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同步练习题
展开1.孟德尔定律的重现,将科学家的眼光放在了遗传的物质基础上,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和性别相联系
B.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C.减数分裂中细胞内核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一致
D.摩尔根是第一个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的科学家
【答案】A
【解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伴性遗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一定与性别相关联,A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裂,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正确;摩尔根通过果蝇的红白眼实验第一次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
2.染色体组型具有种的特异性,如图是正常女性C组染色体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的6号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与女性不相同
B.X染色体和Y染色体被分在不同的组
C.正常人染色体组型的C组都含有16条染色体
D.图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答案】B
【解析】
6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男性的6号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与女性相同,A项错误;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不同,分在不同的组,B项正确;正常女性染色体组型的C组含有16条染色体,正常男性染色体组型的C组含有15条染色体,C项错误;染色体组型是人为地划分,图中的同源染色体不代表正在发生交叉互换,D项错误。
3.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两大类
B.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故其形状、大小基本相同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常常与性别有关
【答案】D
【解析】豌豆是雌雄同体植物,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A错误;X、Y是异型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同,B错误;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雌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但含有Y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雄配子,C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常常与性别有关,D正确。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均患此病的一对夫妇生下的孩子也均患此病
C.女性患者能产生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
D.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男性患者的女儿也必定是患者
【答案】B
【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A正确;
均患此病的一对夫妇如XDY和XDXd,可能生下正常的儿子,B错误;女性患者(如XDXd)能产生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C正确;男患者一定会将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传递给女儿,所以男患者的女儿一定为患者,D正确。
5.下图是正常女性染色体组型图中C组染色体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分在不同的组
B.男性的6号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与女性不同
C.正常人染色体组型的C组都含有16条染色体
D.选择前期Ⅰ细胞制作染色体组型图,可以省去配对环节
【答案】A
【解析】男性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因它们的着丝点位置不同而分在不同的组,A正确;6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因此男性的6号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与女性相同,B错误;正常女性染色体组型的C组都含有16条染色体,正常男性染色体组型的C组都含有15条染色体,C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辨认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将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通过显微镜拍照获得染色体的影像,将各个染色体的图像剪出,根据染色体的大小、条纹、着丝点所在的位置进行排列,进而得到染色体组型图,可见,不能选择前期Ⅰ细胞制作染色体组型图,D错误。
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且双亲的表现型不同”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使”,可进一步推测:G基因纯合时致死。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7.一位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女子与正常男子结婚,若生男孩,则100%患该病;若生女孩,则100%正常。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D
【解析】一位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女子与正常男子结婚,若生男孩,则100%患该病;若生女孩,则100%正常。说明该病在男女中患病概率不同,另外女性也会患病,故为伴X遗传病。又因为女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说明母亲是纯合子,又因为女儿一定正常,故该病很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8.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不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答案】B
【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A错误;性染色体上的 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正确;生殖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C错误;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而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Y染色体,可能不含有Y染色体,D错误。
