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12.1 温度与温度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②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表示符号及读法。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④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工作原理。
⑤会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⑥知道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示数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来源:学#科#网Z#X#X#K]
四、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来源:Z,xx,k.Com]
【过渡】春天冰融化,夏天水长流,秋天云高远,冬天雪封河。以四幅美丽的图片引入本章的物态变化内容。四季交替变化的同时,也伴随着气温的变化,而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也都与温度有关。我们这一章的探究就从大家所熟悉的温度开始。
(以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二)讲授新课
物态变化:太阳照射地面的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上升。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了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雨便产生了。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雪的形式降到地面。云是液体小水滴或固体小冰晶。
水循环示意图
迷你实验室----水之旅
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不断加热,水沸腾后,用勺子靠近壶嘴。
通过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了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勺子上又复原成水。如果把水放入冰箱,水还能复原成冰。
人造“雨”
物态变化
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固态(冰) 、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
物理学中,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因为温度不同。
巩固练习
雪、霜、雾、露、雨、冰雹、水蒸气以及日常看到的“白汽”中,
以固态形式存在的是 雪、霜、冰雹 ;
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雾、露、雨、白汽 ;
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是 水蒸气 。
(三)温度
冰水和冰糕哪个更冷? 两手的感觉一样吗?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叫做1摄氏度。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某地气温-6℃,读作零下6摄氏度或负六摄氏度。
动画展示温度计,练习读数
读作 20摄氏度,记作 20 ℃;读作 44摄氏度,记作 44 ℃;读作 0摄氏度,记作0 ℃;
读作 -5摄氏度,记作 -5 ℃;
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温度
信息窗
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是热力学温标,它表示的温度是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为“K”。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是273.15K。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 T=273.15+t
(四)温度计
温度计: 测量温度的仪器
构造:由装酒精、煤油或水银的玻璃泡和细管组成。外罩玻璃管并标上刻度。
现象:温度升高时,液面上升; 温度降低时,液面下降。
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常见液体温度计
实验温度计 量程:-20~100℃ 分度值1℃
体温计 量程:35~42℃ 分度值0.1℃
寒暑表 量程:-30~50℃ 分度值1℃
固体温度计
数字体温计 双金属片温度计
数字温度计是根据物体导电性与温度的关系制成的。
双金属片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某种特性与温度的关系制成的。
播放温度计正确使用视频
温度计使用规则
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温度计的量程内;
2、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和侧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看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不能用温度计直接测火焰的温度 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中拿出来读数
温度计不能靠碰杯壁,也不应该接触杯的底部 正确读数
俯视结果偏大;仰视结果偏小;正确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上表面相平。
巩固练习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规律制成的。如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 ℃,此时示数是 16 ℃;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4 ℃,
2、图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8 ℃ 9 ℃ 1 8 ℃ -4 ℃
(五)体温计
迷你实验室----体温计
观察体温计,思考下列问题
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
2、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实验室用体温计不可以,为什么?
3、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先要用力下甩?
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缩口
关于缩口的说明:
1、因为要离开人体读数,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在缩口处断开水银不能退回,则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
2、用后要用力甩才能使水银退回玻璃泡。
3、若不甩的话水银只能上不能下。
体温计量程:35oC – 42oC;体温计的分度值0.1oC
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他的体温为 36.5 ℃。
归纳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及正确使用的方法.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0 ℃和100 ℃的规定:
在一个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来源:学#科#网Z#X#X#K]
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七、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册
八、教学反思
《温度和温度计》是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课认真研读了教科书及教学用书,将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成四个层次:一是比较水的冷与热;二是观察温度计,认识其结构及原理;三是摄氏温度的读和写;四是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121温度与温度计备作业解析版_docx、121温度与温度计备作业原卷版docx、121温度与温度计备课件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121温度与温度计备课件pptx、121温度与温度计备作业解析版docx、121温度与温度计备作业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演示课件ppt,文件包含121温度与温度计课件pptx、121温度与温度计练习doc、121温度与温度计教案doc、121温度与温度计导学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