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达标测试
展开一、选择题
1.(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高一第二学期期中)大量事实表明,孟德尔发现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据此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C.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B
【解析】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这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不符合题意;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这不能说明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B符合题意;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由此可推知,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不符合题意;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由此可推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基因及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摩尔根第一个将基因定位在一条染色体上
C.全部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都具有一致性
D.摩尔根的实验结果不符合分离定律
【答案】B
【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但与性别决定无关,A错误;摩尔根通过果蝇红白眼性状的遗传实验,第一个将基因定位在一条染色体上,B正确;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其次在细胞质中也有基因存在,只有染色体上的基因的行为才与染色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C错误;摩尔根的实验结果符合分离定律,D错误。
3.女娄菜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阔叶(XB)和细叶(Xb)两种叶形。若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子代雄株均为细叶,雌株均为阔叶
B.阔叶雌株与细叶雄株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细叶雄株
C.阔叶雌株与细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只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雌株是阔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答案】C
【解析】由分析可知:群体中不会有细叶雌株个体,A错误;阔叶雌株基因型为(XBXB、XBXb)与细叶雄株(XbY)杂交,显然子代中可能出现细叶雄株,B错误;阔叶雌株基因型为(XBXB、XBXb)与细叶雄株(XbY)杂交,由于细叶雄株产生的含X染色体的花粉败育,故子代中只有雄株,C正确;由分析可知: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雌株是阔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D错误。
4.下图表示某生物性染色体结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形式,因而基因组成有差异
B.若Y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在X染色体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则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
C.若Y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则只限于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遗传
D.正交结果和反交结果可作为判断遗传方式的依据
【答案】B
【解析】该生物雌、雄个体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X、XY,有同型和异型两种形式,X和Y中存在非同源区段,因而基因组成有差异,A正确;若Y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在X染色体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性状遗传与性别有关,B错误;若Y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则在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雄性的个体之间遗传,C正确;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的亲本杂交,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致,则可判断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否则位于性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D正确。
5.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精原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A与a、B与b分别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向两极移动
B.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可能为A、a、B、b
C.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2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2
【答案】C
【解析】
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过程中,基因A与a、B与b分别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向两极移动,A正确;B. 若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为A、a、B、b,故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可能为A、a、B、b,B正确;C.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DNA,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1,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着丝点并不分裂,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DNA,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2,D正确。
6.假设图所示为某动物(2n=4)体内一个分裂细胞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另一极的结构未绘出。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 GgXE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应进行均等分裂
B.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 6 条染色单体
C.图示细胞经过分裂能得到 2 种或 4 种配子
D.图示未绘出的一极一定存在 G、g 两种基因
【答案】A
【解析】
A、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该生物为雄性个体,则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应进行均等分裂,A正确;B、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错误;C、图示细胞经过分裂能得到3种配子(发生的是基因突变)或4种配子(发生的是交叉互换),C错误;D、若发生的是基因突变,图示未绘出的一极只存在 G、g两种基因中的一种,D错误。
7.人的精子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的分离一般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答案】B
【解析】
在人的精子形成过程中,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其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8.如图是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A、a和b表示相关基因。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个DNA。
(2)乙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假定细胞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由乙细胞基因组成可推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种。
②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一个卵原细胞在形成乙细胞时,所产生卵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后 8 8 0 第一极体 2 AB aB(顺序可以颠倒)
【解析】
(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有8个DNA。
(2)乙细胞着丝点分裂,所以没有染色单体;由于是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的名称是极体。
(3)①由于假定细胞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所以由乙细胞基因组成可推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共有2种。
②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一个卵原细胞在形成乙细胞时,所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基因组成是AABB或AaBB或aaBB,所以卵细胞基因型是AB或aB。
9.果蝇种群中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现象,从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O(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时表现为胚胎期致死,XXY时表现为雌性可育,XYY时表现为雄性可育,而XO(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表现为雄性不育。为探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摩尔根做了下列杂交实验:①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全部红眼;②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2白眼雄、1/2红眼雌。但蒂更斯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白眼雌果姆与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子代有少数例外:每2000~
3000只雌果蝇中出现一只白眼可育果蝇,每2000~3000只雄果蝇中出现一只红眼不育果蝇。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
(2)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
(3)杂交实验:②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2白眼雄、1/2红眼雌,子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子二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子二代中雌果蝇全部跟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三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4)用遗传图解解释蒂更斯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B、b)。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红眼 X (2)蛋白质 (3)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1 红眼:白眼=1:3
(4)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②的后代中白眼都是雄性、红眼都是雌性,所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
(3)根据以上分析,实验②白眼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BXb、XbY,子二代中雌果蝇为XBXb、XbXb,则表现型及比例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1;子二代中雌果蝇全部跟白眼雄果蝇XbY交配,后代雌果蝇中红眼占1/2×1/2=1/4,所以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眼:白眼=1:3。
(4)根据摩尔根的实验结果可知,白眼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因此他的学生选择的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XBY,正常情况下后代的基因型为:XBXb、XbY,即“子代大多数雄果蝇都是白眼,雌果蝇都是红眼”;少数例外的白眼雌蝇为XbXbY,不育的红眼雄蝇为XB0,这是由于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了XbXb或0这样的卵细胞,而精子是正常的。如图:
10.已知某昆虫(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位置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昆虫与一只黄体雄昆虫杂交,得到足够多的的子代,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请回答下列间题:
(1)B与b称为__
(2)若基因(B,b)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图所示),则子代中雄性黄体昆虫的基因型有__种。
(3)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____(能或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原因是____
(4)同学乙通过杂交实验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则同学甲所进行实验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昆虫为材料设计实验,证明同学乙的结论。___(要求: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答案】(1)等位基因 (2) 1 (3)不能 杂交后代中♀♂都有黄体和灰体,且比例都为1:1,没有出现黄体和灰体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现象 (4) XBXb 和Xb Yb 或者XBXb 和XbY 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解析】
B与b是等位基因
(2)若基因(B,b)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由于子代中♂灰体:♂黄体=1:1,则亲代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b,则后代雄性黄体昆虫的基因型只有1种,即XBYb;
(3)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杂交后代中♀♂都有黄体和灰体,且比例都为1:1,没有出现黄体和灰体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现象,因此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如果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则同学甲所进行实验中亲本基因型为XBXb 和Xb Yb 或者XBXb 和XbY;如果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该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可选用甲组实验后代中♀黄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高中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摩尔根的重要贡献是,下列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精品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优秀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优秀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