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考点10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2022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部编版) 试卷

    考点10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2022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部编版)第1页
    考点10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2022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部编版)第2页
    考点10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2022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部编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点10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2022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10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2022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部编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问题示例,答题基本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0 记叙文阅读

    考点总结
    一、问题示例
    (1)请概括文中某人物的性格特点。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你喜欢文中的某人物形象吗?为什么?
    (4)塑造某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二、答题基本思路
    (1)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解答此类题目的要求:全面、准确、简洁、有根据、有重点。(2)塑造“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①充当线索人物,贯串文章始终,通过其所见所闻所感,展开故事情节;②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强文章的真实感;③对主要人物进行衬托,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真题演练

    一.现代文阅读(共5小题)
    1.(2021•西藏)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问题。
    载不动父爱如山
    ①我摸进采石场,跟父亲坦白:“爸,我不读书了。”父亲只问一声:“是担心没钱供你上大学吧,爸这条命还在!”我捡起行李,执意转身。尽管我的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可考出去,父亲怎么办?妹妹怎么办?这如山的沉重,使我选择了放弃学业。
    ②一个人到外地打工,我拼命地挣钱,只要能挣钱的活我都干。然而在一个加班到凌晨的雨夜,我栽倒在水泥地上,去医院抢救,我得了急性肝炎。
    ③我睁着失神的眼睛,望着病房惨败的墙。辛苦赚来的钱,像流水一样漂走,但我依然不想告诉父亲。
    ④清晨醒来,我看到了父亲。原来,父亲接到了病危电话,带了几个叔父,扒了一辆货车,马不停蹄地赶来。几天过去,父亲带来的钱将尽,我的病情仍不见好转。
    ⑤父亲和叔父们商议,租一辆出租车,将我接回去继续治疗。可是,这么多人共乘一辆车,显然坐不下。父亲围着车转了好几圈,最后指着车尾厢对司机说:“师傅,我就躺这儿吧。”还未等司机说话,父亲猫着腰,就进去了。他将自己蜷缩在里面,如一尾干虾。司机见此情况,也不再说什么,只让父亲注意安全,实在憋不住就喊一声。叔父们实在不忍再见,难过地别过脸去。
    ⑥临行前,父亲趴着出来,走到我跟前,伸出他粗糙的手,抓紧我,说:“活着回去,孩子!以后的路,你要走好啊!”
    ⑦我知道这句话的分量,我坚定地回答:“爸,咱们一起回家,我这就回去复读,你要看着我考大学!”
    ⑧父亲棱角分明的脸上掠过一丝苍凉的微笑。
    ⑨冬天很冷。即使坐在车厢里,也感觉到外面的冰寒。为了保证父亲的呼吸,司机将车尾掀开一条缝。叔父一路告诉我:“孩子,回去好好读书吧,你不在的日子,你父亲总是一个人在山上抹泪,他不稀罕你的钱,只希望你过得更好。”
    ⑩车,静默地开。北风蹭着车窗尖厉而过。整整两天三夜,冷风像一只无形的怪兽,无孔不钻。连坐在车里面相偎取暖的几个人都觉得寒冷,我不知道年迈的父亲,会不会:挺得住。我与他只隔一层钢板,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不能翻身、不能动弹、不能叫痛。
    ⑪黎明时分,在一个出站口,警车闪烁一片,一辆辆车被次第拦下检查。轮到我们时,警察让司机打开尾厢。在警察的注视下,司机颤抖地打开车盖,父亲僵硬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一名警察摸了摸父亲,父亲呻吟了一声,警察吓得跳了起来,旋即大怒:“怎么能这样载人呢?这不是草管人命吗?”
