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同步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右图展示了长江沿江地带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右图展示了长江沿江地带的( )
A.位置和自然条件 B.生态问题及治理 C.纽带和辐射作用 D.自然资源的分布
3.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形成了所谓的“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 )
A.经济的快速发展 B.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城市间的交通更加快捷
C.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D.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4.下列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是( )
A. 周庄B. 丽江C. 平遥D. 大理
5. 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A .毗邻港澳 B .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
C .矿产资源丰富 D .扼长江出海口,濒临南海
6. 上海对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最有利的条件是( )
A .全国金融中心、商业中心、科技中心
B .全国核心城市、最大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C .全国最大直辖市,政治中心
D .拥有浦东国家级开发区,是世界金融中心
7. 长江三角洲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 )
A .温带水果之乡 B .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C .亚热带动植物王国 D .旅游胜地
8. 读长江三角洲区域图,有关下列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城市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B .B城市是浙江的行政中心,号称“中国丝都”
C .C城市是南京,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D .D是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北翼重要的城市
9.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产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资源密集型产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如果你到长江三角洲去旅游,你无法见到的是( ) A. 杏花烟雨的江南古镇 B. 热闹繁华的上海外滩
C. 一马平川的宽广草原 D. 河网密布的水乡风光
11. 读下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字母代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和两翼中心城市:
A. ;B. ;C.
(2) 本区域临江滨海,其中“江”指 , “海”指黄海和 .
(3) A市的工业以第 产业为主.
(4) 长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是举世闻名的“ ”和“丝绸之乡”
(5) 连接城市AC的铁路干线是 , 本区的 平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为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
(1)位于西三角经济圈的直辖市名称是______,长三角经济圈的南京是______省的省会城市。(2分)
(2)简析长江在西三角经济圈及以上河段水能丰富的原因。(2分)
(3)简析长江在长三角经济圈河段水运便利的原因。(2分)
(4)分别指出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发展经济的不同优势。(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优秀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优秀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共9页。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优秀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