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2 手指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品读这篇文章。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总写五根手指各有不同姿态、性格。
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作用和特点。
总结出五根手指团结一致,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的道理。
默读第2段,想一想:大拇指的姿态怎样?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大拇指的这些特点的?画出相关语句。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具体描写拇指的形状特点。
一个“他”字让大拇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的人物。通篇拟人的手法,突出了丰子恺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上面标红的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大拇指用的力气大,很能吃苦。
在上面这段话中,作者是怎样表现大拇指最肯吃苦的特点的?
作者先总写大拇指最肯吃苦,再连举六个具体事例表现大拇指默默无闻、吃苦耐劳的特点。
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作者是怎样把大拇指不会讨巧写具体的?
举出“招呼人”和“给人瘙痒”两个例子。
默默无闻,不图名利
第2段中,作者的语言给你什么感受?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顶住”这些词,让我感觉大拇指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特别生动有趣。
“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把大拇指任劳任怨却不讨巧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
大拇指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他们像大拇指一样肯吃苦,默默地为社会做着贡献。
回顾第2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大拇指的。
作者写大拇指姿态不美,是抓住体形、头形和构造三方面来写的;写他肯吃苦、默默奉献时,是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来写的。作者还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拇指的特点。
默读第3段,想一想:第3段和第2段有什么相似之处?
1.都是从姿态和作用两个方面来写的;2.都运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3.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默读第3段,想一想:食指的姿态和特点是怎样的?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食指的特点的?
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食指的特点,先将食指与其他三指进行对比,突出食指线条强硬的特点;再将食指与大拇指进行对比,说明他做的工作复杂、精细,表现了他勤奋、勇于探险、机敏的特点。
食指工作的“复杂”表现在哪儿?作者是怎样把食指做的工作复杂写具体的?
食指不光出力,还勇于探险,不怕受伤、牺牲。
作者列举了四个具体事例,来写食指做的工作复杂,“全靠、都要、最多”等词夸张地写出了食指勤奋卖力、勇于探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特点。
食指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他们像食指一样勇于探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默读第4段和5段,想一想:这三根手指的姿态是怎样的?各有什么特点?
读下面的语句,说说作者在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写出趣味来的。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指形象的高大、地位的独特与高贵,把中指养尊处优的形象写得十分鲜活、富有趣味。
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别人。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作者在这里夸张地写出了无名指和小指的作用微不足道,联想到实际生活,让我们不由得会心一笑。
齐读第6段,思考:作者对五根手指的态度怎样?
作者觉得觉得五根手指虽然在姿态和性格上各不相同,但却没有爱憎之分。
本段中哪句话阐明了本文要说明的道理?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个道理的理解。
人群的全体就如手上的五指,虽然分工不同,能力有大有小,但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一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只有彼此支撑、团结一致,才能凝聚成最大的力量,一起克服困难。
本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述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作用,说明了五根手指虽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只要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从而阐明了“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大拇指:扶住琴身,抵住喷出的水,按住流血的伤口,顶住重东西,翻书页,揿电铃。食指: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去试探或冒险;打电话、扳枪机;打算盘、拧螺丝等。中指:最先碰到物,在旁扶衬其他手指。无名指: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弹奏乐器、扮兰花指等。小指:掏耳朵、抹鼻涕、弹奏乐器、扮兰花指等。
2.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找出类似的语句体会一下,再抄写下来。
点拨:本文用词风趣,如,“曲线优美”一般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体态,作者用它来描写中指的姿态,生动有趣;“养尊处优”通常指人生活在尊贵、富裕的环境中,作者用它来形容中指的地位优越,非常形象。在课文中找出用词风趣或采用修辞手法的语句,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并抄写下来。
小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点拨:本题要求我们学习运用课文中“把事物当作人或其他事物来写”的表达方法来描写人的五官。步骤如下:确定写作对象(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舌头)→找出写作对象的特点→把握写作对象的特点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
一、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下列句子分别描写的是什么手指,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A.食指 B.中指 C.无名指 D.小指 1.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 ) 2.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 ) 3.他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 4.他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
二、品读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中指 的特点。 (2)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话中作者由 的全体想到 的全体,阐明了 的道理。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4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22 手指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22 手指教案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22手指pptx、22手指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2 手指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2 手指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22手指优质版pptx、22手指课课练pptx、22手指课时练docx、貌mp4、螺mp4、纽mp4、秽mp4、痒mp4、渺mp4、搔mp4、拇mp4、拧mp4、扣mp4、憎mp4、庸mp4、仓mp4、享mp4、七彩五下课文朗读22手指mp4、七彩五下课文朗读22手指第2自然段mp3、轧mp4等20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