    ⑫警察要罚款。这时父亲清醒过来,想出来却又不能,在叔父们的帮助下,将他一点儿一点儿拖出,患了风湿与静脉曲张的他,双脚不能沾地,只有靠两个叔父的手勉强搀起。
    ⑬父亲嘴唇哆嗦:“求求你们放行吧!只要我儿子没事,我怎么都行,这事儿与司机没有关系,我给你们跪下啦!求求你们这些好人了!”一阵刺痛袭击了我,我大叫一声:“爸!”人僵在原地,灵魂早已走远。
    ⑭天色渐明,许多人背过脸去抹泪,一个人都没有动。
    ⑮“闪道!出发!”一名警官高亢地命令。
    ⑯警官亲自出动了一辆警车,载上了我的父亲,“嗖”的一声,风驰电掣地将一切抛远。透过反光镜,我看着晨风中的警察们,伫立在那里举起了手臂,为父亲行注且礼。司机红了眼,狠踏油门,车子发出阵阵嘶吼。
    ⑰几个月后,父亲重新走进了大山的采石场。
    ⑱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走时,山中开山炮仗一声一声直插云霄。从这一天起,我开始了一种真正的生活。
    (选自《意林》,有删改)
    (1)请在下列横线上补写与“我”相关的情节内容。
    家贫弃学——① 打工患病 ——② 坐车回家 ——考上大学
    (2)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临行前,父亲趴着出来,走到我跟前,伸出他粗糙的手,抓紧我,说:“活着回去,孩子!以后的路,你要走好啊!”(描写方法赏析)
    ②透过反光镜,我看着晨风中的警察们,伫立在那里举起了手臂,为父亲行注目礼。(赏析加点字)
    (3)文章以“载不动父爱如山”为题有哪些妙处,请简要分析。
    (4)请结合本文结尾处“真正的生活”和链接中“要好好儿活”的含义,分析异同。
    链接: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一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分析】本文通过写自己一开始因为家里贫穷不想读书,于是辍学去打工,结果因患病,父亲送“我”回家治疗,为了省钱父亲躲进出租车的车尾厢,这“让”我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伟大,于是奋发向上,通过努力考上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概括。结合“一个人到外地打工,我拼命地挣钱,只要能挣钱的活我都干。然而在一个加班到凌晨的雨夜,我栽倒在水泥地上,去医院抢救,我得了急性肝炎”,可以概括出①:打工患病;结合“父亲和叔父们商议,租一辆出租车,将我接回去继续治疗”可以概括出②:坐车回家。
    (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①题干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结合句中“趴着”“走”“伸出”“抓紧”,可以看出句子采用了运用动作描写,写出父亲行动艰难;结合“活着回去,孩子!以后的路,你要走好啊”,可见采用了语言描写,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担忧,这个句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②题干要求赏析加点字。“伫立”的意思是“长时间地站着”,这里在文中的意思是警察在晨风中久久地笔直地站着,说明父亲躺在后备厢的举动,让人感动,令人敬佩。
    (3)本题考查标题的妙处。“载不动父爱如山”中,“父爱”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父爱如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爱”比作“山”,写出了父爱像山一样的厚重,“载”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躺在出租车后备厢里爱的举动,表现了父爱的深沉、厚重。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结合选文“几个月后,父亲重新走进了大山的采石场。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走时,山中开山炮仗一声一声直插云霄。从这一天起,我开始了一种真正的生活”和链接材料“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可见文中的作者都理解了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理解了父母的期望:懂得了遇到生活的磨难要勇敢面对,热爱生活。不同点:链接材料中史铁生“要好儿活”是战胜了身体残疾的痛苦,坚强起来,珍惜生命,活出尊严;而本文中“真正的生活”是通过努力考上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据此可得出答案。
