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第十单元第1课时混合运算(一)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第十单元第2课时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 第十单元第3课时混合运算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第十单元第4课时综合实践-全家自驾游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第十一单元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一)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小学十一 新校服——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十一 新校服——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9页。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设计学校博山区石炭坞小学姓名乔同涛年级三年级单元主题《条形统计图》课题《条形统计图(二)》课次 2课标依据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提倡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的能力、智力均能得到提高。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在知识技能目标里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2.课标解读(1)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2)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3)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在本单元课程的设计上,通过统计学生校服尺码,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真实情境和多彩多样的统计活动,采用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收集小组内校服尺码,课堂展示,分段统计整理,绘制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的方法,会填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2. 能力目标: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经历困惑—创造—发现的知识生成过程,初步建立统计模型。3. 情感目标: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发展统计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填制条形统计图,建立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统计模型。教学难点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建构。 教学准备各小组的年级统计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活动一:收集、整理数据。1.师:上节课老师留了作业,让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统计三年级其他班同学的校服尺码,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一下吧。(课件出示统计表)三年级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班级人数140及140以下145150155160160及 165以上特体一班45 6 10 10 13 3 2 1 二班 三班 四班 2.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预设:生1汇报二班同学校服尺码后,问:谁还有疑问?生2:你们这个数据是怎么得来的?生1:我把我们组的六个同学分成了3组,每两个一组,分别去其他三个班找认识的同学统计了他们班的校服尺码,然后我又汇总的。生3汇报三班同学校服尺码后,问:谁还有疑问?生4:你们也像刚才那个组那样去统计的吗?生3:我们组不是那样,我们是一块找各班的老师问的,然后记下来的。师:这两个小组的方法都不错,既省时又省力。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四班校服尺码的统计情况?生5汇报四班同学校服尺码。(学生汇报的同时,老师把统计结果记录下来。)师:老师发觉在收据数据的过程中,各小组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为同学们点赞!3.学生整理统计表。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到课本118页的统计表中吧。(生进行整理、统计。)三年级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尺码 合计140及140以下145150155160160及 165以上特体人数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整理的统计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记录到PPT中的表格。师:你整理的统计表跟这个同学的数据是否一致?(订正核对数据)三年级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尺码 合计140及140以下145150155160160及 165以上特体人数176194142509105 活动二:描述数据。 小组讨论交流。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但用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多少。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课本119页的统计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全班汇报。(1)师:刚才同学们在填写统计图的时候,老师发现有同学遇到问题了,谁能起来说一下你的问题?生:我在填写的时候,发现格子不够用,然后就往上接着画,还是发现书的空白处画不上那么多。师:是不是你们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后来同学们是怎样解决的呢?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2)汇报:生1:我们小组刚开始也是格子不够用,于是我们一起商量了一下,可以用1格代表2人、3人、4人、5人……最后确定了一格代表10人。(生展示统计图后,问:谁有疑问?)生2:我觉得你们的不太合适,我们小组是一格代表5人。只有10个格子,155尺码的有50人,一格表示5人才画得下。 (展示统计图)师:观察这两种情况: 你认为1格代表10个人和1格代表5个人,哪个更合适? 为什么?生3:我觉得一格代表5人合适,代表10人的那个组,他们统计图的格子空下好多。生4:我也觉得一格代表5人合适,我们小组是计算出来的,其实用最多的那个人数50去除以格子数10,正好等于5,所以一格代表5人。3.师小结:老师在同学们的小组交流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不仅善于倾听,更善于思考。在条形统计图中,1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还可以表示2个、5个、10个……甚至更多单位,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收集数据的大小来确定,也可以像刚才同学说的那样计算一下,用整理出来最大的数除以格子数来确定,三年级的校服尺码统计图一格代表5人比较合适。4.学生再次修改纵轴上的数据,完善统计图。活动三:分析数据。1.师: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穿155尺码的同学比较多,穿特码的比较少。生2:我发现大多数同学穿145、150、155的。师:大多数同学穿145—155尺码,说明什么问题呢?生3:大多数同学的身高都在145-155厘米之间。……2.师:你还有什么想对同学们说的吗?生4:我想对穿特体尺码的同学说,你们该减肥了。生5:我想对穿140及140以下的同学说,你们要多吃饭才能长高。……3.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其实老师想对所有同学说,不管你穿多大尺码的校服,平时都应该合理膳食营养才能均衡,多参加体育锻炼才能长得高、身体棒。4.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经历了从课前数据的收集,到课上数据的整理,制作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来描述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这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新知识—条形统计图(二)(板书)。下面我们就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活动四:学以致用。1. 自主练习1图表转化的题目。师: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那些信息?(生答)师:1格代表多少公顷?(生:10公顷)师:2011年的造林面积是2010年的多少倍?(生:2倍)师:你知道植树造林的好处吗?(及时对回答问题合理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2. 自主练习2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师:这是2007—2011年平安车行汽车销量情况统计图,1格代表多少辆?(生:50辆)师:汽车销量呈什么趋势?这说明了什么?(生:上升趋势,说明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师: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国家繁荣富强)师:其实我们既要看到好的方面,也要尽量绿色出行。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师:你能预测一下2012年的销售情况吗?2013年呢?(生:500多辆、600多辆)3.延伸拓展师:同学们对新知识掌握的真不错!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个小知识:怎样绘制条形统计图?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条,作为纵轴和横轴;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并标出数量的标记和单位;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标上数据;可适当在直条内画上颜色区分。4、总结提升师:孩子们,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生谈收获)师:统计图和统计表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还可以表示2个、5个、10个……甚至更多单位,在绘制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格代表几个单位。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棒极了,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希望今后的你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继续去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5.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1格代表多个单位 及时鼓励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条形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体会各自不同的特点及优势。 在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表格中提供的格子不够,产生认知冲突。通过小组合作,商量解决办法,最终优化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解决办法。 观察对比,体验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合理性。 教学反思 本课时学习一格代表几的问题,学生通过一格代表1不够用的认知冲突,明确在条形统计图中,1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还可以表示2个、5个、10个……甚至更多单位,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收集数据的大小来确定,也可以用整理出来最大的数除以格子数来确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十一 新校服——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拓展延伸,总结收获,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八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探索发现,知识应用,拓展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