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模拟卷(三)(解析版)-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北师大版)

    中考模拟卷(三)(解析版)-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北师大版)第1页
    中考模拟卷(三)(解析版)-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北师大版)第2页
    中考模拟卷(三)(解析版)-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北师大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模拟卷(三)(解析版)-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北师大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模拟卷(三)(解析版)-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北师大版),共20页。
    A.声速B.响度C.音调D.音色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观众能分辨出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色。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分)歼20是我国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说它能“隐形”是指( )
    A.雷达难以发现它
    B.肉眼难以发现它
    C.它的颜色与天空颜色相同
    D.它随时能变成跟周围环境相同的颜色
    【分析】歼20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隐形飞机”,所谓的“隐形”,并不是变得无影无踪,而是要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机的存在。
    【解答】解:歼20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隐形飞机”,所谓的“隐形”,并不是变得无影无踪,而是要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机的存在。
    故选:A。
    3.(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中筷子
    C.雨后彩虹
    D.水中“倒影”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雨过天晴时,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形成彩虹,是色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分)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后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可观察到易拉罐底部出现白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霜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搅拌使冰块熔化时是在放热
    C.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不变
    D.冬天道路结冰可通过撒盐来降低冰的熔点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熔化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3)液体的凝固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凝固点不同;气压增大,凝固点降低;有杂质掺入凝固点降低。
    【解答】解:A、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
    B、冰块熔化时吸热,故B错误;
    C、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C错误;
    D、撒盐可以低冰的熔点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熔化,故D正确。
    故选:D。
    5.(2分)能源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因此各国大力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下列能源中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B.风能C.水能D.天然气
    【分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这类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而像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这类化石或矿物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则是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BC不符合题意;
    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不锈钢夹碗器,手指扣紧后可以抓取滚烫的碗,它在使用时属于( )
    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D.无法确定
    【分析】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称为费力杠杆。
    【解答】解:不锈钢夹碗器,手指扣紧后可以抓取滚烫的碗,它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C.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分析】(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
    (2)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
    (4)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其运动是有规律的。
    【解答】解: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故A错误;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的质量和体积在整个原子中都占很小的比重,故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故B错误;
    C、炭笔画出的线之间的空隙可以用肉眼看到,所以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系,星系中又有很多星体,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并且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故D正确;
    故选:D。
    8.(2分)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开关跳闸,电路不一定发生了短路
    B.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与零线连接
    C.使用测电笔时,必须用手直接接触金属笔尖
    D.一般对人体而言,只要电压不高于220V就是安全的
    【分析】(1)家庭电路中总功率过大或发生短路时,空气开关会跳闸;
    (2)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接地线;
    (3)使用测电笔时,应让手与笔尾的金属体接触,不能与笔尖金属体接触;
    (4)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超过36V。
    【解答】解:A、家庭电路中总功率过大或发生短路时,空气开关会跳闸,故A正确;
    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与大地相连,若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避免触电,故B错误;
    C、使用测电笔时,必须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不能与笔尖金属体接触,故C错误;
    D、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故D错误。
    故选:A。
    9.(2分)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电阻小,电流大
    B.AB段电阻大,电流小
    C.AB段电阻一定大,电流与BC段相等
    D.BC段电阻可能大,电流与AB段相等
    【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两段导体的电流关系;
    (2)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解答】解:
    AB、因为两段导体串联,所以通过两导体的电流相等,即IAB=IBC;故AB错误;
    CD、已知导体AB和BC由不同材料制成、长度相同,由图可知导体AB横截面积比BC的小,由于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不能判断电阻的大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2分)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忽略液面变化),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取10N/kg)( )
    A.物体的质量是900 g
    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物体的底面积是50cm2
    【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当h<4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9N不变,此时物体在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物体重力,根据G=mg求出物体的质量;
    (2)根据图像可知,当h>8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不变,此时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根据称重法求出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3)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即为自身的体积,利用ρ=求出物体的密度;
    (4)根据图像读出物体的高度即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根据V=Sh求出物体的底面积。
    【解答】解:
    A.由图像可知,当h<4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9N不变,此时物体在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重力G=F=9N,
