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随堂练习题
展开结合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
B.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
C.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
D.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
2.今后,为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适宜的做法有( )
①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②退耕还林还牧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围湖造田 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⑥改善耕地质量
A.②③⑤B.①③④⑥
C.①⑤⑥D.③⑤⑥
1.B 2.D [第1题,我国人均耕地逐渐减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建设(道路、城市、工厂、乡村等)占用耕地。第2题,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应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粮食总产量、改善耕地质量等方面考虑。]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3~5题。
3.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1% B.20% C.19% D.21%
4.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D.温室效应
5.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3.C 4.B 5.B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中未利用地占总面积的20%,不适宜地占1%,所以,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19%。第4题,该区域中宜林地的面积占54%,宜牧地占33%,宜农地占12%,但是实际利用中耕地占40%,林地占18%,草地占20%,说明植被破坏现象严重,再加上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多,所以容易引发水土流失问题。第5题,解决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护植被,所以现阶段应该退耕还林还草。]
阅读下列漫画,完成6~7题。
6.漫画描述的人类行为产生相同资源问题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从耕地损失的方式看,漫画③描述的行为属于( )
A.建设用地B.生态退耕
C.农业结构调整D.灾毁
6.B 7.A [第6题,四幅漫画描述的行为依次是污水排放、建设占地、建设占地、采富弃贫,它们导致的资源问题分别是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短缺、耕地资源短缺和矿产资源短缺。第7题,漫画③中的人类行为属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占用耕地的方式。]
近年来,黄土高原推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据此完成8~9题。
8.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的农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是( )
A.农业生产结构趋向多元化
B.科技含量减弱
C.趋向机械化
D.趋于自给自足
9.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会导致该区生态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B.河川淤沙减少
C.蒸发量减少D.洪水流量增加
8.A 9.B [第8题,“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走多种经营之路,有利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第9题,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可增加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
阅读下列漫画,回答10~11题。
10.漫画中的行为属于滥采导致耕地减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漫画④中的耕牛是题眼,说明滥采瓷泥会导致耕地资源减少。]
11.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5%。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图
图乙 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单位:亿亩)
(1)从图乙中可看出,中国耕地减少最快的年份是________________年。
(2)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耕地的集中分布区,简述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3)面对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分析回答为保护耕地资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可以从图乙中数量的变化分析得出。第(2)题,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第(3)题,要把土地分成已经破坏的、没有破坏的两种类型进行分析。
[答案] (1)2003
(2)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平坦(海拔低,地势起伏较小);大部分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河流众多,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力较高)。
(3)禁止盲目扩大建筑用地规模、滥占耕地(或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少灾毁耕地的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间作、套种),积极开展工矿建设中的土地复垦工作。
读漫画,回答12~13题。
12.此漫画反映了哪种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
A.水资源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
13.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常采用建设防护林的措施来治理,不同地区建设的防护林不同,下面对应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防风固沙林
B.沙漠绿洲——水土保持林
C.三江源——水源涵养林
D.工矿企业内——农田防护林
12.B 13.C [第12题,从漫画中可知,建筑物密集,土地公公拿着“寻找土地”的牌子,可知该漫画反映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问题。第13题,黄土高原应该是水土保持林,沙漠绿洲对应防风固沙林,工矿企业内应该建设环境保护林,三江源是水源涵养林。]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提出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在耕地保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开创性改革措施。结合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我国耕地不足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
①山地多,平原少 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 ③高产、稳产田的面积远低于低产田面积 ④东部各省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A.①③B.①②
C.②③D.②④
15.为了保证我国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开垦草原 ②围湖造田 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改善耕地质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4.B 15.C [第14题,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但由于地貌复杂,山地多,平原少,耕地相对较少;我国经济发展快,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占用大量的耕地,使本就不足的耕地进一步减少;我国人口净增加多,人均耕地更显得不足。而高产稳产田少是表示耕地的质量不高,而不是数量不足。④仅说了东部地区,不代表全国,与题干不符。点拨:做题时一定读清题干内容。第15题,为保证粮食自给,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
16.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产业,耕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耕地分布图
(1)读图概括我国耕地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2)河套平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农耕区之一,近年来土地退化现象严重,说明其主要表现;简述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现象可以采取的措施。
(3)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区种植稻米的面积大幅度减少,而种植蔬菜、花卉的面积在上升,请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题,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耕地多分布在气候条件适宜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第(2)题,河套平原地区本身比较干旱,引黄灌溉使地下水水位上升,容易造成土地次生盐渍化,进而引发荒漠化问题。第(3)题,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崛起,市场发生了改变,因此其农业类型也就发生了相应的调整。
[答案] (1)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2)表现:土地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措施:保护植被,禁止乱垦滥挖;合理排灌,提倡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
(3)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提高,因此当地农业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转为大规模生产需求量大、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课时作业,共6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精练: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0亿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