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复习练习题
展开白城和松原两市,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腹地,湿地面积达21.5×104 hm2,是我国湿地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20世纪末该区域湿地退化严重,近年来相关的生态恢复及环境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末吉林省西部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暖和水田扩张 B.过度放牧和排水造田
C.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 D.过度樵采和地下水超采
2.近年来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恢复对白城和松原两市环境的影响是( )
A.减小城市排污量 B.增大城市湿度 C.增大气温日较差 D.鱼类密度明显减小
【答案】1.B 2.B
【解析】考查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及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1.吉林省西部地处农业向牧业的过渡地区,20世纪末,该地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牧过垦现象严重,导致湿地退化。故选B。
2.湿地生态恢复,其面积增加,水汽蒸发量增大,城市湿度增大,B正确。城市排污量受城市规模、废物回收能力等影响,与湿地环境关系不大,A错误;湿地面积增加,水汽蒸发量增大,气温日较差减小,C错误;生态环境改善,鱼类规模扩大,鱼类密度不会明显减小,D错误。故选B。
生物入侵,也称为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因被自然或人为地引入某一适宜生存和繁殖的地区,其种群不断增加,分布区逐步扩展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题。
3.近年来,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北美一枝花”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原有植被,其根本原因是( )
A.该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其生存B.该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它生长
C.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D.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发生了变异
4.“水葫芦”进入我国后,在南方水域大爆发,而在北方地区并未形成生态灾难,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无其天敌,北方有其天敌B.南方水域广阔,北方地表水贫乏
C.南方水污染较轻,北方水污染严重D.南方冬季温和,北方冬季寒冷
【答案】3.C 4.D
【分析】
本题组考查生物入侵。(1)物种在侵入地迅速蔓延,根本原因是该地的气候环境适宜其生存。(2)水葫芦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水域广阔的地区,南方因适宜“水葫芦”生长而造成生态灾难。
3.“北美一枝黄花”之所以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根本原因是以上地区的气候适宜其生存,该区并非全是酸性土壤,植物的生存关键是看其与环境适应与否,并不是靠天敌来调节。
4.水葫芦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水域广阔的地区,南方因适宜“水葫芦”生长而造成生态灾难。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受到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是全球四大湿地生态系统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红树林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生境模式单一,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和敏感。泰国沿海(如下图)是红树林分布较广区域,下表为1980~2015年泰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统计表(单位: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泰国湾和安达曼海沿岸红树林面积变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
A.红树林树种不同B.人类开发强度不同
C.受台风影响程度不同D.海域污染程度不同
6.泰国红树林的面积变化会使( )
A.堤岸受风浪侵蚀加剧B.生物多样性持续减少
C.沿海的海水养殖减少D.旅游业从业人数减少
7.保护红树林效果最显著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湿,建立红树林保护区B.引进外来树种,扩大种植面积
C.人工促淤,提高滩涂土壤肥力D.喷洒农药,减少红树林病虫害
【答案】5.B 6.A 7.A
【分析】5.由表中数据可知,泰国湾沿岸红树林面积先迅速减少后逐渐恢复,安达曼海沿岸红树林面积一直较为稳定。两海域均位于东南亚地区,气候类型、海水性质以及红树林的品种差异不大,另外,红树林品种自身不会影响面积的变化;红树林面积的变化主要是由人类开发造成的,开发强度大,保护力度小,红树林就减少得快,人类保护力度大,开发强度小,红树林面积就会稳定甚至增长。泰国湾和安达曼海均位于东南亚海域,受台风影响差异不大,且台风影响不会导致红树林面积持续增加或减少;海域污染程度不会直接影响红树林面积的变化。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由材料可知,泰国红树林经历了先迅速减少后缓慢增加的过程,并且总面积减少,这会加剧海浪对堤岸的侵蚀;生物多样性随着红树林面积的缓慢增加会逐渐恢复;泰国红树林面积变小主要是人类发展海水养殖导致的,红树林面积减少,沿海的养殖业不会减少;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受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程度等的影响,与红树林面积变化无直接关系。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引进外来树种易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导致本地红树林灭绝,不利于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人工促淤成本高,效果不明显;喷洒农药会造成海水和滩涂不同程度的污染,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据国外媒体报道:很多人认为指狐猴(Aye—Aye)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不幸的是,它现在也是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