9.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l:1:l:l
【答案】D
【解析】在不知道显隐性的情况下,通过正交、反交实验可以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A正确;反交实验的子代表现出了和性别相关联,可以判断基因在X染色体上,B正确;根据题干中“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可知显性基因为暗红色基因;由于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正交实验中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的F1只有暗红眼:XAXa、XAY,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反交实验中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C正确;根据C选项,正交的子代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自由交配后代后代暗红眼雌性:暗红眼雄性:朱红眼雄性=2:1:1;反交实验中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F1雌雄性个体交配,子代暗红眼雌性:朱红眼雌性:暗红眼雄性:朱红眼雄性=1:1:1:1,故正反交后代自由交配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不同,D错误。
10.图为某生物的染色体组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物无性染色体
B.染色体组型有种的特异性
C.1号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D.该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有10条染色体
【答案】A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生物可能无性染色体,也可能含有两条形态、大小相同的性染色体,A错误;染色体组型有种的特异性,因此可用来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也可以用于遗传病的诊断,B正确;1号染色体一臂长,一臂短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C正确。由题图可知,该生物有两个染色体组,20条染色体。因此,该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有10条染色体,D正确。
11.如图是一个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3不携带乙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2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
C.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4/5D.Ⅲ-3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于Ⅰ-2
【答案】C
【解析】根据分析,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由于Ⅲ-2患乙病,而Ⅱ-2正常,所以Ⅱ-2肯定为杂合子,B错误;对于甲病,Ⅱ-1患病,其父母正常,则都是Aa,所以Ⅱ-2为1/3AA、2/3Aa;Ⅰ-4患病,所以Ⅱ-3为Aa。因此,Ⅲ-1个体为AA的概率为1/3×1/2+2/3×1/4=1/3,为Aa的概率为1/3×1/2+2/3×1/2=1/2,所以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1/3+1/2)=2/5;对于乙病,Ⅱ-2为XBXb,Ⅱ-3为XBY,所以Ⅲ-1个体为XBXB的概率为1/2,为XBXb的概率为1/2。因此,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5×1/2=4/5,C正确;Ⅲ-3正常,其X染色体来自Ⅱ-2,而Ⅱ-2的这条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Ⅰ-1,D错误。
12.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Ⅲ-1的血型可能为N型、M型或MN型
B.Ⅱ-3的的基因型为LMLNXBXB
C.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3
D.I-3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可通过Ⅱ-4传给Ⅲ-1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Ⅲ-1的双亲均为LMLN(MN型),故可知:Ⅲ-1的血型可能为N型、M型或MN型,A正确;由于Ⅱ-1患色盲,结合其母的表现型可知其母亲为携带者,基因型为XBXb,由于与其父亲正常,故Ⅱ-3的的基因型为LMLNXBXB或LMLNXBXb,B错误;由B项分析可知:Ⅱ-2的双亲的基因型是XBXb、XBY,故其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C错误;I-3患色盲,其色盲基因只能传递给女儿,故其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不可能通过Ⅱ-4传给Ⅲ-1,D错误。
13.果蝇灰体和黑体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B促进色素的合成,基因b抑制色素的合成而使果蝇的体色呈白色,两对等位基因均为完全显性关系。果蝇个体控制黑体的基因纯合时,若体内不存在B基因,则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致死。1只黑体雌果蝇与1只白色雄果蝇交配,F1全为灰体,让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请回答:
(1)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B,b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中,显性基因是___________基因,亲本中黑体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2)F2的雌、雄果蝇中,灰体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F2的灰体雌性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3)F2的灰色雌蝇与白色雄蝇交配得F3,F3中黑体雄性的概率是___________;F3雌性个体中灰体:黑体:白色的比例___________。
【答案】(1)自由组合定律 X 灰体 aaXBXB (2) 6 5/6 3/70 24:3:8
【解析】
(1)根据F2中雌性只有灰体和黑体,说明雌性都有决定色素存在的B基因,而雄性出现了白色,说明雄性中存在b基因的纯合子,可知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遗传时与性别有关,而F2中雌性和雄性中均为灰体:黑体=3:1,说明A、a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体为显性性状,故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子二代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所以亲本中黑体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白色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