    由G=mg可得,物体的质量m===0.9kg=900g,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当h>8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不变,此时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
    则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G﹣F拉=9N﹣5N=4N,故B正确;
    C.由F浮=ρ液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V=V排===4×10﹣4m3=400cm3,
    物体的密度ρ===2.25×103kg/m3,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高度(即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8cm﹣4cm=4cm,
    由V=Sh可得,物体的底面积S===100cm2,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0分)
    11.(3分)我国北方供热的“暖气”用水作介质,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大;某房间一段时间内循环流动的水质量为1000kg,进水温度为55℃,出水温度为40℃.这段时间里水向外放出热量 6.3×107 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2.1 kg酒精放出的热量。(c水=4.2×103J/(kg•℃),酒精的热值3×107J/kg。)
    【分析】(1)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质量相同、且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释放的热量多。
    (2)已知水的质量、水的初末温和水的比热容,利用放热公式可以求出水放出的热量。
    (3)由题知Q放=Q吸,利用Q放=mq求需要完全燃烧酒精的质量。
    【解答】解:(1)“暖气”用水作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且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释放的热量多,取暖效果好;
    (2)水放出的热量:
    Q水=c水m水(t﹣t0)=4.2×103J/(kg•℃)×1000kg×(55℃﹣40℃)=6.3×107J;
    (3)热量由完全燃烧酒精提供,即Q酒精=Q水=6.3×107J,
    Q酒精=mq需要酒精的质量:
    m酒精===2.1kg。
    故答案为:热传递;比热容;6.3×107;2.1。
    12.(3分)夏天,突然打开汽水瓶时,随着“嘭”一声响,往往可以看到瓶口处冒“白气”,为什么?答:这是因为当突然打开瓶盖时,瓶内气体迅速膨胀,对外 做功 ,内能 减少 ,温度 降低 ,瓶口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解答】解:
    当突然打开瓶盖时,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口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即“白气”。
    故答案为:做功;减少;降低。
    13.(3分)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 B、C 之间,两次成像的虚实情况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分析】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物像在同侧成虚像;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物像在两侧,成实像,据此解答。
    【解答】解: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物像在同侧成虚像;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物像在两侧,成实像;由此可知凸透镜一定固定在B、C之间,两次成像的虚实情况不同;
    故答案为:B、C;不同。
    14.(3分)小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装有西瓜的吊篮,西瓜和吊篮总质量为90kg,吊篮在10s内上升1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为 375 N,拉力的功率为 112.5 W,当所吊重物质量增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1)利用G=mg求西瓜和吊篮的总重力,由图可知n=3,利用η====求拉力;
    (2)利用v物=求西瓜和吊篮上升的速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物,利用P===Fv求拉力的功率;
    (2)利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η====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变化。
    【解答】解:(1)西瓜和吊篮的总重力为:G=mg=90kg×10N/kg=900N,
    由图可知n=3,由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可得,拉力大小为:F===375N;
    (2)西瓜和吊篮上升的速度为:v物===0.1m/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nv物=3×0.1m/s=0.3m/s,
    拉力的功率为:P===Fv=375N×0.3m/s=112.5W;
    (3)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表示为:η====,
    所以在动滑轮的重力不变时,所吊重物重力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故答案为:375;112.5;变大。
    15.(3分)将两个电流表(主要部件是永久磁铁和带有指针的线圈)G1和G2用导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当拨动G1的指针时,观察到G2的指针也会随之摆动,则此过程中G1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发电机 (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分析】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该现象就叫做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解答】据题意可知:电流表主要部件是永久磁铁和带有指针的线圈,G1和G2用导线连接起来。当拨动G1的指针时,相当于G1中的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由于两个电表构成了闭合电路,故电流会通过G2表中的线圈,而该线圈处于磁场中,由于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所以G2的指针也会偏转,此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G1利用了电磁感应而产生电流,此工作原理相当于发电机。
    故答案为:发电机。
    16.(3分)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的过程中,当运动员用头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不计空气阻力,在足球落地之前,球离开运动员的头,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足球的机械能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中,若不计摩擦、空气阻力等因素,机械能保持不变,若考虑摩擦、空气阻力等,机械能将变小。
    【解答】解:当运动员用头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足球落地之前,球离开运动员的头,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因为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会损失,所以足球的机械能不变。
    故选:运动状态;不变。
    17.(2分)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着网后使其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的力是 弹 力,运动员蹦到最高点A后使其向下运动的力是 重 力,运动员在运动到最高点时受 非平衡力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分析】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
    地球上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
    【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运动员着网后,网发生弹性形变,给运动员一个向上的弹力作用,因此运动员着网后使其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的力是网的弹力;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运动员蹦到最高点A后使其向下运动的力是重力;
    运动员在运动到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
    故答案为:弹;重;非平衡力。
    三.作图题(共7小题,满分40分)
    18.(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请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解答】解:经过入射点作出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反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要比原来远离法线。如图所示:
    19.(2分)如图中物体A正沿粗糙斜面下滑,作出它受到的摩擦力f和它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分析】(1)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作用点就画在斜面上,方向是垂直斜面并且指向斜面内部;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物体沿斜面下滑,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解答】解:物体A正沿粗糙斜面下滑,滑动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心,过此点画垂直斜面向下的力,即为压力,如图所示:
    20.(6分)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考队在附近遥控机器人。若机器人质量为500kg,履带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4000cm2,g=10N/kg,求:
    (1)机器人的重力为多少?
