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七、比热容第2课时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七、比热容第2课时巩固练习,共8页。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知识点 1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沿海地区不像内陆地区昼夜气温变化那么大,其主要原因是砂石与水相比具有较小的 ( )A.体积 B.密度 C.比热容 D.质量2.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特点的是 ( )A.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防冻往稻田里灌水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为循环液知识点 2 比热容的图像问题3.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相同的热源分别对它们进行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7-7-4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图7-7-4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的温度比乙液体的温度升高得多【能力提升】4.如图7-7-5所示是某沿海城市和某内陆城市一年内气温随月份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7-5A.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小B.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大C.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D.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5.(2020杭州)如图7-7-6所示,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水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图7-7-66.用一个放热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7-7-7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 ( )图7-7-7A.1∶2 B.1∶1 C.1∶4 D.2∶17.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把质量均为0.5 kg的水和食用油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容器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7-7-8所示。不考虑实验中的热损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水=4.2×103/(kg·℃)] ( )图7-7-8 A.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比水强B.食用油的比热容是2.8×103 J/(kg·℃)C.加热2 min,食用油比水吸收的热量多D.加热2 min,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是4.2×104 J8.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某种液体(已知c水>c液体)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水和该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7-7-9所示。分析图像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图7-7-99.小强随家人到海边玩耍时,发现阳光下的海水和岸边的沙子温差很大。于是他设计了如图7-7-10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想比较沙子和水这两种物质比热容的差异,实验过程中所使用仪器的规格完全相同。图7-7-10(1)测量出 相同的水和沙子,然后安装仪器,并记下沙子和水的初始温度。 (2)在实验时只要控制 相同就可以确定水、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图乙为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沙子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比热容。 (3)完成实验后小强认为本套实验装置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请写出一条改进意见: 。 考|题|展|示10.(2021丰台一模)为了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晓晨设计了如图7-7-11所示的实验。他用完全相同的两个烧杯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实验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7-11A.煤油和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不变B.加热相同时间,煤油比水的温度变化小C.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少D.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而水的温度变化比较小,说明水的比热容较大 详解详析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1.C2.C [解析]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防冻,要向稻田里灌水,A不符合题意;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不符合题意;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C符合题意;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供暖时用水作为循环液,D不符合题意。3.A [解析] 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的加热时间更长,吸收的热量更多,根据公式Q吸=cm(t-t0)可知,甲的比热容较大,故A正确,B错误;用相同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乙的温度升高得多,故D错误。4.A [解析] 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值比较小,所以实线表示的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变化曲线,虚线表示的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变化曲线。5.A [解析]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大,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陆地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空气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高空的空气从陆地吹向海洋,故A图正确。6.C7.D [解析] 由Δt=可知,在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吸热能力弱(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的温度多,由图像可知,食用油温度升高得快,说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比水弱,故A错误;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水温度升高到60 ℃需要4 min,食用油温度升高到60 ℃需要2 min,因为加热器相同,则物质吸收的热量和加热时间成正比,所以,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Q水吸=2Q油吸;由Q吸=cmΔt得:c=,可知c油=c水=2.1×103 J/(kg·℃),故B错误;相同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则加热2 min时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由图像可知,加热2 min食用油的温度升高了60 ℃-20 ℃=40 ℃,则食用油吸收的热量:Q油吸=c油m油Δt=2.1×103 J/(kg·℃)×0.5 kg×40 ℃=4.2×104 J,故D正确。8.甲 2.1×103 [解析] (1)由图像可知,乙液体的温度降低得快,根据Q放=cmΔt可知,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甲液体是水。(2)由题知,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即m水=m乙,水和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即Q水放=Q乙放,则c水m水Δt=c乙m乙Δt',结合图像可得,4.2×103 J/(kg·℃)×m水×(60 ℃-40 ℃)=c乙m乙×(60 ℃-20 ℃),解得c乙=2.1×103 J/(kg·℃)。9.(1)质量 (2)加热时间 小于(3)用搅棒对沙子和水进行搅拌,让其受热均匀[解析] (1)据题意可知,要比较沙子和水这两种物质比热容的差异,需要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2)因实验过程中所使用仪器规格完全相同,在实验时只要控制加热时间相同就可以确定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由图像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即吸收的热量Q吸相同),水的温度变化小,根据Q吸=cmΔt可知,水的比热容大于沙子的比热容。(3)从实验过程分析可知,该装置没有用搅棒对沙子和水进行搅拌,物质受热不均匀。10.D [解析] 煤油和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变大,故A错误;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内酒精灯放出的热量相同,则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由图乙可知,煤油的温度变化大,故B错误;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加热时间长,则水吸收的热量多,故C错误;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而水的温度变化比较小,根据c=可知,水的比热容大,故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3节 比热容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比热容》同步练习,生命离不开水,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生活中我们经常运用着物理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七、比热容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的比热容是c水=4,某金属小球的比热容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