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 4,C 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1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同步练习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虚拟水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它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贫水国家或地区可能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完成1~2题。1.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总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不均③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已构成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A。①②③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根据该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缺水国家应从富水国家直接进口水资源来弥补不足B。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C。发展中国家应积极生产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D。虚拟水不是现实意义的水,它仅指农产品中的含水量【答案】1.C 2.B【解析】第1题,相比世界水资源需求量,世界水资源总储量是较为丰富的;但存在显著的时空分布不均现象;部分地区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加上世界人口激增,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造成世界水资源问题。第2题,材料中“贫水国家或地区可能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表明,缺水国家不是从富水国家直接进口水资源来弥补不足,而水资源密集型的贸易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近年来,我国稀土资源由于滥采贱卖,储量占世界总储量比重已从曾经的71%下降至目前的不足23%,使我国稀土资源面临“缩水”,亟待保护。据此完成3~4题。3.我国稀土资源“缩水”的原因主要有( )①滥采贱卖 ②地方利益驱使下无计划大肆开采 ③开采过程中浪费严重 ④恢复耕地占用矿产用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目前,我国矿产资源面临严重问题,下列属于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的问题有( )①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矿产后备资源不足③许多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 ④许多矿山生态环境脆弱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3.A 4.D【解析】第3题,我国稀土资源市场需求量大,利润高,导致我国稀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滥采贱卖、地方利益驱使下无计划大肆开采、开采过程中浪费严重,①②③正确。农业发展利润比开矿利润低,耕地占用矿产用地显然错误,④错误。故选A。第4题,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①正确;矿产后备资源不足,②正确;许多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面临资源枯竭问题,③正确;许多矿山生态环境脆弱是环境问题,不是资源问题,④错。故选D。近年来,黄土高原推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据此完成5~6题。5.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的农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是( )A.农业生产结构趋向多元化B.科技含量减弱C.趋向机械化D.趋于自给自足6.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会导致该区生态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河川淤沙减少C.蒸发量减少 D.洪水流量增加【答案】5.A 6.B【解析】第5题,“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走多种经营之路,有利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第6题,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可增加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使河川淤沙减少。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是远远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与初期上天、下海、入地的“为进入而进入”相比,在资源紧缺的压力下,当前新兴战略资源的探索显得越来越迫切。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属于非常规国家安全的是( )A.政治安全 B.主权安全C.资源安全 D.军事安全8.以下不属于我国战略资源的是( )A.土地资源 B.稀土资源C.气候资源 D.铁矿资源【答案】7.C 8.C【解析】第7题,政治安全、主权安全和军事安全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常规国家安全,而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则属于非常规国家安全,C对。第8题,我国的战略资源主要有淡水、土地、石油、铁矿、稀土等资源,C符合题意。“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完成9~10题。9.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 )①河北 ②四川 ③辽宁 ④福建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0.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 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③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④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答案】9.B 10.C【解析】第9题,“资源诅咒”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GDP增幅大,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高。图示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四川、辽宁,资源丰富度高,经济发展水平低,②③对。河北资源较丰富,经济水平较高,不相符,①错。福建省资源少,经济水平高,④不相符。第10题,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②对。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可能加重资源诅咒,①错。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会阻碍经济增长,③错。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益,④对。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能源供给相关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图中数字代表能源供需矛盾、西电东送、油价上涨和能源充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a—油价上涨 ②:b—能源供需矛盾 ③:c—能源充足 ④:d—西电东送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2.西气东输工程是实现东西部双赢的能源战略,体现在( )①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 ③优化东部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 ④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减轻土地荒漠化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11.A 12.C【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迅猛增长,但是由于当地能源匮乏,需要调入大量能源,包括西气东输、d西电东送等,同时转移高耗能企业,使得环境改善、b能源充足;能源需求迅猛增长,导致c能源供需矛盾,使a油价上涨、污染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故选A。第12题,西气东输工程是实现东西部双赢的能源战略,体现在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优化东部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①③正确。可以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煤炭的能源消费比重,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目前还是以煤炭为主,②错;天然气资源没有就地转化,不能减轻土地荒漠化,④错。故选C。13.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产业,耕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我国耕地分布图(1)读图概括我国耕地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2)河套平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农耕区之一,近年来土地退化现象严重,说明其主要表现;简述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现象可以采取的措施。(3)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区种植稻米的面积大幅度减少,而种植蔬菜、花卉的面积在上升,请分析其原因。【答案】(1)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2)表现:土地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措施:保护植被,禁止乱垦滥挖;合理排灌,提倡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3)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提高,因此当地农业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转为大规模生产需求量大、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解析】第(1)题,由图和中国地理的知识可知,我国耕地多分布在条件适宜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第(2)题,河套平原地区本身比较干旱,引黄灌溉使地下水水位上升,容易造成次生盐碱化,进而引发荒漠化问题。第(3)题,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崛起,市场发生了改变,因此其农业类型也就发生了相应的调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精品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地协调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悲观论和乐观论两种观点之争,资源安全含义,资源安全问题概念,资源安全问题危害,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资源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