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精练
展开第3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3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需要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
B.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作为模板
C.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D.A与U互相配对、G与C互相配对
【答案】A
【解析】DNA复制需要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A正确;DNA复制的模板是两条链,B错误;DNA复制以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C错误;DNA复制是A与T互相配对、G与C互相配对,D错误。
2.如图表示某DNA分子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把该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总DNA分子的7/8
B.两条链的“骨架”均由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
C.不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单链中相同
D.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一般相同
【答案】B
【解析】把该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总DNA分子的100%,A错误;两条链的“骨架”均由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B正确;不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单链中互为倒数,C错误;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A+T)/(G+C)的比例上,在不同生物中其比值不同,D错误。
3.将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的大肠杆菌(记为第一代)转移到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分裂一次的子细胞为第二代,以此类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B.第一代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上能检测到14N
C.第二代时,大肠杆菌含14N的DNA和含15N的DNA之比为1:1
D.若对第三代大肠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将出现一条中带和一条重带
【答案】D
【解析】大肠杆菌DNA属于双链DNA分子,因此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A正确;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将大肠杆菌放在以14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所获得的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中含有14N,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第一代大肠杆菌的DNA双链被14N标记,由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在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分裂一次,则第二代时大肠杆菌的DNA为15N-14N-DNA,故大肠杆菌含14N的DNA和含15N的DNA之比为1:1,C正确;将第二代15N-14N-DNA的大肠杆菌在15NH4C1培养液中接着繁殖一代后,子代大肠杆菌DNA有2个为15N-14N-DNA分子,有2个为15N-15N-DNA分子,如果提取大肠杆菌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2个条带,即中带和重带,但是不能对大肠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处理,D错误。
4.下列关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 复制特点”具体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双链 DNA 分子中,G 占碱基总数的 38%,其中一条链中的 T 占该 DNA 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 5%,那 么另一条链中 T 占该 DNA 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 7%
B.一个有 2000 个碱基的 DNA 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 41000 种
C.已知一段信使 RNA 有 30 个碱基,其中 A+U 有 12 个,那么转录成信使 RNA 的一段 DNA 分子中 C+G就有 30 个
D.将精原细胞的 l 对同源染色体的 2 个 DNA 都用 15N 标记,只提供含 14N 的原料,该细胞进行 1 次有丝分 裂后再减数分裂,产生的 8 个精子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14N 标记的 DNA 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是50%、100%
【答案】C
【解析】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则该DNA分子T占碱基总数的1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T1+T2)÷2,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5%,则占该链的比例为10%,那么另一条链中T占该链的比例为14%,占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7%,A正确;一个有2000个碱基的DNA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000种,B正确;已知一段信使RNA有30个碱基,其中A+U有12个,那么转录成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有60个碱基,其中A+T有24个,则该DNA分子中C+G就有36个,C错误;该细胞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精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和14N.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复制得到的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含15N,一条染色单体不含15N.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个染色体一个含15N,一个不含15N,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因此含15N、14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是50%、100%,D正确。
5.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DNA复制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1)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标记,离心结果如下图的甲:(2)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下图的乙、丙、丁是某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
A.出现丁的结果需要60分钟
B.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
C.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的DNA占3/4
D.丙图的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后离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
【答案】D
【解析】出现丁的结果需要繁殖两代,所以时间为40分钟,故A错误;乙中的结果不会出现,繁殖一代应为丙的结果,故B错误;1个DNA分子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5N的DNA分子占2个,所有DNA分子中都含有14N,故C错误;丙图的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后离心,发现有一半的DNA链含 15N,一半含14N,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故D正确。