据此判断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指狐猴的生境被破坏或丧失②水土流失③土地沙化④人类高强度的捕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D
【详解】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直接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②③;①④均是狐猴面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故选D。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B.地势高,气候寒凉C.人口稀少D.经济发达
10.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④⑤⑥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④⑥
【答案】9.B 10.D
【解析】9.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生态环境脆弱,B正确。交通不便、人口稀少与生态脆弱无关,A、C错。该地区经济不发达,且经济发达不是生态脆弱的原因,D错。
10.三江源湿地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在它的生态价值,湿地面积广大可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②正确。三江源湿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④正确。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独特,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⑥正确。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规模的人类活动,①⑤错。三江源湿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无法调蓄下游地区的洪水,③错。②④⑥正确,选D。
蚂蚁金服对旗下支付宝平台的 4.5 亿用户全面上线“碳账户”,这是迄今全球最大的个人碳账户平台。开通加入蚂蚁森林点击开始种树以后,通过一系列低碳生活项目赚取绿色能量值,当能量值积满就可以在支付宝养一棵虚拟的树苗。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会为大家在现实世界种下一棵真树,有梭梭、沙柳、樟子松……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西部的阿拉善地区是蚂蚁森林最早种植梭梭树的地区,到目前为止,阿拉善地区的梭梭树已经被领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阿拉善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地盐碱化D.石漠化
12.蚂蚁森林在阿拉善地区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为( )
A.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C.涵养水源D.调节小气候
13.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为( )
①过度放牧 ②过度使用化肥 ③过度使用农药④深居内陆,降水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1.B 12.B 13.C
【分析】11.阿拉善地区位于西北内陆,降水稀少,当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B对。水土流失主要在黄土高原和低山丘陵地区,土地盐碱化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导致,但阿拉善地区是畜牧业为主,可排除C.石漠化在我国云贵高原严重,可排除D.
12.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地区森林的功能。当地土地荒漠化严重,故栽种树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风固沙,故B对。河流中上游是水土保持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农牧交错带主要是防风固沙。其余选项可排除。
13.当地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不是以种植业为主,故②③错;当地过度放牧严重,且深居内陆,降水少,故C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花米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迅速扩散。目前,互花米草已在我国沿海多个保护区内形成优势植被群落,对当地鸟类的栖息、觅食、繁殖,群落等方面影响较大。下图为我国盐城沿海互花米草入侵后植物群落及主要鸟类群落分布模式图。近年来,有专家发现非本地繁殖的斑背大尾莺首次出现在盐城沿海湿地,对互花米草的大量清除反而造成该种鸟类数量下降。
分析互花米草入侵对当地鸟类的影响。
【答案】不利:挤占了其他植物种群的生存空间,导致鸟类栖息地减少;改变植被、昆虫等鸟类食物资源的分布,影响鸟类觅食;改变鸟类的筑巢繁殖环境,降低鸟类繁殖成功率;导致本地鸟类种群数量和多样性下降。
有利:为某些体型较小的鸟类和非本地鸟类提供新的栖息地。
【解析】根据材料互米花草扩散速度较快,成为多个保护区的优势群落,使当地芦苇、碱蓬等植被面积减少,使鹤类、猛禽等鸟类栖息地的面积减小,食物来源减少,生存环境变化,从而导致本地鸟类种群的多样性下降;读图互米花草分布区域可以为少数小型雀和外来大尾莺提供栖息地。
【提高篇】
人工生态浮岛是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繁衍栖息的生态设施,它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学原理,降解水中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主要以塑料泡沫等材料为附着物,其间种植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根系深入水中,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能体现人工生态浮岛生态环境作用的是( )
