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在自然资源系统内部,土地、气候、水和生物资源等不同区域的组合与相互匹配,构成了不同的类型与资源结构。据此完成1~2题。1.上图①②③④四个电力结构图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A.美国、法国、加拿大和中国B.美国、法国、中国和加拿大C.加拿大、美国、中国和法国D.法国、加拿大、中国和美国2.下列城市郊区能源利用的措施,正确的是( )A.大同郊区利用核能B.包头郊区利用地热能C.重庆郊区利用太阳能D.乌鲁木齐郊区利用太阳能【答案】1.A 2.D【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④以火电为主,为我国电力结构图,②以核电为主,为法国电力结构图。第2题,大同郊区利用火电,包头郊区地热资源较少,重庆郊区太阳能资源较少,乌鲁木齐郊区太阳能丰富,可利用太阳能资源。下图为2018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弃风率图,“弃风”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前提下,风电场被迫暂停部分机组发电的现象。读图,完成3~4题。3.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原因是( )A.风能清洁可再生B.我国常规能源匮乏C.风力发电技术先进D.风力发电接近消费市场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图中省级行政区“弃风”现象的是( )A.大力引进高耗能产业B.开发风力发电新技术C.加快并网跨区域输电D.杜绝风电项目的再增加【答案】3.A 4.C【解析】第3题,风能清洁可再生,我国为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多元化能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A项正确;我国常规能源如煤炭、水能丰富,B项错误;中国风电技术先进不是必须发展风电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风力发电场距离东部消费市场较远,D项错误。第4题,大力引进高耗能产业会增加其他资源的消耗,可能造成环境破坏,A项错误;弃风率较高,再开发风力发电新技术,意义不大,B项错误;少部分地区仍然需要风电项目促进经济发展,杜绝风电项目的再增加不符合实际,D项错误;加快并网跨区域向东部市场输电,可以将西部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C项正确。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我国南海可燃冰的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①开采技术要求和成本较高 ②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 ③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 ④分布不集中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6.若我国对南海可燃冰富集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 ( )①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 ②加大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采力度 ③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生产链 ④增加能源战略储备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答案】5.C 6.D【解析】第5题,我国南海可燃冰开采技术要求高,投入的成本也较高,且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由图可知,南海可燃冰分布较为集中,且距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地区很近。第6题,可燃冰是清洁能源,对其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加大我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不会延长煤炭生产链,故②③错误。安徽淮南作为拥有百年煤炭开采史的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煤城”、中国首个亿吨级煤电基地,煤电等传统能源一直以来在该市经济结构中占绝对优势。目前,中美合资的某科技公司的高倍聚光光伏产业化项目一期在淮南已经顺利投产。据此完成7~8题。7.安徽省煤炭资源99%集中在淮南、淮北两大煤田,表明安徽省煤炭资源具有( )A.有限性 B.地域性C.整体性 D.多用性8.高倍聚光光伏产业化项目在淮南市投产,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改输煤为输电,减轻交通运输压力B.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C.加速煤炭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D.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答案】7.B 8.D【解析】第7题,安徽省煤炭资源99%集中在淮南、淮北两大煤田,表明安徽省煤炭资源具有地域性,B项正确。第8题,高倍聚光光伏产业化项目在淮南市投产,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D项正确。与改输煤为输电无关,A项错误;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作用不大,B项错误;减缓煤炭资源的开发,减轻大气污染,C项错误。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某煤矿位于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南部距通天河约3千米。该煤矿因非法盗采严重,已于2014年封停。2017年8月记者报道:数千米长的山谷,两边山体依然遍布着由于露天矿穿孔、爆破和滥挖乱采而出现的黑色采坑,山谷遗留的洗煤池中仍有大量水直接通过沟渠排向谷外。下图为该煤矿的洗煤池图。分析该煤矿非法盗采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答案】危害:该煤矿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河流的上游),春、夏季易发洪水,将矿区污水及废渣冲入河流,污染河流源头;矿区废弃矿渣的堆放污染土壤;矿坑裸露,破坏高寒草甸,造成生态恶化;易引发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措施:对矿坑进行回填修复;对洗煤池进行清理,修建排水通道;封育围栏,恢复植被等。【解析】煤矿非法盗采对环境的危害,可以从破坏高寒草甸、造成生态恶化、易引发崩塌和泥石流等方面分析,解决措施可以从回填修复、封育围栏、恢复植被等方面分析。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82亿吨,同比攀升4.03%,其中12月当月进口原油2 678万吨。2013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由前一年的58.0%上升到58.6%。读2012—2013年我国最大的10个原油供应国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措施中,能从“开源”方面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是(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⑤2.下列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正确的是(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B.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率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D.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利用国外能源【答案】1.B 2.B【解析】第1题,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不属于“开源”措施。第2题,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耗,不利于经济增长;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会加剧能源供应紧张状况;要立足国内外能源市场,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干热岩是温度大于200 ℃、埋深3~10千米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 )A.①、乙 B.②、丙C.③、沉积岩 D.④、甲4.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 )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B.地壳的厚度较薄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D.玄武岩地层广布5.可燃冰多形成于( )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答案】3.A 4.C 5.B【解析】第3题,干热岩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属于岩浆岩。根据图中箭头方向,丙与沉积岩可相互转化,丙是变质岩。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甲是岩浆,经①冷却凝固作用,形成乙岩浆岩。A项正确。第4题,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靠近板块交界地带,岩浆活动频繁,C项正确;干热岩绝大部分为侵入岩,高海拔的高原不是主要成因,A项错误;这里地壳的厚度较厚,B项错误;玄武岩是喷出岩,不是干热岩的形成条件,D项错误。第5题,可燃冰多形成于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的板块交界地带,即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应是海沟附近的沉积岩,B项正确,A项错误。三角洲附近的浅海、高纬度的较寒冷海域与板块构造无关,C、D两项错误。6.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成熟,我国已成为全球风电装机增速最快的国家,全国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均有并网风电场,其中甘肃并网风电装机容量位居前列。行走在河西走廊之中,戈壁滩上处处都是风能发电设备。然而,风电建设在突飞猛进的同时,对周边环境和生态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试分析风电场的建设可能给河西走廊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答案】负面影响: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及后期维护时,施工可能对戈壁造成破坏;风电场运行后,可能对鸟类迁徙、繁殖和栖息等造成危害。防治措施: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尽可能减少对戈壁和荒漠植被的破坏,加强环境执法和保护;尽量避开鸟类的迁徙路线及鸟类栖居、停留地,降低风电场的建设对鸟类生活的影响;做好规划建设和风险评估工作,把风电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解析】风电场的建设给周边环境和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从对戈壁的破坏、鸟类等生物的影响方面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要从立法保护、规避鸟类迁徙路线、合理规划等角度采取措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优秀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图分析可知,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源安全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我国能源供需特点,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母M表示,D 4,B 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