    答案:
    (1)①打工患病;②坐车回家。
    (2)①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父亲行动艰难,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担忧,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②“伫立”文中的意思是警察在晨风中久久地笔直地站着,从侧面写出父亲躺在后备厢的举动,让人感动,令人敬佩。
    (3)“父爱”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爱比作山,“载”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躺在出租车后备厢里爱的举动,表现了父爱的深沉、厚重。
    (4)相同点:都理解了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理解了父母的期望:懂得了遇到生活的磨难要勇敢面对,热爱生活。不同点:链接材料中史铁生“要好好儿活”是战胜了身体残疾的痛苦,坚强起来,珍惜生命,活出尊严;而本文中“真正的生活”是通过努力考上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
    2.(2021•金水区校级模拟)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驮水的日子
    温亚军

    ①连队所在的山上离盖孜河有8公里,全连每天吃用的水都要由驴去河边驮。新买回来的驴和原来负责驮水的下士犟上了,在挨了无数鞭子后才勉强驮回两半桶水。连长决定让上等兵去接替驮水工作。
    ②第一天早上,上等兵把驴牵出圈,往驴背上搁装水的挑子。驴极不情愿,一把摔了挑子。上等兵也不急,也不抽打驴,驴摔了挑子他再搁上去,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和驴较量。他和驴都折腾出满身汗,可硬叫驴没有再往下摔挑子的脾气了,上等兵才牵上驴下山。
    ③8公里在新疆算不了什么,说起来就是几步路的事,可上等兵赶着驴,走了近两个小时。下山路上,驴故意磨蹭,上等兵不急不恼,任它由着自己的性子走。到了河边,上等兵往挑子上的桶里装满水后,驴又闹腾开了,几次把挑子摔下来,弄了上等兵一身的水。上等兵也不生气,驴摔下来,他再搁上去,摔下来,再搁上去。他一脸的惬意样惹得驴更是气急。直到下午,上等兵才牵着驴驮了两半桶水回到山上。倒下水后,上等兵没有歇息,又牵着驴去驮水。如此折腾到天快亮时,驮了四趟水,才让驴歇下。
    ④第二天,刚吹起床哨,上等兵就把驴牵出来去驮水。这天虽然也驮到了半夜,可桶里的水基本是满的。一连几天,如果不驮够四趟水,上等兵就不让驴休息,但他没有抽过驴一鞭子。
    ⑤慢慢地,在上等兵不愠不怒、不急不缓的调教中,驴没了那份暴烈,心平气和得就像河边的水草。上等兵感到驴已经真心实意接纳了他,便对驴更加亲切友好了。驴读懂了那份亲近朝空寂的山中吼叫几声,又在自己吼叫的回声里敲出鼓点一样的蹄音欢快地走着。上等兵感应着驴的欢快,知心地拍了拍驴背,把缰绳往它脖子上一盘,不再牵它,只跟在一边。他又想到该给驴起个名字,兴奋起来,一点没犹豫,就给驴起名“黑家伙”。连长喜欢叫兵们这个家伙那个家伙的,驴全身黑色,就该叫“黑家伙”。虽然驴不是兵,但也是连队的一员,是他的战友。
    ⑥渐渐地,“黑家伙”熟悉了每天的水要驮回哪里,它总主动走到那里。一天,上等兵在路上耽搁了一下,“黑家伙”没有接到叫它停的命令,径自走出好远。待上等兵追到山上,“黑家伙”已经把两桶水分别驮到一班和二班的门口,正站着等他喂草料呢。上等兵冲到“黑家伙”跟前,“黑家伙”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扑闪着大眼睛,等着上等兵给它不高兴的表情。上等兵没有骂它,却伸出手抚着它的背,表扬它,“黑家伙”兴奋地冲天叫了几声。
    ⑦有了这一次,上等兵决定让“黑家伙”独自驮水回连。在河边装上水后,他对“黑家伙”说你自己回吧,“黑家伙”就自己上山了。“黑家伙”第一次独自上路时,上等兵有点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远远地看着,他发现“黑家伙”稳健的身影,竟是群山中唯一的动点。这唯的动点,一下子使四周沉寂的山峰山谷多了些让人感动的东西。过了一个多小时,“黑家伙”驮着空挑子回到河边。上等兵高兴极了,扑上去亲了它一口,并把自己在河边割的青草奖赏给它。“黑家伙”吃着,不停地甩着尾巴,表示它的高兴。
    ⑧上等兵买回一个铃铛,拴到“黑家伙”的脖子上。铃铛声清脆悦耳,陪伴着“黑家伙”行走在寂静的山道上。“黑家伙”喜欢这铃铛声,离上等兵越来越近,步子也越来越快,铃铛声也越加响亮,远远地传到盖孜河边。
