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同步作文教学课件PPT
第三单元 缩写故事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缩写故事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课时ppt、第2课时ppt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9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从前,有一个很凶的老婆婆。她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娶了媳妇之后到远方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老婆婆、她的女儿和儿媳。
第①段:开篇即点明了故事的主要人物。
老婆婆待儿媳一点也不好。她的女儿很讨厌这种做法。
第②段: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对比,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铺垫。
一次,嫂嫂又被婆婆逼着上山采桑叶,但桑叶都被采光了,只剩下柞树叶,而桑蚕宝宝是不吃柞树叶的。嫂嫂急哭了。
第③段:事情的起因——嫂嫂被逼上山采桑叶。
老婆婆的女儿趁她不注意,去山上找嫂嫂。看见嫂嫂坐在地上哭,她拉着嫂嫂,相伴着去远处采桑叶。可是翻过了很多山,还是不见桑叶。 天暗了下来,小姑劝嫂嫂回家。嫂嫂一想到婆婆那张脸,就十分害怕。她劝小姑,说山上有个山大王,红鼻子、绿眼睛,让小姑赶快回家。小姑不肯,愿意陪着嫂嫂。
忽然,小姑喊:“山大王,山大王,你能把柞树叶变成桑叶,我就嫁给你!”喊声刚落,柞树叶子就沙沙地响。小姑又喊了第二遍、第三遍,平地刮起一阵旋风,一会儿工夫,风停了,漫山遍野的柞树全变成了桑树!后来,两个人抬着沉甸甸的篮子下山回家。
第④~⑧段:事情的经过——姑嫂结伴寻桑叶,小姑许诺得桑叶,黑旋风卷走小姑。
后来,嫂嫂变成了一只鸟。它一边飞,一边叫:“找姑,找姑!”当地的人们都认识它,同情地称它为“找姑鸟”。
第⑨段:事情的结局——嫂嫂变成“找姑鸟”。结尾通过拟声词“找姑”交代鸟名称的由来,照应题目。
这个故事写了婆婆不待见嫂嫂,但小姑却与嫂嫂感情很好,后来小姑为了帮助嫂嫂被山大王捉走,嫂嫂在山里找小姑,直到自己变成一只鸟,这只鸟便是“找姑鸟”。这个故事歌颂了嫂嫂与小姑之间的亲情之美!缩写后的文章叙述清晰,情节连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适当增减修改,缩成了这篇既精简又明了的文章。
这篇缩写的开头交代了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概括简洁到位,同时也做到了恰当摘录,把故事原文的重要语句保留。这里的主要人物是老婆婆的女儿和儿媳,也就是下文中的小姑与嫂嫂。 具体做法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的重要语句。
“嫂嫂急哭了”,此处原文对嫂嫂如何“急”进行了详细地叙述,而缩写时抓住了这一人物的主要心理,只用三个字“急哭了”就概括了。 具体做法是:第一,要用概括性的语言压缩与故事中心意思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情节;第二,将具体描写改为概括描写;第三,将详尽叙述的部分压缩为概括叙述。
“小姑喊:‘山大王,山大王,你能把柞树叶变成桑叶,我就嫁给你!’”缩写时并没有改变,还是直接叙述。这里能充分体会到小姑对嫂嫂的情感,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具体做法是:第一,对原文的重点部分多写一些,其他部分要略写;第二,与故事主旨密不可分的语句,给予保留;第三,能推动情节发展的语句,也要保留。
故事的原文用了很多的修饰语和描写类的语言,都是在说明嫂嫂找小姑的辛苦,这里合并为一句“它一边飞,一边叫:‘找姑,找姑!’”就可以了。 具体做法是:第一,把原文中相关联的语段进行合并;第二,把原文中不是重要内容的地方用概括的语言写出来;第三,合并时可适当改写,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为精练。
《猎人海力布》片段缩写
猎人海力布随着小白蛇来到了龙宫,龙王要重谢海力布。
于是,他把海力布带到了藏有很多珍宝的屋子,告诉海力布想要什么就拿什么,但海力布只要他嘴里那颗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龙王想了想,就把宝石送给了海力布。海力布临走前,小白蛇再三叮嘱他不要和任何人说起这件事,否则他马上就会变成石头。
第①②段:将语言描写进行转化,由直接叙述变为间接叙述,而且运用了不同形式的“说”——重谢、告诉、叮嘱,既能达意,又避免单调。
有了这颗宝石,海力布每次打回来的猎物都比以前多得多。就这样过了几年。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回来时,听到鸟儿们在议论这里会山崩地裂,大地会被洪水淹没。海力布马上跑回家,向大家说明这件事,并让他们赶紧搬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不得已,只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大家说了一遍。说完后,海力布马上就变成了石头。
第④⑤段:对故事主要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听到鸟儿们议论、劝说大家搬家、急得掉下眼泪、告诉来龙去脉、变成一块石头,虽然语句简洁,但主要情节环环相扣。
第⑥段:结尾既表达了人们对海力布的感激和怀念,又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传奇性。
这篇习作是对课文部分内容的缩写,表现出了海力布热心和善良的优秀品质。小作者缩写时把握住了重点,把直接叙述改为了间接叙述,并进行了合理的保留、摘录、改写、合并。从全篇来看,故事情节完整,语言通顺,中心明确。
第①段:交代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故事的起因。
第②段:概括叙述包拯的妙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③段:详略得当,详细描写左边的妇人的动作、语言,突出生母的怜子之心。
第④段:对于左边的妇人的语言描写,采用的是转述法,“哀求”“请求”写出了母亲的爱子心切。
