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跨省际区域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晋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跨省际区域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9页。
图1
1.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梯田的好处是( )
A. 涵养水源 B. 美化环境
C. 保持水土 D. 防风固沙
2. 读下面因果关系图,方框中的数字代号①②③④与下列内容字母代号abcd对应正确的是( )
图2
a.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b. 城市绿化面积增加
c. 农村人口不断减少
d. 减少乱砍滥伐,保护森林
A. bcad B. abcd
C. cadb D. dcab
【2021•山西】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据此完成3~5题。
3. 三星堆遗址所在的区域是( )
A. 东北地区 B. 成渝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长江三角洲地区
4. 该区域已形成“双核”城市群,其中“双核”是指( )
A. 成都、重庆 B. 内江、涪陵
C. 自贡、遂宁 D. 宜宾、万州
5.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唐代诗人李白对该区域的描述,说明该区域( )
A. 气候炎热 B. 土壤肥沃
C. 地形复杂 D. 河湖众多
6. 【2020·驻马店期中】长江三角洲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的便利条件有( )
①平原广阔,气候适宜
②经济发展快,科技力量雄厚
③矿产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展快
④国家政策支持及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21•北京】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据此回答7题。
7. 苏绣( )
A. 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
B. 作品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
C. 是我国蒙古族女子的传统技艺
D. 原料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蚕丝
8. 上海市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具有的优势有( )
①科技力量雄厚
②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③拥有全国最大港口,水陆交通便利
④对外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特色显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 关于上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
B. 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港
C. 浦东的开发使上海加速崛起
D. 上海只对长江三角洲有辐射带动作用
10. 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
A. 对矿区的土地进行复垦
B. 治理水土流失
C. 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 大力开发资源,努力发展经济
11. 【2021·广东期末】在“乌金三角”地区的特大型煤田中,属于陕西省的是 ( )
A. 大同 B. 平朔
C. 神府 D. 阳泉
12.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 热量不足 B. 光照不足
C. 水源不足 D. 地表崎岖
【2020·芜湖期末】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据此完成13~14题。
13. 引起“南猪北养”局面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河网密度
C. 市场需求 D. 生产规模
14. 与南方相比,东北有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
A. 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
B. 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
C. 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D. 森林资源丰富,饲料充足
15. 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
A. 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 B.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大力冶炼钢铁 D. 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16. 【2020•威海】聚焦“老区”振兴,关注创新发展,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北调研,指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他强调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要吸引更多人才为振兴发展服务。
材料二 东北地区图(图3)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图4)。
图3 图4
(1)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受阻”,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其“阻力”有哪些?
(2)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依赖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创新产业,请借鉴其经验并结合材料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出谋划策。
(3)长江三角洲被称为“鱼米之乡”,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三江”的大米以其营养高、环保生态的高“品质”在威海超市倍受青睐,请从地理角度分析东北大米“品质高”的原因。
17. 【2021•海南】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5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图5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C
6.D 7.D 8.D 9.D 10.D
11.C 12.A 13.A 14.C 15.B
16.(1)产业结构单一、矿产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人才缺乏、创新不足、产业转型困难。
(2)更新设备、引进人才、提高生产技术、优化产业结构。
(3)地势低平,平原广布,河湖众多,水田连片。
生长期长,有利于水稻养分的积累,土壤肥沃,不需要施肥,为养分积累提供了基础,气温低,虫害少。
17.(1)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
(2)当地植被的水土保持能力下降,树的根吸收更多的地下水,导致该地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更加短缺,气候更加干燥。
(3)在当地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辽阔富饶的“黑土地”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38分,填空题(共10分,判断题(共10分,解答题(共4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晋教版八年级下册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40分,填空题(共10分,判断题(共12分,解答题(共3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下册6.3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40分,填空题(共10分,解答题(共5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