①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 ②根系吸附悬浮物质,改善水质 ③富集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 ④生产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从改善水资源环境的角度考虑,下列水域最有必要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 )
A.咸海B.博斯腾湖C.滇池D.维多利亚湖
3.人工生态浮岛能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生长,其原因是( )
①浮岛生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②浮岛占据了藻类的生存空间③浮岛微生物吃掉藻类 ④浮岛遮蔽阳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1.A 2.C 3.D
【解析】1.有关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人工生态浮岛生长着绿色植物,这些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对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有绿色植物就会有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会降解水中的污染物;绿色植物可以给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A正确;生产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这不是它的主要作用。
2.咸海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湖面积急剧减小和湖水盐度增高,鱼产量减少,多种鱼类灭绝,湖盆附近地区大量干盐堆积,植物受到破坏,水污染小。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天山南坡焉耆盆地的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远离城市,营养物质较小。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昆明盆地最低凹地带,所以客观上成了昆明的“排污桶”。这个“桶”必须不停地接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含有农药化肥的农业污水,加之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又增加了污水数量。维多利亚湖原产于美洲热带的水葫芦被引进至维多利亚湖后。这些水生植物聚集而生,影响了交通,捕鱼,水力发电和生活饮水。由于机械和化学办法似乎都不起作用,人们只好培育一种以水葫芦为食的象鼻虫并放到湖内,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正确。
3.人工生态浮岛浮岛生物的根系能够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浮岛占据了藻类的部分生存空间控制藻类生物生长,浮岛遮蔽阳光影响藻类生物光合作用,但是浮岛徽生物不能吃掉藻类。D正确。
我国某区域湿地面积较大,类型多样。有坑塘、水库、水田、盐场等人工湿地,也有苇田、潮间带(沿海滩涂)等天然湿地,湿地类型不同,功能不同。下表为1980年、1990年与21世纪初该区域主要湿地类型面积(单位:hm2)变化统计表。
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表可知,该区域( )
A.坑塘、水库面积不断减少B.水田面积不断减少
C.水库面积增速最快D.主要湿地类型总面积增加
5.该区域人工湿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区域土地资源开发B.围湖造田
C.沿海泥沙淤积D.建立盐场
6.与1980年相比,21世纪初该区域( )
A.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天然湿地面积增加
【答案】4.D 5.C 6.B
【分析】4.读表可知,1980 年以来坑塘、水库面积在扩大,A错。水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错。盐场面积增速最快,超过10倍,并不是水库,C错。主要湿地类型(坑塘、水库等)总面积在增加,D对。故选D。
5.沿海地区泥沙淤积会增大天然湿地面积,但与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关系不大,C错。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如苇田变水库、坑塘等,会导致人工湿地面积增加,A对。建立盐场与围湖造田会导致人工湿地面积增加,B和D对。故选C。
6.从统计数据可知,天然湿地面积减少,D错。水库、水田、坑塘等人工湿地面积增加,生物原有的栖息地遭到破坏,使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减少,水鸟的栖息地减少,A错、B对。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C错。故选B。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该固定沙丘( )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
【答案】7.C 8.B 9.D
【解析】7.读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百分比。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①对②错。从时间分布上看,5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较高;6—8月土壤含水量含水量较低,③对④错。故选C。
8.读图分析,6—8月土壤含水量较低,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不受夏季风影响,风速较小;夏季,气温较高,雨季降水量较多,但水分蒸发量大,所以突然含水量明显较低。故选B。
9.从材料提取信息该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对该区干扰很小,保护该区生态,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故选D。
冬虫夏草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是当地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夏季虫子产卵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孵化变成幼虫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初是长出地面,外观像一根小草,幼虫的驱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有关冬虫夏草生长的气候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低,气温高B.昼夜温差大
