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解析: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南阳油田中招二模考试试题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K:39 Cl:35.5 O:16 N:14 Zn:65 Cu:64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方案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C. 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答案】D【解析】【详解】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羊毛线和腈纶线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是否有新物质产生。2.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 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必须先检验气体纯度C. 用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性强弱时,应先将pH试纸湿润D. 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中【答案】B【解析】【详解】A、蒸发操作时,蒸发皿不需要放在石棉网上,直接放在铁圈上,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用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性强弱时,应用干燥的pH试纸,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不可以放回原瓶,否则污染药品,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3. 下列物品主要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塑料水杯 B. 羊毛围巾 C. 不锈钢盆 D. 纯棉衬衫【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塑料水杯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B、羊毛围巾由羊毛制成,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C、不锈钢盆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D、纯棉衬衫由棉花制成,棉花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A。4. 小麦、玉米、高粱都是酿造白酒的原料,富含的营养素是A. 蛋白质 B. 油脂 C. 糖类 D. 水【答案】C【解析】【详解】A、蛋白质不能降解成葡萄糖,进而也不能厌氧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油脂不能降解成葡萄糖,进而也不能厌氧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糖类能降解成葡萄糖,进而能厌氧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此选项符合题意;D、水不能降解成葡萄糖,进而也不能厌氧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5. 科学观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下不正确的是( )A. 能量观: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B. 守恒观:所有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 分类观: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D. 结构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例如硝酸铵,故A正确;B、所有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正确;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属于碱,故C不正确;D、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故D正确。故选C。6. 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有机物排序的是A. 干冰、空气、乙醇 B. 水、汽水、碳酸钠C. 氧化汞、石油、煤 D. 生石灰、熟石灰、甲烷【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属于混合物;乙醇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汽水是由水、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碳酸钠属于无机物,说法错误;C、氧化汞是由汞、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石油含有多种烃类物质,属于混合物,煤主要成分是碳,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D、生石灰(氧化钙)由钙、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熟石灰(氢氧化钙)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甲烷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错误;答案:A。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物质的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A. 工业废水 B. 二氧化硫 C. 固体粉尘 D. 氮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所以A错误;B、二氧化硫是有害气体,会形成酸雨,所以B错误;C、固体粉尘属于粉尘污染,所以C错误;D、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所以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空气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题考点基础,比较简单。8. 下列除杂试剂不正确的是A. 碳酸钙中的氯化钙(水) B. 氮气中氧气(碳)C. 铜粉中氧化铜(一氧化碳) D. 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氢氧化钡)【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除杂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杂质来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理除杂,所以A正确;B、氧气能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也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所以B错误;C、氧化铜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物质,符合除杂原则,所以C正确;D、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以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抓住除杂的必要条件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 如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 ℃时,将5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 a的饱和溶液B. 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C. 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D. 将20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b>a=c【答案】D【解析】【详解】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50g水最多溶解40ga,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B、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所以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故B正确;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故C正确;D、将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时,a、b的溶解度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b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c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时c的溶解度,所以t℃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D错误。故选D.10. 现有X、Y、Z三种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有X、Y,但X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更剧烈。