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活板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活板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达标检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D
4.D、B、E、A、C
5.极为神速,瞬息可就
6.B
7.活字印模是用胶泥制作的,它的优越性是遇水不变形,不与药物相粘,拆板方便。
25 活 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同桌互相提问重点词语解释10个、句子翻译5句。
二、合作探究
1. 雕版印刷术早在什么时候就已出现?又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最后大规模应用在什么时候?
2.第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3.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雕板印刷术发明的历史?
4.“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这一句交待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突出毕昇的身份?
5.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根据课文内容具体说出制版的程序。
6. 为什么用胶泥做原料,而不用木料?
7.课文最后一段交待活板的下落,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8.思考: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说说活板的“活”体现在哪里?
三、拓展延伸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按其在工艺技术发展上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源头、古代、近代、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其中:“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四、达标检测
1活板的主要特征是( )
A 印刷速度快 B印刷质量好
C 制版比较容易 D印完,可以拆版
E发现错误可以改正 F活
2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 )
A 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程序顺序
4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个步骤,它们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请将它们的字母按序写在横线上。
A 以火镕药 B用药物蒙盖铁板
C按平版面 D设置铁板
E排列字印.
5这段文字中说明活板印刷速度快的原句是“ ”和“ ”
6这段文字的⑦⑧⑨句说明的是( )
A 每一字皆有数印,以备-板内有重复者。
B“之”“也”等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C 活字的存放。
D 活板对印刷中会遇到的一板内有重复的字和生僻字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7活字的印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有什么优越性?
五、布置作业
1.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2.准确、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附达标检测答案
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达标检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写作 语言简明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践演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写作 语言简明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写法指导,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