    (2)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2×104Pa,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吗(通过计算说明)?
    【分析】(1)已知机器人的质量,利用G=mg求其重力;
    (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力等于本身的重力,知道履带与冰面的接触总面积(受力面积),利用p=求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与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比较可知能否通过该冰面。
    【解答】解:(1)机器人的重力:
    G=mg=500kg×10N/kg=5000N;
    (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力:F=G=5000N,
    受力面积S=4000cm2=0.4m2,
    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
    p===1.25×104Pa,
    因为p<4.2×104Pa,
    所以机器人可以顺利通过该冰面。
    答:(1)机器人的重力为5000N;
    (2)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
    21.(6分)实验桌上有一个电学器件,该器件由两个定值电阻R1、R2并联组成,a、b两点接电源,如图所示。两电阻的额定电压均为12V,电阻R1的阻值为100Ω,当该电学器件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示数为0.36A,求:
    (1)此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1的电功率;
    (3)电阻R2的阻值。
    【分析】(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I===0.12A;
    (2)根据P=UI得出R1的电功率;
    (3)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电阻R2的阻值。
    【解答】解:(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I===0.12A;
    (2)R1的电功率P1=I1U=12V×0.12A=1.44W;
    (3)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I2=I–I1=0.36A—0.12A=0.24A;
    电阻R2的阻值R2===50Ω。
    答:(1)此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12A;
    (2)电阻R1的电功率为1.44W;
    (3)电阻R2的阻值为50Ω。
    22.(8分)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1A”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依次为5Ω、10Ω、20Ω,多次实验得数据如表。
    (1)开关闭合后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 D 。
    A.电流表坏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阻短路
    (2)修正电路并完成第一组实验,断开开关,将电阻箱的阻值由5Ω调到10Ω。继续操作有以下四步:
    ①闭合开关;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
    ③记录电流表示数;
    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
    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 ②①④③ 。
    (3)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 电压表示数为2V 。本操作中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保护电路和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
    (4)在做第三次实验时,电流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R的电流为 0.1 A。
    (5)依据表中数据作出了如图图象,能最直观体现电流与电阻间关系的是 B 。
    (6)要完成本次实验,电源最多只能将 4 节干电池串联。
    【分析】(1)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根据电压表无示数分析电路可能的故障;
    (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继续操作的步骤: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记录电流表示数;
    (3)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由表中数据,根据欧姆欧姆定律求出这个电压,据此分析;
    (4)根据电流表选用小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本操作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5)由表中数据知,电阻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倍,即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据此分析;
    (6)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为2V不变,当电阻箱的阻值最大为20Ω时,对应的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不超过50Ω,由压原理和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回答。
    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为2V不变,当电阻箱阻值为20Ω时,对应的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不超过50Ω,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变阻器的电压不超过×2V=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一节电池的电压算出电池的节数。
    【解答】解:(1)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而电压表无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电阻短路,故D正确;
    (2)改接10欧的电阻。继续操作的步骤: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记录电流表示数;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 ②①④③;
    (3)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由表中数据知,这个电压为:
    U=IR=0.4A×5Ω=2V,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电压表示数为2V;
    本操作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4)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A;
    (5)由表中数据知,电阻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倍,即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A正确,D错误;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电流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B正确,C错误,但B能最直观体现电流与电阻间关系,故选B;
    (6)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为2V不变,当电阻箱阻值为20Ω时,对应的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不超过50Ω,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变阻器的电压不超过×2V=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要完成本次实验,电源最多为:2V+5V=7V,因1节干电池为1.5V,故电源最多只能将4节干电池串联。
    故答案为:(1)D;(2)②①④③;(3)电压表示数为2V;保护电路和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4)0.1;(5)B;(6)4。
    23.(8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纸板组成。
    (1)其中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即可)
    ①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
