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大
D.一定温度下某溶液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小
B.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2℃降温至 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t2℃时,分别取含水100g的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降温至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
B.降温过程中,所得溶液质量甲始终大于乙
C.在t1℃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降温至0℃时,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一定为甲小于乙
4.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B.打开汽水瓶盖会听到“呲呲”的响声,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C.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
D.NaCl 在 20℃时的溶解度为36g,意思是在 20℃时,100g 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g NaCl
5.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是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D.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解度减小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
B.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升温会减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D.蔗糖可以无限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7.溶液中存在有五种离子,其中各离子个数比Cl-∶∶Fe3+∶K+∶M=2∶3∶1∶3∶1,则M为
A.B.Mg2+C.Ag+D.Na+
8.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的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B.硝酸铵C.蔗糖D.熟石灰
9.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食盐D.白糖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用水区分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钙B.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用NaOH溶液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D.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大
D.将t℃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都会析出晶体
12.物质A、B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B的溶解度大于物质A的溶解度
B.从A溶液中得到A晶体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C.20℃时A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用玻璃棒搅拌会增大物质的溶解度
13.t℃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Sg,则bgM物质在t℃时,可配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A.b(100+S)/S gB.(100+S+b) gC.S(100+b)/b gD.100b/S g
14.下列物质均能溶于水。其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显著下降的是
A.NaClB.NaOHC.NH4NO3D.NaNO3
二、简答题
1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图2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A中白磷不燃烧,B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3)图3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三、推断题
16.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的b物质,得到b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17.如图所涉及的物质及反应都是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其中B、C、M、J为气体,E、H为常见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物质J的用途: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反应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图2是某同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甲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乙图是量取水的操作,若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图3是比较等质量的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催化效率的实验,试剂X应该是_____。
19.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移;按实验要求,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填名称),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小婧按如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g。
(3)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25g贝壳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g;
(2)计算反应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组成,取黄铜样品5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分5次共加入250克稀硫酸,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1)表中m=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
(3)求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2.为了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12.5g加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08.1g,计算:(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1)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A
110
117
126
139
B
31.6
63.9
110
167
1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累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250
累计产生气体的质量/g
0.2
m
0.6
0.7
0.7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B 6.C 7.B 8.B 9.A 10.D 11.C 12.B 13.A
14.C
15.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 温度达到着火点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出现较多固体
16. 75 a>b>c
17. H2 供给呼吸 冶炼金属
18.(1)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 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偏小
(3)10g5%H2O2溶液
19.(1) 烧杯 量取 溶解 玻璃棒 搅拌,加快溶解
(2) 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12
(3)18%
20.(1)20
(2)解: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4.6%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21.(1)0.4
(2)54.5%
(3)解:设5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9.8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22.(1)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100g-108.1g=4.4g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80%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解:设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y=11.1g
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