    ⑨为了打发“黑家伙”不在身边的时间,上等兵带上了课本,在河边复习功课,他心里一直做着考军校的梦呢。复习累了,他背着手在草地上散步。他想到考上军校后,会和“黑家伙”分开,心里一阵难受,就拼命给“黑家伙”割青草,想把“黑家伙”一个冬天甚至几个冬天要吃的草都割下、晒干,预备好。
    ⑩在铃铛声中,又过了一年。这年夏天,上等兵考取了军校。
    ⑪走的那天,上等兵叫“黑家伙”驮着自己的行李下山,再最后一次给“黑家伙”背上的挑子里装上水,看着它往山上走去,直到走出很远。等他恋恋不舍地背着行李要走时,熟悉铃铛声突然由远及近急促而来。他转身向山路望去,“黑家伙”正以他平时不曾见过的速度飞奔而来,纷乱的铃铛声大片大片地摔落在地。上等兵的心不由一颤,眼睛模糊了,模糊中,他发现,奔跑着的“黑家伙”是这凝固的群山中唯一的动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小说写到驴对下士的反抗、不合作,与后文上等兵独特的驯驴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上等兵不急不躁、耐心平和的性格特点。
    B.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铃铛声,一人一驴行走在山路上,清脆的铃铛声打破了山道的寂静,展现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C.小说标题意味深长,“驮水的日子”既是上等兵与驴相处的美好时光,也是与战友一起戍边的岁月,寄寓了他对这一段军旅生活的深深眷恋。
    D.小说讲述了上等兵与驮水的驴之间情感变化的故事,叙事自然平实,情感真挚动人,表现了当代军人的人性美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美。
    (2)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一连几天,如果不驮够四趟水,上等兵就不让驴休息,但他没有抽过驴一鞭子。(关联词语)
    ②他转身向山路望去,“黑家伙”正以他平时不曾见过的速度飞奔而来,纷乱的铃铛声大片大片地摔落在地。(化无形为有形)
    (3)小说中两次写上等兵发现“黑家伙”是“群山中唯一的动点”,两次的情形不同,上等兵的心情也不一样。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效果。
    (4)小说中驮水的驴名叫“黑家伙”,上等兵却没有具体名字,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分析】小说讲述了上等兵与驮水的驴之间情感变化的故事,叙事自然平实,情感真挚动人,表现了当代军人的人性美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美。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空灵悠远”分析不当,小说没有体现这种意境。
    故选:B。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①找到句中的关联词语,“如果……就……”表假设,“不驮够四趟水”“不让驴休息”体现了上等兵让驴驮够四趟水的态度很坚定;“但”表转折,“没有抽过驴一鞭子”写出了上等兵耐心平和的驯驴方法。本句运用关联词语,表现了上等兵有独特的驯驴方法,富有智慧。
    ②铃铛声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这里却说铃铛声“大片大片地摔落在地”,将其描述成了可以感知的事物。这样写,从内容上看,写出了驴奔跑的速度之快,表现了驴对要离开的上等兵的依恋不舍;从表达效果上看,则使情感表达更形象、更具体。
    (3)本题考查小说情节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具体情节的把握。第一次情形出现在第⑦段,根据其前的“上等兵有点儿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可看出上等兵对驴的喜爱和关心;第二次情形出现在第⑩段,由其前的“等他恋恋不舍地背着行李要走时”“‘黑家伙’正以他平时不曾见过的速度飞奔而来”可看出上等兵和驴之间的依恋不舍。分析表达效果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上,这两次描写形成呼应;内容上,这两次描写丰富了上等兵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人和动物之间战友般的深厚情谊。