第⑤段:包拯说的话,揭示了断案的重要依据。摘录原句,更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这个故事缩写虽短,但是五脏俱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非常清晰。值得一说的是,缩写时,小作者保留了包拯所说的原话,这是有意而为之,说明这句话的重要性。缩写时,故事中的重要信息一定要保留。
第①段:开篇交代主要人物及其家庭背景。
第②段:采用合并法,多段合一。身体健壮、带回“母鸡”、变成姑娘、结为夫妻,本是多段内容,寥寥几笔,删繁就简,十分连贯。
第③段:妻子要他射一百只鸟做成百鸟衣来衙门找她,为下文张亚原走进深山老林历尽千辛万苦做成百鸟衣作铺垫。
第④段:“笑”与“不笑”进行对比,可见妻子的忠贞不渝。
第⑤段:简单交代结局,表达人们的美好期望。
这是一个幻想类爱情故事,表现出惩恶扬善的主题。缩写后的故事情节连贯,主题突出,完全符合故事原意。小作者还进行了适当的改写,并把其中几段巧妙合并为一段。总体来说故事内容非常精彩。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逢(Pánɡ)蒙也混了进来。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他除了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恩爱的夫妻。
第1、2自然段简洁清晰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一天,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颗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逢蒙知道了,他想偷吃不死药成仙。
“据说”一词交代了药的神奇之处,为后文的发展作铺垫。
八月十五这天,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众人走后不久,逢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刻飘离地面,飘出房屋,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羿回到家,听说了白天发生的事情,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他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无论怎么努力也追不到。
“心怀鬼胎、当机立断、悲痛欲绝”等词语反映了逢蒙、嫦娥以及羿的行为。这两段围绕关键词和中心句进行缩写。
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从此”一词承接上文,引出结局,简明扼要。
《嫦娥奔月》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小作者按时间顺序将这段传说较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其中详写嫦娥奔月的经过,略写其他内容,详略得当,脉络清晰。既讲述清楚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又成功刻画出了嫦娥美丽善良、勇敢机智的形象。
这篇小短文是《名家推荐世界名著:〈中国民间故事〉》的序言,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候读那些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所带来的影响。故事中的善恶观、是非观、敬畏心等带给了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时候读过很多民间故事,或者是以省份而论的民间故事,或者是以民族而论的民间故事,这些优秀的民间故事,差不多是我最早读到的文学书,我早期接受的许多教育,差不多都来自民间故事。比如说善恶观、比如说敬畏感、造孽感(犯罪感)、羞耻心、
畏惧感、正义感。小时候,倚靠在母亲的臂弯里,听她讲过很多很多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犹如遥远的灯塔一样,一直照耀着我的人生之路。
点明了这些经典的民间故事给“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记忆最深刻的是,我不敢骂人。母亲给我讲过一个骂人作孽的故事。那个媳妇因为骂公公而被龙抓上了天。我在《母亲的故事是一盏灯》中,所写的都是母亲给我讲民间故事而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我不是个迷信的人,但我觉得人都需要有所敬畏才行。如同信仰一样,民间故事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值得敬畏的东西。
通过听民间故事,“我”对有些东西产生了应有的敬畏之情。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个分支。它具有口头性,几乎都是靠口口相传的。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人进行再创造和加工。所以,它基本上都是集体创作。反映的是基层人民的生活、愿望、理想,表达的是集体的智慧和经验。然而也有很多人搜集和整理民间故事,让它们发扬光大。比较典型的是格林童话故事(民间故事),卡尔维诺整理的意大利民间故事。世界上还有很多大作家都做过此项工
作,如叶芝。我相信,很多作家的创作都受过民间故事的影响。阅读它们,就是感受温暖和光芒。
民间故事是各国文化中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不夺目,但润泽人心,陪伴着一代代人的童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语文5年级同步作文上册 第三单元 缩写故事 PPT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缩写后,课文部分有删减,出自故事中的成语,出自历史故事,点明故事的结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习作:缩写故事教学ppt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话题一,话题二,话题三,习作缩写故事,改写的,《牛郎织女》缩写,《嫦娥奔月》缩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缩写故事教学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学习“摘录”,练习“缩写”,修改“缩写”,习作缩写故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