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第八单元第3课时-《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二)》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第八单元第4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第九单元第1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第九单元第2课时-相遇问题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第十单元第1课时混合运算(一)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八 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八 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自主探究,巩固练习,整理回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商不变的性质
姓名
乔同涛
单元主题
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课次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发现商不变性质的过程,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初步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归纳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交往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并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这一性质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纸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题目)做个小游戏,看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出示: 2×6= 4×6= 8×6=
16×6= 32×6=
师:你们算得可真快,用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预设: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或除以几。
师:我们都知道乘法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发现了乘法中有这样的规律,大家有什么想法?
预设: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呢?
师:对呀,除法中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如果有会是什么规律呢?
师:那我们借助这个表格来展开研究!
二、自主探究
(一) 借助素材,发现规律
1.出示表格:
师:填一填,我们借助表格中的数据,来观察除法算式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要求:学生独立填写思考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它们的商都是6,是不变的。
预设:我从左往右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2、乘4,乘8、乘16,商不变。
预设:也就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预设:我从右往左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除以4,除以8,除以16商不变。
预设:那也就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3.师小结:我们通过对表格数据的观察、分析、比较,发现了商不变的规律。
师:通过这几组算式的发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么?所有的除法算式中都存在这样的规律呢?
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合理大胆的猜测是我们研究问题的重要的第一步,但仅仅停留在猜测上还不行,我们下一步应该去验证。我们该怎样去验证呢?
(二)放手举例,验证规律
1.学生尝试验证后,组内交流
被除数
除数
商
2.全班交流,找学生具体介绍自己是如何验证的:
追问:还能写出更多这样的算式吗?
追问:你们举的例子里,证明规律成立吗?
提问:你能举出一个反例吗?
3.师:我们可以通过列举更多的除法算式来验证我们的规律成立,或者举出一组反例来推翻这个规律,这就是我们验证的方法。
(三)归纳概括,总结规律
1.师:通过同学们的举例,我们验证了被除数和除数都发生变化而商不变的规律是成立的。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我们发现的规律么?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板书归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2.师:这个相同的数可以是0么?为什么不行?
引导学生明确:“0除外”。
完善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3.小结:这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叫做商不变的性质(板书课题),它是除法中的一个重要性质。
三、巩固练习
师:这些规律在平时的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呢?能不能对计算有帮助呢?我们来看这样一组题。
1.想一想、算一算
54÷3= 88÷8= 65÷5=
540÷30= 880÷80= 650÷50=
5400÷300= 8800÷800= 6500÷500=
独立完成后,交流算法。
2.巧算:200÷25
师:这道题我们之前是怎样解决的?利用今天学习的商不变的规律能不能解决这道题?
出示:
200÷25
=(200 × 4)÷(25 × 4)
=800÷100
=8
思考:被除数和除数为什么都乘4?
照样子简算:
300÷25 500÷25
独立完成后反馈做法。
3.
你能用这种方法计算下面各题么?
380÷20= 720÷30=
独立完成后交流:因为利用了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商不变,这样做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4.
独立完成后,交流填写的方法。
5.师: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新感受?
小结:你看原来我们学习的旧知识,当遇到商不变的性质产生了新方法,使计算和解决问题更简便了!
四、整理回顾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找学生介绍收获
师小结:我们不仅通过观察发现、合理猜测、举例加以验证的方法,研究发现了除法中的商不变的性质;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观察--猜测--验证--结论,这也是科学家们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希望今后同学们能利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板书:
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交流的情况。
提示学生:不能随便填,要有规律,要能看出被除数和除数乘几或者除以几。
教学反思
以前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铺垫,让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其性质,学生观察探索的时间很少,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过份充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的很少。教师清楚为什么做这件事,学生却是不清楚为什么要做,其学习的积极性肯定是不尽如意的。而这节课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不断交流,不断提炼,不断展现自己。学生由于有被尊重的感觉,把自己知道的都会说出来,自己不知道的也会竭尽全力去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的置身与课堂,把知识融入自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认识加法,理解含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实际应用,深化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应用,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八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新授,练一练,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浙教版四年级上册4、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