6.1958 年 Meselson 和 Stahl 用 15N 和 14N 标记大肠杆菌,并提取其 DNA。利用 DNA 分子 对紫外光有光吸收的特点确定 DNA 在密度梯 度离心后在离心管中所处的位置。实验结果如下图,图中深色的区域是紫外光被一定程度吸收而形成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不考虑实 验误差)
A.实验中定时取一些大肠杆菌提取其 DNA,但是不需检测其放射性
B.1.9~3.0 代的条带深度变化说明位置 b 处的 DNA 的含量比例下降了
C.该实验是先用 14N 标记大肠杆菌多代后,再转移到 15N 环境中培养的
D.若分别用 14C、12C 取代 15N、14N,每代色带的相对位置仍基本相同
【答案】C
【解析】由于利用DNA分子对紫外光有光吸收的特点而不是检测放射性,所以实验中定时取一些大肠杆菌提取其DNA,但是不需检测其放射性,A正确;根据图示,1.9~3.0代的条带深度变化说明位置b处的DNA的含量比例下降了,c处的DNA的含量比例上升了,B正确;由于0代时,DNA的条带在a处,所以该实验是先用15N标记大肠杆菌多代后,再转移到14N环境中培养的,C错误;若分别用14C、12C取代15N、14N,每代色带的相对位置仍基本相同,D正确。
7.噬菌体 X 中的 DNA 为环状单链,有 n 个碱基,其中腺嘌呤约占 20%。该病毒感染宿主细 胞时,形成复制型的双链 DNA 分子。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 X 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 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悬浮液中 32P 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的 30%,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约 100%。后测得生成 996 个噬菌体 X。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 X 中(T+G)/(A+C)的比值为 1
B.生成 996 个噬菌体 X 需要消耗腺嘌呤约 199n 个
C.悬浮液中 32P 含量约为 30%,并不是因为保温时间过长
D.噬菌体 X 的增殖过程中氢键的形成需要 DNA 聚合酶参与
【答案】C
【解析】由于单链中不存在A=T,G=C的关系,所以无法计算出(T+G)/(A+C)的比值,A错误。 由于每个噬菌体X的单链DNA中含腺嘌呤20%n个,生成 996 个噬菌体 X 需要消耗腺嘌呤约 996×20%n=199.2n 个,B错误。 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在大肠杆菌内的子代噬菌体全部裂解释放出来,带有32P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约为1/100,因为1个亲代噬菌体为单链DNA,每增殖形成100个子代噬菌体,只有1个带有亲代噬菌体带有母链的放射性,所以悬浮液中 32P 含量约为 30%,并不是因为保温时间过长,C正确。
由于噬菌体X进入宿主后,合成互补链,形成环状双链的繁殖型DNA,然后以此DNA分子为模板合成环状单链DNA、mRNA和蛋白质,因此子代噬菌体X的形成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多种酶的参与,但次过程中发生的碱基配对形成氢键不需要酶的催化,D错误。
8.DNA的复制方式可能有图甲所示的三种方式。某小组为确定是半保留方式,将含14N-DNA的某细菌转移到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24h后提取子代细菌的DNA,先将DNA热变性处理,即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图乙所示,离心管中出现的两种条带分别对应下图中的两个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进行操作用到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和同位素示踪实验
B.由图乙实验结果可推知该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6h
C.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可以确定DNA的复制方式
D.若DNA复制方式是弥散复制,则图乙有一个峰
【答案】D
【解析】实验中将获得的DNA热变性解旋成单链后,操作时利用了密度梯度离心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未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A错误;由于14N单链:15N单链=1:7,说明DNA复制了3次,因此可推知该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24÷3=8h,B错误;由于DNA经过热变性后解开了双螺旋,变成单链,所以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只能判断DNA单链的标记情况,但无法判断DNA的复制方式,C错误;实验双链的F1中DNA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有一个条带,说明条带之间无差异,在图乙中只有一个峰,说明既不是全保留复制,也不是半保留复制,则DNA复制方式是弥散复制,D正确。
9.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子代噬菌体均含32P
C.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
D.噬菌体增殖所需的能量和原料由细菌提供
【答案】B
【解析】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以便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区分开,单独观察二者的作用,A正确;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利用细菌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依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少部分子代噬菌体含32P,B错误;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利用细菌细胞中的氨基酸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以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C正确;噬菌体增殖所需的能量和原料由细菌提供,D正确。
10.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表示ATP 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或dA-Pα-Pβ一P)。回答下列向题:
(1)DNA复制需要__________酶的参与,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1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______(填“α”、“β”或“”)位上。
(2)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并进行放射性检测,其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悬浮液中也能检测到放射性的原因有____。(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1)DNA聚合酶(解旋酶 α (2)使细菌外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培养时间太短,标记的噬菌体未进入大肠杆菌;培养时间太长,细菌裂解子代含32P标记的噬菌体进入悬浮液
【解析】
(1)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1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上。
(2)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并进行放射性检测,其中搅拌的目的是使细菌外噬菌体与细菌分离,如果培养时间太短,标记的噬菌体未进入大肠杆菌,或者培养时间太长,细菌裂解子代含32P标记的噬菌体进入悬浮液,都会使悬浮液中检测到放射性。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32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练习2解析版docx、新教材精创32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练习2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课后测评,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212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练习2解析版docx、新教材精创212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练习2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