    ②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
    (2)如图所示,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漫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3)如图,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 不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可能不是普遍规律;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次实验 。
    (4)如果让光线从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
    【分析】(1)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间接看到,如通过水雾、烟雾等,这里用光屏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也是通过“平”的光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2)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
    (3)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应当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
    (4)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互换进行实验,观察反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的关系得出结论。
    【解答】解:(1)①我们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安装一个光屏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
    ②将光屏的右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共面。
    (2)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
    (3)如图,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实验不合理的原因: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可能不是普遍规律;
    (4)若沿BO射出一束光反射光沿OA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漫;(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合理;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可能不是普遍规律;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次实验;(4)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4.(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国建筑师凯文•朔普费尔设计出了一种能漂浮在水中的城市(如图所示),漂浮城市装有动力装置,可以移动。该漂浮城市三角形建筑的主体结构是中空的,强风能从中通过,可以确保当飓风来临时,把飓风对建筑的破坏降至最低。该漂浮城市高达360m,占地270万平方米,可容纳多达4万居民。酒店、商店只要是普通城市有的,这里都一应俱全。漂浮城市的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8.0×108W。
    (1)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是 太阳 能转化为 电 能。
    (2)若三角形建筑空洞的面积为2.0×104m2,某次飓风正好垂直于空洞的表面吹入,1s流入空洞的空气质量是1.92×106kg,该地的空气密度是1.2kg/m3.则飓风的风速是 80 m/s。
    (3)若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只用来提供推动漂浮城市前进所需的能量,漂浮城市在平静的水面上沿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从某一时刻开始,漂浮城市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漂浮城市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乙所示。
    ①漂浮城市运动到第25s时受到的阻力为 8×108 N.从第50s钟到100s钟内牵引力做的功为 2×1010 J。
    ②漂浮城市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 50% 。
    【分析】(1)太阳能的利用有两个方面:加热物体,发电;
    (2)知道1s流入空洞的空气质量和空气密度,可利用公式V=计算出空洞内空气的体积,知道空洞的面积,可利用公式L=计算空气移动的距离,又知道运动的时间,可利用公式v==计算风速;
    (3)①从速度v与时间t图像乙上看出,当50s到100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甲,根据二力平衡求出摩擦阻力大小;
    在0~50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因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阻力是不变的,漂浮城市运动到第25s时受到的阻力等于漂浮城市匀速运动时的摩擦阻力;
    从速度v与时间t图像乙上看出,50s到100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此时物体的运动速度,知道拉力F的大小,从而可利用公式W=Fs=Fvt计算拉力F做的功;
    ②知道接收太阳能的功率,可利用公式Q=Pt计算吸收的太阳能,再利用公式η=计算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解答】解:
    (1)太阳能电池板工作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已知m=1.92×106kg,ρ=1.2kg/m3,
    根据ρ=可得空洞内空气的体积为:
    V===1.6×106m3,
    而空洞的面积为S=2.0×104m2,
    空气移动的距离为:
    L===80m,
    又因为t=1s,
    飓风的风速为:v====80m/s;
    (3)①从速度v与时间t图像乙上看出,50s到100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即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拉力F大小相等,
    从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可以看出,50s到100s时,拉力F=8×108N,
    因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是不变的,即漂浮城市运动到第25s时受到的阻力为f=8×108N;
    由速度与时间图像甲可知,50s到100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0.5m/s,
    而t=100s﹣50s=50s,
    牵引力F做的功为:
    W=Fs=Fvt=8×108N×0.5m/s×50s=2×1010J;
    ②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η=====×100%=50%。
    故答案为:(1)太阳;电;(2)80;(3)①8×108;2×1010;②50%。实验组别
    1
    2
    3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4
    0.2

    相关试卷

    考点09压强(解析版)-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北师大版):

    这是一份考点09压强(解析版)-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北师大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压力,压强,压强的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连通器,沸点与压强,体积与压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7力(解析版)-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北师大版):

    这是一份考点07力(解析版)-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北师大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获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模拟卷(一)(解析版)-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北师大版):

    这是一份中考模拟卷(一)(解析版)-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北师大版),共2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