    (4)本题考查探究写作用意。驮水的驴得名是在第⑤段,此时上等兵感到驴已经真心实意接纳了他,对驴更加亲切友好,可见上等兵给驴起名是因为喜爱驴;结合第⑤段中的“驴虽然不是兵,但也是连队的一员,是他的战友”可知,上等兵待驴平等,视驴如战友;而结合第⑤段“连长喜欢叫兵们这个家伙那个家伙的”可知,士兵无名,只以军衔相称,体现出了部队特色。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以上等兵为切入点,讴歌无数友善、执着、上进的普通士兵,使讴歌对象由个体上升到群体,深化文章主旨。
    答案:
    (1)B
    (2)①“如果……就”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体现了上等兵让驴驮够四趟水的态度很坚定,“但”表示语意的转折,写出了上等兵耐心平和的驯驴方法。本句表现了上等兵有独特的驯驴方法,富有智慧。
    ②将看不见的铃声比作可以感知的事物,写出了驴奔跑的速度之快,表现了驴对要离开的上等兵的依恋不舍。化无形为有形,使情感表达更形象更具体。
    (3)①第一次是上等兵悄悄跟在驴后面,表现了他对驴的喜爱、关心;②第二次是上等兵离开时,突出了他和驴之间的依恋不舍。效果:两次描写在情节上互为呼应,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和动物战友般的深厚情谊。
    (4)驮水的驴有名字,表达了上等兵对驴的喜爱;表现上等兵待驴平等,视驴如战友;士兵无名,只以军衔相称,体现部队特色;暗示上等兵,不仅是个体形象,也象征着无数友善、执着、上进的普通士兵的形象。
    3.(2021•息县模拟)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缸中气象
    赵莹欣
    ①儿时祖母家房屋的角角落落,总是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缸。它们或怀抱一湾清水,或深藏一肚稻谷,或孕育一簇咸菜……这些泥土颜色、朴实而不事雕琢的缸,辗转来到田间农舍,从它们掷地有声的降临开始,便注定要与农家的酸甜苦辣水乳交融。
    ②家中那口水缸有着厚实的缸壁、挺拔的腰身,几点青苔镌刻其间,静静伫立在庭院一角。缸中的水清澈明净得可以映出庄户人家勤劳明快的日子。我爱趴在缸边向里瞧,看那水面上荡漾起的一层细细波纹,一圈圈延伸直到缸沿。听祖母说,缸里的水先前是由祖父一担担从塘里挑回,一点一滴充盈起来的。后来我往缸中瞧时,缸里映出的便是烈日炎炎下,祖父挑担的宽阔臂膀。
    ③另一口水缸的故事是父亲讲给我的,这口缸在艰苦的岁月里曾被用作米缸。缸里一个葫芦瓢,木板覆盖其上。每当打开木板,稻米的清香便携着米缸特有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最令人心安的米香。
    ④米缸很深,但家中人口多,即便一把一把斟酌着抓,也总会有捉襟见肘的时候。随着积粮渐少,祖母舀米的身影愈发弯曲,到后来不得不将身体弯成虾米伸手去够,让人不由得为她而担忧。但每逢有乡亲来借米时,她总是笑着俯身舀出一大瓢米递去。“‘大家一起过,好日子就过出来了。’你祖母那时总这样对我们说。”父亲说这话时,眼中洋溢着无限柔情。
    ⑤家中还有一些略小的缸,它们是咸菜缸。白菜、萝卜等收获后,祖母便将它们用清水洗了。白菜整整齐齐码在缸里,一层盐一层菜地铺好,再把石块压在缸口;萝卜则切成小条放在箩筐里曝晒,直到水分尽失,再放入缸中腌制。腌制的咸菜,即使是配白面馍馍,也依旧徜徉在舌尖,活色生香。
    ⑥邻居阿姨是南方人,腌得一手好鸭蛋。自给自足的小村里,鸡蛋鸭蛋都是自个家的,但数量不多,可每过一段时间,邻居阿姨总会送来鸭蛋给我解馋。那口腌成鸭蛋的缸被安置在她家院里,我曾见她在田间拾了黄土,拍碎了带回家,将黄土用清水和好,厚厚地裹往绿莹莹的鸭蛋,再把裹了泥的鸭蛋埋进和好盐的黏土里。那口小缸便开始酝酿一番新气象。
    ⑦那年中秋夜,恰逢她送来新腌的鸭蛋,我们嗔她费心,要留她在家吃饭。“欣欣喜欢,我也做得乐意!”她笑得开怀,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于是两家人便在院中热热闹闹地摆了桌。那夜黑丝绒般的天空中没有星子点缀,只有一轮满月悬于天际,倾泻汩汩的月光。父亲将鸭蛋从中切开,红灿灿的蛋黄如初升的太阳般,与那轮明月交相辉映。那醉人的意味,让我时至今日仍记在心上。
    ⑧后来,当我离开村庄时,村里大多数的缸早已被那些现代化的器物代替。但值得庆幸的是,父亲把“缸”之情怀连同缸中气象一并带回了城里的家中:他有一口玻璃小缸,专用它来腌咸菜。黄绿的泡椒、饱满丰盈的白萝卜,欣欣然浸在晶莹剔透的白醋里,让人每每侧目,总唇齿生津。还有口中等个头的缸,砖头般的赤褐色,是敦厚本分的模样,原是用来腌咸鸭蛋的,如今那里已然成为绿萝的天地,碧绿绿的一片在水面游弋生姿、吐露生机。
    ⑨湖光山色,秋月春风,缸中景物,气象万千,但不变的是那淳朴动人、古风犹存的乡村记忆,是那美丽且炽热的情怀以及永远热热闹闹的日子。
    (1)结合文章内容,请简要概括“缸中气象”体现在哪些方面?
