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练习:8.6、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507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练习:8.6、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507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京改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练习:8.6、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7507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全册六、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测试题
展开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时的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
(2)实验前需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 。
(3)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8-6-1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图8-6-1
(4)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可得到 立、 的 像。
(5)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标尺30 cm刻度位置,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 立、 的 像。
(6)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标尺35 cm刻度位置,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 立、 的 像。
(7)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标尺40 cm刻度位置,此时点燃的蜡烛通过凸透镜
(选填“会”或“不会”)成像。
(8)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45 cm刻度位置,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此时应取下光屏,从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会看到一个 立、 的 像。
知识点 2 凸透镜成像规律
2.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呈现出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和一支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8-6-2所示,移动光屏(未画出),则( )
图8-6-2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 cm、小于20 cm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的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8-6-3中的( )
图8-6-3
【能力提升】
5.(2020乐山)如图8-6-4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8-6-4
A.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
B.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6.(2020枣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3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2 cm处时,则(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D.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7.如图8-6-5所示是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图8-6-5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蜡烛的像,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 (填字母)。
A.光屏、凸透镜和蜡烛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
C.蜡烛在透镜的焦点上
D.蜡烛在透镜的二倍焦距处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调整,或将蜡烛向 调整,或将光屏向 调整。(均选填“上”或“下”)
(3)如果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当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30 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立、 的 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成 立、 的 像。
(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 。(填字母)
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考|题|展|示
8.(2020北京)某同学利用焦距为f1的凸透镜做了三次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8-6-6所示。
图8-6-6
(1)由图示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2)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f2的凸透镜(f2
1.(1)较暗
(2)同一水平高度上 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10.0 (4)倒 缩小 实
(5)倒 等大 实 (6)倒 放大 实
(7)不会 (8)不能 右 正 放大 虚
2.B 3.A 4.B
5.C [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等大、倒立的像,说明蜡烛位于二倍焦距处,将蜡烛移至a处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故A错误;
将蜡烛移至b处时,物距等于焦距,此时不成像,故B错误;
将蜡烛移至c处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
将蜡烛移至d处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
6.C [解析] 距离凸透镜3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2v=12×30 cm=15 cm。若将物体移至透镜前12 cm处时,物距u=12 cm,满足u
(3)倒 缩小 实 倒 放大 实 (4)C
[解析] (1)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像不能成在光屏上,A不符合题意;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像不能成在光屏上,B不符合题意;蜡烛在透镜的焦点上,此时不能成像,C不符合题意;蜡烛在透镜的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可以成在光屏上,D符合题意。
(2)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3)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当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30 cm时,u>2f,f
(4)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
8.(1)都变大 (2)左 [解析] (1)由图示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距和像的大小都变大。(2)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f2的凸透镜(f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1 m,则她在镜中的像将变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二、学生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二、学生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