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 7.1 首都北京(第1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课件 12 次下载
- 7.1 首都北京(第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课件 11 次下载
- 7.2 台湾省(第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课件 12 次下载
- 7.3 四川省(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课件 13 次下载
- 7.4 福建省泰宁县(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课件 12 次下载
2020-2021学年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二节 台湾省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二节 台湾省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72台湾省第1课时课件pptx、72台湾省第1课时导学案doc、72台湾省第1课时练习docx、72台湾省第1课时教案doc、素材台湾与大陆原来是同一块陆地wmv、素材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文化渊源wmv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知识与技能读图了解台湾的范围。读图分析台湾的位置及位置的重要性。知道台湾一些美丽的自然风光。读图归纳台湾的气候特征。能举例说明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知道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举例说明、材料分析等学习本节课的内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
(1)台湾岛的轮廓像什么?
1.读图,完成下列活动:
用笔在图上圈出台湾省的澎湖列岛、钓鱼岛和赤尾屿。
面积:约36000平方千米人口:2316万(2010年)
澎湖列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许多小岛
(2)找出台湾岛周围的海、洋和海峡。
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
台 湾 海 峡
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北临东海
(3)找出最能反映台湾岛纬度位置的特殊纬线,从而判断台湾岛所在的温度带。
(4)查看台湾岛附近的海上航线,讨论台湾岛在祖国海上交通运输和海防方面的重要价值。
距大陆最近处仅130千米
一、“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
二、我国的石油进口和从外国进口的商品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台湾海峡运输。
三、台湾岛附近有着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这对我国的中长期战略利益十分重要。
(5)试着把下表填写完整。
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许多小岛
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丰富
南部位于热带,北部位于北温带
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北临东海
海上交通便利,战略位置重要
日月潭位于台湾岛最长河流浊水溪上游,景色优美,是著名的旅游景区。
玉山位于台湾岛中部,因冬季时而积雪,远望雪白如玉而得名。高峻的玉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海拔3952米。
到处呈现着迷人的热带和亚热带风光
2.阅读下列地图和图表,说出台湾岛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出气候特征。
气温:高、热降水:多、湿
根据教材70页图D,讨论台湾岛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特征,把小组讨论的结果概括地填入下表;讨论台湾岛的气候、地形、河流和植被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北回归线从台湾岛中部穿过
台湾岛呈东北、西南狭长,山地多,平原少
1.参照下面这组图片,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脉联系。
(二)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据考证,客家人的先祖是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后因战乱等原因南迁,其中部分东渡至台湾。
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台湾汉族人口约占全省的98%,他们大部分人的祖籍是福建和广东,因此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视频:台湾与大陆原来是同一块陆地
2.请用更丰富的资料说明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妈祖是我国东南沿海渔民共同信奉的女神。渔民认为她可以保佑出海捕鱼的人平安。
视频: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文化渊源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的吴国和7世纪的隋朝曾先后派万余人赴台。12世纪中叶,宋朝曾派兵驻守澎湖,后来元朝又在澎湖设置行政管理机构“退检司”。14、15世纪中国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其后对钓鱼岛实行了长期管辖。1624年1626年,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别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侵略者,收复台湾。17世纪末,大陆赴台开拓者超过10成人。1885年清朝正式设台湾省建制。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台湾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所有附属岛屿一并割让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台湾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所有附属岛屿应全部归还中国。台湾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所有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台湾人民与我们是同宗同祖的骨肉同胞,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宝岛台湾的位置、范围、气候等自然环境;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南亚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湘教七下72南亚第1课时课件pptx、湘教七下72南亚第1课时导学案doc、湘教七下72南亚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台湾省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76台湾省课件ppt、76台湾省练习doc、76台湾省学案docx、76台湾省教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台湾省图片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宝岛台湾,祖国大陆的东南端,祖国的宝岛,台湾省在中国的位置,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台湾省的组成,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