(2)根据(1)分析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故F2的雌、雄果蝇中,灰体(A-XB-)的基因型共有2×3=6种,F2的灰体雌性中,纯合子AAXBXB占1/3×1/2=1/6,故杂合子的概率是1-1/6=5/6。
(3)F2的灰色雌蝇(可分别考虑每对基因:1/3AA、2/3Aa;1/2XBXB、1/2XBXb)与白色雄蝇(1/3AA、2/3Aa;XbY)交配得F3,由于aaXbXb和aaXbY胚胎发育异常致死,所以F3中黑体雄性的概率是(2/3×2/3×1/4)×(1/2×1/2+1/2×1/4)÷(1-2/3×2/3×1/4×1/2×1/2)= 3/70;F3雌性个体中灰体(A-XB-):黑体(aaXB-):白色(A- XbXb)的比例(1-2/3×2/3×1/4)×(1-1/2×1/2):(2/3×2/3×1/4)×(1-1/2×1/2):(1-2/3×2/3×1/4)×(1/2×1/2)=24:3:8。
14.某种鼠的毛色有黄色与灰色之分,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另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其中一种性状的某种基因纯合时,受精卵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现从鼠群中选择表现型相同的雌鼠和雄鼠若干并随机交配,所得的表现型及数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毛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控制尾形的基因(T、t)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亲本雌鼠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
(2)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3)灰毛弯曲尾雌鼠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若让中所有的黄毛弯曲尾鼠随机交配获得,则雌鼠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4)用遗传图解表示灰毛正常尾雌鼠和黄毛弯曲尾雄鼠为亲本杂交产生子一代的过程。_______
【答案】(1)黄毛 X (2)BB 中黄毛和灰毛比例为2:1 (3) 2/3 5/18 (4)
【解析】
(1)由分析可知,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黄色是显性性状,控制尾形的基因(T、t)位于X染色体上,尾弯曲是显性性状。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亲本表现型相同且皆出现性状分离现象,由此可知亲本雌鼠控制毛色的基因型一定为Bb;由亲本表现型相同还可以确定亲本雄性控制尾的形态的基因型为XTY,且F1雌性中只有尾弯曲,F1雄性中尾弯曲:正常=2:1,可知亲本雌性控制尾形态的基因型有XTXT和XTXt,由F1比例可推断XTXT:XTXt=1:2,综上所述,亲本雌性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2)由中黄毛和灰毛比例为2:1可知,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因此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是BB。
(3)由于灰毛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一定为bb,由于雄性控制尾的形态的基因型为XTY,亲本雌性控制尾形态的基因型XTXT:XTXt=1:2,组合①XTY×1/3XTXT产生弯曲尾雌鼠全为纯合子概率=1/3×1=1/3,组合②XTY×XTXt产生弯曲尾雌鼠中纯合子的概率=2/3×1/2=1/3,故F1灰毛弯曲尾雌鼠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1/3+2/3×1/2=2/3。若让F1中所有的黄毛弯曲尾鼠基因型为1/3 BbXTXT,2/3BbXTXt,BbXTY,随机交配获得F2,则F2雌鼠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1/3bb×(2/3+1/3×1/2)XTXT=5/18。
(4)如图为表示灰毛正常尾雌鼠(基因型为bbXtXt)和黄毛弯曲尾雄鼠(基因型为BbXTY)为亲本杂交产生子一代的过程的遗传图解:
15.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B、b基因分布如图1所示。其遗传机理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a和B、b间的遗传 (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
(2)蓝羽色雄鸟的基因型可能是 ,该鸟种群中,绿羽色鸟的基因型有 种。
(3)现用已知基因型为BbZAW的绿羽色雌鸟和基因型为BbZAZa绿羽色雄鸟杂交,子代雌鸟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子代绿羽色雄鸟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4)若取某绿羽色雄鸟测交,后代均为绿羽鸟,请写出该遗传图解: 。
【答案】
(1)遵循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bbZAZA或bbZAZa 6
(3)绿羽色:黄羽色:蓝羽色:白羽色=3:3:1:1 1/6
(4)
【解析】(1)由题图可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bbZA_表现为蓝色,蓝羽色雄鸟的基因型可能是bbZAZA、bbZAZa;B_ZA_表现为绿色,B_ZAZ﹣、B_ZAW,共有6种基因型。
(3)BbZAW的绿羽色雌鸟和基因型为BbZAZa绿羽色雄鸟杂交,分解成两个分离定律:Bb×Bb→B_:bb=3:1、ZAW×ZAZa→ZAW:ZaW=1:1,因此子代雌鸟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绿羽色:黄羽色:蓝羽色:白羽色=(3B_:1bb)(1ZAW:1ZaW)=3:3:1:1.子代绿羽色雄鸟的基因型是B_ZAZ﹣,其中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BBZAZA=。
(4)绿羽色雄鸟测交,后代均为绿羽鸟,则亲本基因型是BBZAZA、bbZaW,杂交的过程遗传图解如下:
。
灰体
黑体
白色
雌蝇
6/15
2/15
0
雄蝇
3/15
1/15
3/15
黄毛弯曲尾
黄毛正常尾
灰毛弯曲尾
灰毛正常尾
雌鼠
300
0
150
0
雄鼠
200
100
100
50
高中沪科版 (2019)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孟德尔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浙科版 (2019)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浙科版 (2019)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下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精品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