    (2)本文写农家生活,语言质朴,充满泥土气息,却不乏文学情味,请仔细阅读文章第①自然段,分析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3)请结合第⑥⑦自然段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无形的“情”写得具体可感的。
    (4)请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缸中气象”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分析】文章以“缸中气象”为叙事的线索和抒情的寄托。作者记叙了家里的水缸、米缸,淹咸菜的缸,邻居阿姨腌咸鸭蛋的缸,父亲来城里后淹威菜的玻璃小缸和种绿萝的泥缸。记叙了祖父挑水,祖母借给别人米,邻居阿姨送“我”家鸭蛋,两家一起过中秋节,父亲来到城里后,用缸腌咸菜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题目“缸中气象”进行了诠释,并以“缸”来象征人性的美好与善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回忆与留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解答】(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第②段记叙的是家里的水缸。根据其中的“缸中的水清澈明净得可以映出庄户人家勤劳明快的日子”,第⑤段介绍的是家里的咸菜缸,根据其中的“腌制的威菜,即使是配白面馍馍,也依旧徜徉在舌尖,活色生香”,可得:体现在明快温馨的农家生活上。根据第②段中的“缸里的水先前是由祖父一担担从塘里挑回,一点一滴充盈起来的”,第④段中的“但每逢有乡亲来借米时,她总是笑着俯身冒出一大瓢米递去”可得:体现在祖辈勤劳能干、善良无私、乐于肋人的品质上。根据第④段中的“但每逢有乡亲来借米时,她总是笑着俯身舀出一大瓢米递去”“父亲说这话时,眼中洋溢着无限柔情”可得:体现在温馨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上。根据第⑧段中的“他有一口玻璃小缸,专用它来腌咸菜。黄绿的泡椒、饱满丰盈的白萝卜,欣欣然浸在晶莹剔透的白醋里,让人每每侧目,总唇齿生津。还有口中等个头的缸,砖头般的赤褐色,是敦厚本分的模样,原是用来腌咸鸭蛋的,如今那里已然成为绿萝的天地,碧绿绿的一片在水面游弋生姿、吐露生机”可得:体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
    (2)本题考查语言赏析。一、运用大量的四字短语。如第①段中的“儿时祖母家房屋的角角落落,总是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缸”“便注定要与农家的酸甜苦辣水乳交融”,强调了泥缸在农家的常见与重要。即有朴实的语言“大大小小、角角落落”,又有文学气息浓厚的成语“水乳交融”。既有雅言,又有俗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与韵味。二、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如“它们或怀抱一湾清水,或深藏一肚稻谷,或孕育一簇咸菜”运用了排比的修辞,用词雅俗相配,强调了泥缸在农家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把握。第⑥段和第⑦段记叙的是邻居阿姨把自己在缸里腌的鸭蛋送给“我”家,我们两家聚在一起共过中秋节的情景。作者详细地描述了阿姨腌鸭蛋的过程和两家人一起过中秋节时的和谐场景,自然流露出两家和谐美好的邻里关系。这是靠详细的叙述来抒情。阿姨用泥缸腌鸭蛋,鸭蛋腌好后又给“我”家送来。中秋节,她送来鸭蛋,两家一起过中秋节。这些很普通的鸭蛋就成了两家和谐美好的邻里关系的见证与寄托,表现了阿姨对“我”的喜爱和“我”对阿姨的感激之情。这是借物抒情。第⑦段中“那夜黑丝绒般的天空中没有星子点缀,只有一轮满月悬于天际,倾泻汩汩的月光”,描绘了中秋美丽的月色。月色美好,邻里和谐。既渲染了美好的氛围,又烘托出农村人心地的善良淳朴与邻里关系的融洽和谐。这是借景抒情。
    (4)本题考查文本的整体理解分析。“缸中气象”是全文叙事的线索和抒情的寄托。作者记叙了家里的水缸、米缸、淹咸菜的缸、邻居阿姨腌咸鸭蛋的缸、父亲来城里后淹威菜的玻璃小缸和种绿萝的泥缸。记叙了祖父挑水,祖母借给别人米,邻居阿姨送“我”家鸭蛋,两家一起过中秋节,父亲来到城里后,用缸腌咸菜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题目“缸中气象”进行了诠释,并以“缸”来象征人性的美好与善良。末段“缸中景物,气象万千”照应文题“缸中气象”,“但不变的是那淳朴动人,古风犹存的乡村记忆,是那美丽且炽热的情怀以及永远热热闹闹的日子”,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回忆与留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答案:
