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 拼泥板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 拼泥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版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拼泥版》 一、设计理念本课运用已掌握的泥塑知识和基本技法,用泥板制作中的方法来美化树枝,达到想象空间的再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教材分析本课系湘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拼泥版》的拓展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运用我校开设的陶艺校本特色课程,将泥塑、陶艺和超轻泥的制作技法与学生审美情趣有机整合。实现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的双向功能。通过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陶艺知识和基本技法,对课堂中的树枝进行装饰和美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丰富想像力和创造表现意识。三、学情分析本年龄段的学生,自主意识逐渐形成,有很强求知欲,但动手能力及创造力没有机会发挥。泥塑是一项既能锻炼其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的趣味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老师引导、启发,使其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我创造创新形式的学习方式,开发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审美意识。本年级的学生已通过了三次有关泥塑的教学,对基本技法有一定的掌握,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且已有立体空间的概念,能够完成本课时的目标。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多种不同的构思,设计和制作;能掌握泥塑和基本的构图方法。2.过程与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其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通过微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采取先尝试再深入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学会相互包容;能与人相处提高学生手工制作技能,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1.搓、揉、捏、压、剪等技法的掌握2.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动植物并进行创作。3.作品的创意。(三)教学准备树枝、超轻泥、泥土工具、剪刀、双面胶、卡纸、泡沫纸…(四)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师:在一个神秘的小岛上,有一群美丽的小鸟(动态音乐图片),他们每天从很远的地方衔来珍奇的种子,(图片种子)老师也得到了这样一颗种子,我将它埋在土壤里,瞧!渐渐的,它长成了一棵大树。(拿出准备好的树)今天,老师要教同学们制作一棵美丽的树。(板书:美丽的树)师:在这棵大树上发生了许多神奇而有趣的故事。长出了哪些你想不到的物品?生:礼物、水果、爱心、………(向上贴准备好的物品)2.播放微课师:我想让这棵树上长花、长蘑菇、长水果,这样我就可以从这棵树上摘到他们了。我非常想实现我的愿望,现在,老师要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看看它们是怎样长出来的。播放前,我要给同学们提出3个问题,小耳朵仔细听,带着这3个问题观看视频。问1:师:微课中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生:搓、揉、捏、压、剪问2:师:制作美丽的树有哪些材料? 生:超轻粘土、粘土工具、剪刀、双面胶、卡纸、泡沫纸问3:看了微课后还有哪些是你做起较难的?(学生说难点,教师点评并小结。)师:如果有不会的,同桌之间可以小声的相互讨论并解决问题,不会的问题看哪个小组成员最能干,可以将不会变成会。师:同学们,想看看刚才视频里那棵美丽的树吗?师:(拿出花瓶,给同学们看那棵树)除了这棵美丽的树,老师还准备了其他的树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图片)师:上次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树枝,老师已经将树枝给同学插在了美丽的花瓶里。(安全提醒:注意别将花瓶摔碎,插树枝时注意安全。)3.激情创作(1) 师:请组长打开任务卡,填写任务单,将任务分配给组员,看哪组制作的树最美丽,最有创意,现在开始动起你们勤劳的小手把!(学生分组制作)(2) 教师巡回指导。在制作过程中,指导不会做的同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将作品装饰在树枝上等。及时纠正错误的方法,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和同学。4.师生互评、拓展(1)请组长谈谈自己是怎么分配任务的,分配的理由是什么?并谈谈你最喜欢那个同学做的,为什么?每组都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学生的精彩之处。(2)教师总结(通过这次的学习和小组合作方式,相信同学们都懂得了合作能发挥最大力量,一棵美丽的树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爱大自然,这样大自然才会回报我们人类最美丽的世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0课 拼泥板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与导入,方法与探究,创作与表现,展评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岭南版二年级上册10. 节日的餐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 花手帕教案及反思,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