把Y放入Z的硝酸盐中有下列反应关系:,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 )A. Z>Y>X B. X>Z>Y C. Z>X>Y D. X>Y>Z【答案】D【解析】【详解】X、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且X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更剧烈,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强于Y,把Y放入Z的硝酸盐中,金属Y能置换出金属Z,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强于Z,故X、Y、Z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X>Y>Z;故选D11. 食用豆腐能使人体获得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亮氨酸中的含氮量约为10.7%B. 亮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3C. 亮氨酸由22个原子构成D. 亮氨酸的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答案】A【解析】【详解】A、 亮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项正确;B、 亮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3)=72:13≠6:13,故选项错误;C、亮氨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存在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12. 现有① ② ③ ④ ⑤ 五种溶液,不用其它试剂,要用最简便的方法,被鉴别出来的物质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①②③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④⑤②③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氯化铁溶液呈黄色,其他溶液呈无色,则氯化铁可以作为已知物分别滴加到剩余四种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剩余三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镁溶液;将硫酸镁溶液滴加到剩余两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钡溶液,另外一个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④①②③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试剂之间的鉴别,要牢记各物质的特点和反应现象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13. 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或做法,其中不合理的是A. 农药能保护农作物,但本身有毒,应按规定量合理施用B. 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回收后经发酵制沼气等C. 熟石灰和碳酸氢铵混合施用,既能改良酸性土壤又能提高土壤肥力D. 根据土壤条件进行均衡适度施用化肥,以提高施用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A、农药能保护农作物,但本身有毒,应按规定量合理施用减少污染,正确;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回收后经发酵制沼气等,提高秸秆利用率,正确;C、熟石灰和碳酸氢铵混合反应生成氨气,造成肥效降低,错误;D、根据土壤条件进行均衡适度施用化肥,以提高施用效率,正确。故选C。14. 某无色溶液中存在如下四种离子:K+、、Al3+和X,测得它们的离子个数之比依次为: K+: : Al3+:X=2:5:2:1,则X可能是A. Mg2+ B. Cu2+ C. NO3— D. Ba2+【答案】A【解析】【详解】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之和为0,设为X所带电荷为,,故X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但由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溶液中不能存在钡离子,由于溶液无色,而铜离子显蓝色,故溶液中不能含有铜离子,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 化学基础与常识。(1)成语“釜底抽薪”运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2)把一根石墨电极或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通电源后灯泡发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_作用。(4)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答案】 ①. 清除可燃物 ②. 石墨有导电性 ③. 乳化 ④. Ag2S【解析】【分析】【详解】(1)“薪”指柴草,即可燃物,“釜底抽薪”是指将柴草抽出来,故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2)铅笔芯中有石墨,石墨具有导电性,接入电路中可使灯泡发光。(3)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故能清除油污(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4个Ag、4个H、2个S、2个O,反应后有4个H和2个O,故在2X中应含有4个Ag和2个S,X前系数是2,故X应为Ag2S。16. 请从氮气、氢气、干冰、氯化钠和硫酸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用以防腐的气体是______。(2)可用作制氯气的原料是______。【答案】 ①. N2 ②. NaCl【解析】【分析】【详解】(1)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2)只有氯化钠中含有氯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有氯元素,生成物中才可有氯元素,故可用于制氯气。1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消息,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并证实其为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要使天然气充分燃烧的措施是______(写一条即可)。【答案】 ①. CH4+2O22H2O+CO2 ②.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意思正确即可)【解析】【分析】【详解】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使燃料充分燃烧: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所以要使天然气充分燃烧的措施是增加氧气的量或增大天然气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8.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1)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变_______;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2)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答案】 ①. 小 ②. 氢氧化钠和盐酸两者恰好反应 ③.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解析】【详解】(1)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从A到B过程中,氢氧化钠不断被反应减少,溶液碱性变弱,pH值不断减小;由图像可知,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温度不断升高,B点时温度达到最高,此时两者恰好反应。(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19.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的俗称为烧碱。则A转化为C的现象为_________;D和E的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 ①.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②. 复分解 ③. 【解析】【分析】B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B是硫酸铜;D的俗称为烧碱,则D是氢氧化钠;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B,E—D,则E是酸,为硫酸;故A、C只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由于B→A,则A是铜;A→C、C→A、C→B,则C是氧化铜。带入框图,推断合理。【详解】①通过上述分析,A是铜,是红色固体,C是氧化铜,是黑色固体,A转化为C是铜在加热时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实验现象是:红色固体变为黑色。②通过上述分析,D是氢氧化钠,E是硫酸,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③通过上述分析,B是硫酸铜,D是氢氧化钠,B和D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20. 