏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
【解析】 A项,秸秆通过发酵生成乙醇,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B项,浓度为75%的酒精,能够使细菌内的蛋白质变性而杀死细菌,蛋白质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C项,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发生有机反应生成新物质,为化学变化;D项,石油是混合物,根据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5.(2019年江苏,3改编)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B.纯碱溶液具有碱性,可用于除去油污C.NaClO溶液显碱性,可用于杀菌消毒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解析】A项,液氨汽化能够吸收大量热,因此可作制冷剂;B项,纯碱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油污是酯类,碱能促进酯类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和醇,所以纯碱溶液可用于除去油污;C项,NaClO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因此可用于杀菌消毒;D项,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且Al较活泼,所以工业上采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Al,用氧化铝冶炼Al与其两性无关。
1.(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C项,碳纳米管是由石墨制成的,石墨能导电,因此碳纳米管也能导电。
类题1 化学与生活、科技
2.(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联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B.油脂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C.PM2.5是指空气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含量之和D.登高山时防晒是为了防止强紫外线引起皮肤蛋白质被灼伤变性
【解析】A项,苏打的化学式为Na2CO3;B项,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C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D项,蛋白质在强酸、强碱、高温、强紫外线照射等条件下能够发生变性,所以强紫外线灼伤人体皮肤属于皮肤蛋白质的变性。
3.(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三模拟)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使用过氧化氢杀死病毒的过程B.制药厂中合成抗病毒药物的过程C.患者呼出的病群形成气溶胶的过程D.病毒在被感染的宿主细胞中增殖的过程
【解析】A项,过氧化氢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病毒,是化学变化;B项,复杂的药物都是从简单的化工原料一步步合成的,这个过程中涉及很多化学反应;C项,气溶胶是胶体的一种,这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D项,病毒在增殖时需要复制其核酸和蛋白质,这些过程都伴随着化学变化。
4.(2020年宁夏海原县第一中学高三期末)化学与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镁着火后,可以用干粉灭火器扑灭B.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聚乙烯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白色污染D.含碘食盐中含有KI,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解析】 A项,镁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生成的碳又能燃烧,所以镁着火后不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B项,玉的主要成分比较复杂,一部分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一部分主要成分为氧化铝,还有的属于硅酸盐类物质;C项,聚乙烯是合成高分子材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D项,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含碘食盐中含有KIO3。
5.(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喝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酒精纯度越高杀菌消毒效果越好C.国产大客机C919大规模使用先进的材料铝锂合金,该合金属于混合物D.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轻质“碳海绵”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
【解析】 A项,能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是Fe2+,Fe2+很容易被氧化为Fe3+,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将Fe3+还原为Fe2+;B项,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并不是酒精纯度越高杀菌消毒效果越好,浓度过大的酒精能够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硬膜,这层硬膜阻止酒精分子进一步渗入细菌内部,反而保护了细菌;D项,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轻质“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则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
1.(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的归类不合理的是( )。
【解析】铅蓄电池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属于有害垃圾。
类题2 化学与资源、环境保护
2.(2020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化学与生活、科技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均可杀灭病毒,二者的消毒原理相同B.高铁“复兴号”车厢连接处的关键部位所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无机高分子材料C.保持空气湿度和适当降温可减少病毒传染,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滋生D.蜡蛾幼虫会啃食聚乙烯塑料袋,并能将其转化为乙二醇,这项研究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解析】 A项,二氧化氯杀菌消毒是利用其强氧化性,酒精杀菌消毒是因为其能够使蛋白质变性,二者的消毒原理不同;B项,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C项,保持空气湿度和适当降温并不能减少病毒传染,而温度升高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杀灭病毒;D项,白色污染主要是废弃塑料引起的,减少塑料废品即可减少白色污染,蜡蛾幼虫会啃食聚乙烯塑料袋并转化为乙二醇,是减少废弃塑料的一种措施。
3.(2020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期末)下列说法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一致的是( )。A.将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以减少河道污染B.推广煤的液化、气化技术以提高煤的使用效率C.利用CO2制成全降解塑料以缓解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D.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x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
【解析】A项,工业废液应处理后排放,不能直接排入海洋;B项,煤的气化是指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煤的液化则是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的过程,这些方法都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C项,这种全降解塑料完全降解后生成CO2,可以缓解甚至消除“白色污染”;D项,催化转化技术可以使汽车尾气中的NOx和CO反应生成无污染的N2和CO2。
4.(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中学高三最后一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田间焚烧秸秆,以增加草木灰肥料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医用酒精的浓度为90%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硅胶、生石灰、铁粉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
A项,焚烧秸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B项,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医用酒精的浓度一般为75%;D项,硅胶、生石灰作干燥剂,铁粉作还原剂,铁粉可防止食品氧化。
1.(2020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和霾是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B.“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榆荚”主要成分为蛋白质C.“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烟指“碘的升华”D.“火树银花不夜天”指的是金属单质的焰色试验
【解析】A项,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项,“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榆荚”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项,“紫烟”是水蒸气受到光照后产生的光学现象;D项,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作焰色试验,“火树银花不夜天”指的是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
类题3 化学与传统文化
2.(2020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中“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古代造纸工艺中常利用石灰的碱性来分离植物中含酸性官能团的木质素C.现代造纸工艺中用二氧化硫漂白纸张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D.废旧纸张的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解析】C项,现代造纸工艺中用二氧化硫漂白纸张,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3.(2020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三调研)东汉晚期的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充分体现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含铜、锡、铅等元素B.青铜的机械性能优良,硬度和熔点均高于纯铜C.铜器皿表面的铜绿可用明矾溶液清洗D.“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的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解析】A项,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该合金中含铜、锡、铅等元素;B项,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熔点低,则青铜熔点低于纯铜;C项,铜器皿表面的铜绿为Cu2(OH)2CO3,能溶于酸性溶液,而明矾溶液因Al3+的水解显酸性,则可用明矾溶液清洗铜器皿表面的铜绿;D项,“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Fe+CuSO4 FeSO4+Cu,此反应为置换反应。
4.(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三月考)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A项,酿酒的原料为高粱、稻谷等,高粱、稻谷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经水解和发酵得到酒(乙醇);B项,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C项,蔗糖、麦芽糖属于二糖,果糖、葡萄糖属于单糖;D项,桐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5.(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中国不少古诗词清晰地描绘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如刘禹锡的《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下列有关本诗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沙中浪底来”指的是金的氧化物B.淘金原理与化学上的萃取一致C.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是10-9~10-7 cmD.由沙子到计算机芯片发生了还原反应
【解析】 A项,“沙中浪底来”指的是金的单质;B项,金的密度较大,且金不溶于水,因此淘金原理与萃取原理不同;C项,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是10-9~10-7 m;D项,由沙子(主要成分为SiO2)到计算机芯片(主要成分为Si),S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三轮专项突破 类型1 化学与科技、生活、社会、传统文化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类型1,真题示范,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项突破 类型12 有机化学基础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机化学基础,类型12,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项突破 类型10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理综合应用,类型10,真题示范,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