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学案及答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活动建设海绵城市 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程标准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核心素养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综合思维) 2.通过图文资料,分析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人地协调观)3.结合不同城市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分析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综合思维) 一、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1.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以及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的吸纳与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有效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缓解旱季时水源不足的问题。2.建设海绵城市的原因(1)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和管理引起生态系统破坏,部分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2)城市的河道自净功能减弱甚至丧失,水体污染严重,威胁饮水安全。(3)城市内涝问题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4)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需求更加强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加之许多城市排水系统脆弱。[温馨提示]我国南方城市多发内涝的原因:南方地区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城市排水系统不合理或老化,排水能力不足。二、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1.海绵城市的建设重点是建立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系统。快速渗水和有效集水是这一系统的关键。2.海绵城市的目的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可以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使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河流水系等都具备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温馨提示]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建设成海绵城市,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问题,应因地制宜地去建设城市,不应千篇一律。杭州在规划海绵城市时,根据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对“渗、滞、蓄、净、用、排”的适宜性,把杭州划分为五个不同主要功能片区: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区、雨水污染控制区、高强度城区控制区域和工业物流集中区海绵建设区。据此完成1~3题。1.杭州海绵城市建设后,将会减少( )A.地表径流 B.雨水下渗C.大气降水 D.植物蒸腾2.杭州构建的海绵城市净化后的水最可能用于( )A.生活用水 B.工业用水C.农业用水 D.绿化园林用水3.杭州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 )A.提升杭州城市等级 B.完善城市交通布局C.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D.扩大杭州用地规模解析:1.A 2.D 3.C 第1题,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因此海绵城市可以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对大气降水和植物蒸腾影响不大,故A正确,B、C、D错误。第2题,调蓄水经处理后将用于公园日常绿化养护及景观喷泉补水等,故D正确。海绵城市净化后的水达不到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标准,故A、B错误。城市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农业用水很少,故C错误。第3题,依据材料可知,海绵城市的突出作用是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采用透水地面,扩大水体和绿地面积等措施除减轻城市内涝外,还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故C正确。海绵城市建设不能提升杭州城市等级,与城市交通布局和用地规模关系不大,故A、B、D错误。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下图为海绵城市简图。读图,回答4~5题。4.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增加下渗 B.减少蒸发C.增加地表径流 D.减少地下径流5.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4.A 5.B 第4题,通过材料及图示可以看出,海绵城市建设借助一些措施可以增加下渗,增大蒸发,减小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故选A。第5题,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拦截部分水体,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缓解城市淡水不足、雨季内涝,减轻热岛效应,但对城市的用地紧张几乎没有缓解作用。故选B。2018年5月8日,南方多地拉响暴雨预警,纷纷进入“城市看海”。读漫画《城市看海》,完成6~7题。6.图中反映的城市问题是城市( )A.内涝严重 B.交通堵塞C.住房紧张 D.环境污染7.缓解图示城市问题的有效措施应是(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B.严格控制城市经济规模C.改善市民居住环境D.大力建设海绵城市解析:6.A 7.D 第6题,结合材料和图片可知,图中反映的城市问题为城市内涝严重,故选A。第7题,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A错。控制城市经济规模,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B错。改善民居环境不会缓解内涝,C错。建设“海绵城市”可以缓解内涝,D对。故选D。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读图,回答8~9题。8.海绵城市能使下列水循环环节明显增强的是( )A.地表径流 B.降水C.下渗 D.水汽输送9.海绵城市的建设( )①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②补充地下水 ③增加地表径流集聚量 ④解决城市内涝问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8.C 9.A 第8题,由材料可知,海绵城市能够在下雨时蓄水,因此海绵城市能使下渗明显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对降水和水汽输送没有影响,C正确。第9题,由材料可知海绵城市能够在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会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缺水问题,因此①②正确,A正确;在下雨时蓄水,会减少地表径流集聚量;会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但不会解决城市内涝问题,③④错误,因此B、C、D错误。 探究点 ———————— 从生活中学 ———————— 一、地理情境激趣2020年12月份,河南省郑州市城建局印发《郑州市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要点(2020年版)》,对建筑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与湿地等如何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进行建设,都有了相应的要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涝灾(内涝)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能够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如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二、核心素养培优1.分析说明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作用。(综合思维)提示: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改善城市小气候,气温降低,湿度增大,气温日较差减小。2.分析我国城市内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综合思维)提示:原因是短时间内(或特大暴雨)降水多,强度大;城市人口激增,城区建筑物密集,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暴雨强度;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或水泥路面大幅增加),不利于下渗;绿地、水面大幅减少;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偏低,城市管网不完善,排水能力弱。措施是加强城市规划;完善城市排水系统;保护湿地(或增加水面面积);增加绿地面积;疏浚河道。3.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综合思维)提示:海绵城市的建设,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使当地空气变得湿润,蒸发量增大。———————— 在探究中悟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建设意义针对问题避免、减少城市内涝城市硬化路面比例大,城市排水系统脆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和台风等极端天气减轻水污染城市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河道等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甚至丧失缓解水资源短缺城市建设过度硬化造成降雨主要形成径流外排,地下水补给不足;水体污染严重二、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它是构成海绵城市的基本元素。城市“海绵体”可分为三类,即原有的“海绵体”、受到破坏的“海绵体”、新建的“海绵体”。城市建设中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池塘、沟渠,维持城市的自然水文特征;对已经被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要采用多种手段逐步进行恢复,并达到一定的比例;适当开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优先采用具有渗透、调蓄和净化功能的材料和设施,提高绿色基础设施的比例。三、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系统。快速渗水和有效集水是这一系统的关键,其目的在于有效控制雨水径流。为了达到此目的,要在“渗、滞、净、蓄、用、排”六大要素上做文章。六大要素措施目的渗充分利用渗透和绿地技术,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料,改造屋顶绿化,下沉绿地,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减少地表径流量,控制城市内涝,涵养水源滞建设雨水花园、人工湿地及植草沟、滞留带等工程措施减少地表径流汇集时间,降低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减缓内涝净人工湿地建设、生态滤池建设过滤和降解汇流雨水中的污染物,以净化水体,保护城市水环境蓄利用自然水体和地下蓄水池收集雨水减轻城市内涝,涵蓄水源用各级管网输送,用于绿化灌溉、建筑施工和生活缓解水资源紧缺排排水防涝系统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避免内涝 ———————— 到实践中用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1.建设活水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灰霾污染 B.美化城市环境C.增加经济收入 D.减轻城市雨涝2.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干预最明显的是(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C.降水 D.水汽输送3.活水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A.下渗蓄水 B.美化城市环境C.调节小气候 D.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1.D 2.B 3.A 第1题,活水公园能够滞留、涵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量,减轻城市雨涝,故D项正确。第2题,雨水收集系统导致地表径流水量减少,对地表径流干预最为明显,故B项正确。第3题,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中主要起蓄水的作用,同时增加下渗,故A项正确。1.海绵城市的功能: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有效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缓解旱季时水源不足的问题。2.建设海绵城市的原因:(1)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和管理,引起生态系统破坏,部分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2)城市的河道自净功能减弱甚至丧失,水体污染严重,威胁饮水安全;(3)城市内涝问题。3.海绵城市的建设重点是建立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系统,快速渗水和有效集水是这一系统的关键。4.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一般步骤,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单元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单元活动 节约资源,助推绿色发展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学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 (2019)单元活动 保护环境,留住绿水青山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