在点燃的条件下,4.4gC3H8与12.8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O2、7.2gH2O和xgCO。则x=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 ①. 5.6 ②. 【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4+12.8g=4.4g+7.2g+x,x=5.6g;C3H8与12.8gO2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 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后所得固体的质量等于加入的锌粉的质量。(1)写出一个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请分析过滤所得固体物质中的成分_______。【答案】 ①. Zn+ 2AgNO3=Zn(NO3)2+ 2Ag或Zn+Cu(NO3)2=Zn(NO3)2+Cu ②. 一定有银和铜(或Ag和 Cu),可能有锌(或Zn)【解析】【详解】(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或Zn+Cu(NO3)2═Zn(NO3)2+Cu。(2)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后所得固体的质量等于加入的锌粉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或Zn+Cu(NO3)2═Zn(NO3)2+Cu,65g锌反应生成108g银,固体质量增加,65g锌反应生成64g铜,固体质量减少,所以所得固体中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22. 工业炼铁需要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为原料,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若使用磁铁矿(主要成分为 Fe3O4)炼铁,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为了防止钢铁腐蚀,常在金属材料的表面涂抹一层油漆,其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提供热量和产生一氧化碳 ②. ③. 隔绝铁和氧气和水的接触【解析】【详解】炼铁时要用到焦炭,它有两个作用。炼铁时需要高温,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热,可供给炼铁使用。炼铁时还需一氧化碳作还原剂,二氧化碳与过量焦炭反应可以生成一氧化碳。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所以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油漆可以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绝,从而防止铁生锈。故答案为:提供热量和一氧化碳、、隔绝铁和氧气和水的接触。23. 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微型实验。(1)写出如图微型装置的一条优点:______。(2)滴加几滴试剂X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先后变色,则加入的试剂X是______。【答案】 ①. 节约药品(环保或现象明显) ②. 浓氨水【解析】【分析】【详解】(1)图中实验是在密闭容器进行,因此比较环保,且消耗的药品少,可以节约药品等;(2)滴加几滴试剂X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先后变色,说明滴入试剂是碱性物质,且具有挥发性,因此试剂X是浓氨水。24. 某同学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提示: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1)写出一个加入Na2CO3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为什么不能将操作③和操作④的顺序颠倒?________(3)最后制得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答案】 ①. (或↓) ②. 若操作③和操作④的顺序颠倒,则会使最后制得的氯化钠中还混有CaCl2、MgCl2和BaCl2杂质 ③. 提纯过程中的多个反应有氯化钠生成【解析】【分析】【详解】(1)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去除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去除过量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填:(或↓)。(2)③和操作④顺序颠倒,之前生成的沉淀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会被盐酸溶解生成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钡,会使最后制得的氯化钠中还混有CaCl2、MgCl2和BaCl2杂质,故填:若操作③和操作④的顺序颠倒,则会使最后制得的氯化钠中还混有CaCl2、MgCl2和BaCl2杂质。(3)提纯过程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去除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去除过量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钠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提纯过程中的多个反应有氯化钠生成,最后制得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故填:提纯过程中的多个反应有氯化钠生成。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2)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O2。①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______。③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什么气体?______(写一种即可)④若用B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将B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______(3)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①可用______测a点溶液的酸碱度。②反应到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4)加热15 g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可以得到10.2 g 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答案】 ①. b ②.
③. 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意思正确即可) ④. 二氧化碳(氢气) ⑤. ⑥. pH试纸 ⑦. 氯化钠,氯化镁 ⑧.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5g-10. 2g=4.8g
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解得x=12. 2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12. 25g。【解析】【详解】(1)a、烧杯是可以加热的仪器,不符合题意;b、量简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于加热,符合题意;c、试管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不符合题意;d、蒸发皿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不符合题意,故填:b;(2)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中,只有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的实验装置不需要加热,故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利用装置A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故填: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③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分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其反应原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④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即长进短出,图为 ;(3)①测a点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或pH计;②ab段,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c段(不含b点)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镁还未完全反应,c点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氯化镁,故填:氯化钠、氯化镁;(4)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