C.日照不充足D.气温年较差大
11.近年来冬虫夏草生存区域逐渐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促使雪线下降B.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污染当地环境
C.过度发展种植业,破坏生长环境D.人类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
【答案】10.B 11.D
【分析】10.由材料可知,冬虫夏草的生长环境是海拔较高的高山地带,因此环境特点为海拔高,气温低,A错误;读图可知,图中分布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B正确;太阳辐射丰富,光照充足,C错误;由于海拔高气温的年较差较小,D错误。故选B。
11.根据冬虫夏草的生长环境以及冬虫夏草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来看,导致其生存区域逐渐缩小的原因有全球气候变暖,促使雪线上升,A错误。旅游开发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小,B错误。过度地发展畜牧业,C错误。人类的掠夺性开发和不合理利用,D正确。故选D。
出生于北极的北极燕鸥是鸟类迁徙的高手,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追逐夏天,追逐白昼。图为“北极燕鸥迁徙路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据此判断( )
A.甲为向北迁徙,去越冬B.甲为向南迁徙,去繁殖
C.乙为向北迁移,去繁殖D.乙为向南迁移,去越冬
13.在甲迁徙路线中,有些鸟群会沿着西非的海岸飞行,另外一些鸟群会沿着南美洲东岸飞行,两岸共同具有的自然景观是( )
A.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答案】12.C 13.B
【分析】12.材料信息可知,极燕鸥有追逐夏季,追逐白昼的习性。甲迁徙路线8~11月,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进入夏季,故甲为向南迁徒,AD错误。乙迁徙线路4月~5月,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进入夏季,为向北迁徒。由材料可知,北极燕欧出生地在北极,向北迁徙是去繁殖,C正确。向南去越冬,B错误。故选C。
13.由所学知识可知,西非和南美东岸都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因此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B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只分布在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只分布在大陆西岸,AC错误。热带荒漠景观只分布在南美大陆西岸,D错误。故选B。
【点睛】
8~11月,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进入夏季,4月~5月,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进入夏季。
14.环境保护
穿山甲(见图)是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多生活亚热带的落叶森林,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穿山甲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喜炎热,能爬树。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近年来穿山甲数量急剧减少,我国大陆地区已难觅其踪影。
我国穿山甲巢穴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凉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进雨水,洞内隧道较短,大约为30厘米左右,里面结构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常筑于南坡,地势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洞内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弯弯曲曲,形似葫芦,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墙,长度可达10余米,还经过二、三个白蚁的巢,成为其冬季的“粮仓”,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垫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 。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穿山甲数量激剧减少的原因。
(2)分析我国穿山甲冬季洞穴修筑的理由。
【答案】(1)人类的大量捕杀;栖息地的破坏和减少;
(2)朝南修筑,利于采光取暖和避风,利于过冬;洞道深且筑有多道土墙,利于防止冷空气的进入;与蚁穴连通,可保障冬季食物的来源。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我国穿山甲生活习性及其巢穴形式等相关材料,考查我国穿山甲数量减少的原因及其冬季巢穴修筑的理由。要求学生具备从图文材料中能够准确获取的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分析我国穿山甲数量激剧减少的原因可以从人类捕杀及其生存环境的变化入手分析即可。
(2)从材料可以看到,穿山甲冬季巢穴,修筑南坡,主要是因为南坡为向阳坡,有利于采光取暖,因冬季多盛行西北风,也有利于避风;距地面较深,并有土墙,有利于防止冷空气进入,经过几个白蚁的巢穴,有利于提供过冬季食物。1980年
1990年
21世纪初
坑塘
3 000
12 948
18 846
水库
1 954
12 832
14 410
盐场
335
2 627
3 721
苇田
69 224
32 721
24 382
水田
4 764
25 409
19 103
潮间带
80 000
86 068
101 904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优秀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同步测试题,共11页。
高中鲁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缓冲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有,推进国家公园建设,A 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