    (1)①体现在明快温馨的农家生活上;②体现在祖辈勤劳能干、善良无私、乐于助人的品质上;③体现在温馨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上;④体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
    (2)①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如“大大小小”“角角落落”“田间农舍”“酸甜苦辣”“水乳交融”等,这些词语强调了泥缸在农家之常见,对农家极其重要,与农家生活密不可分。既有朴实、不加修饰的词语,又有文学气息浓厚的成语,互相辉映,形成独特的韵味。②“怀抱”配以“清水”、“深藏”配以“稻谷”、“孕育”配以“咸菜”,用词雅俗相配,并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泥缸在农家的作用,抒发作者对泥缸喜爱之情,用语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厚重雅致。
    (3)①借详尽的叙述来抒情。这两自然段记述了邻居阿姨用泥缸腌蛋和两家人一同过中秋节的情景,在详尽的叙述中自然流露出和谐美好的邻里之情。②借物抒情。泥缸腌制的鸭蛋成了“情”的载体,中秋节,专门送来的鸭蛋传递了邻居阿姨对“我”的喜爱之情,抒发了“我”对阿姨的感激之情。③借景抒情。第⑦自然段中描绘了中秋夜明月辉映的景象,渲染了美好的氛围,烘托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邻里间融洽的真情。
    (4)“缸”为全文核心意象,按照“缸”的不同功能,文章讲述了祖父挑水、祖母舀米让米、腌菜、缸在现在生活中的延续等情节;并以此象征人性的美好,多角度展现“缸中气象”;文章结尾照应标题,升华主题,借“缸中气象”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往昔岁月的留恋怀念;同时“缸中气象”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
    4.(2021•济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渑池来信
    于德北
    ①就在今年秋天,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渑池的挂号信,信封里,是一封寄自日本的没有启封的信,上面赫然写着我的名字。
    ②那是一封写在樱花笺上的长信,有七八页之多,字体娟秀。“于老师,您好!之所以将给您的信由老家河南邮转,实在是我想唤起您的一段回忆。我刚刚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毕业,近期即将回国从事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我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您,并把我刚刚翻译好的您的一百二十五篇小小说交由您过目……您还记得吗,那个站在梨树下看您吃梨的河南小女孩……”
    ③啊!那真是一段温馨的回忆啊!只是时间太久,我几乎把它忘记了。
    ④二十年前,我由团省委转业,调入《深情》杂志社工作,接到一个采访任务,尽可能全面地采写女孩读书难的问题。这次采访难度大,且辛苦,我由甘肃、陕西一路走来,最后来到了河南的三门峡市。本来在这里是没有采访任务的,我只想假公济私转道看看三门峡,感受一下“梳妆台”的宏伟和壮观。我如愿以偿,当面对大坝、面对黄河的时候,我知道,不虚此行。
    ⑤恕我孤陋寡闻,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便学到过仰韶文化,但如果不是当地朋友介绍,我实在没记得它的初发现地就在河南,更不知晓,它就在三门峡市下辖的渑池县,而我现在距离它也就百余公里的路程。如此大好的机会怎能放过,我十分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孤陋寡闻,转而为自己的“博闻多识”而沾沾自喜。当下由朋友安排,驱车去看彩陶。人如果过于得意,上帝一定会给他一点小小的惩戒吧。车程过去大半,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小车抛锚了。等待修车的时候,我们坐在车里吸烟,初秋的蝉鸣噪耳,一支烟只吸了半截,我便丢在脚下,一个人信步往村庄里看风景。我就这么一个习惯,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总喜欢四处走走逛逛。
    ⑥走过几户人家,均敞着门,偶见鸡犬进进出出,对我的到来并不稀奇。河南产枣子,这里几乎家家种有枣树,微风拂过,半青半黄的枣子左右摇动。正漫步间,忽一道明丽的色彩映入眼帘。有一个略显残破的院子,这个院子里没有枣树,却偏偏立了一棵丰茂的梨树,树上的梨子拳头大小,静垂在枝叶间像一只又一只的铜铃。
    ⑦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怯生生地看着我。
    ⑧“你好。”我问候她。她并不回答,只是一个劲地回头向屋门处望。随着她的目光去寻,只见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孩子从屋里出来。我赶紧掏出名片递过去,表明自己不是坏人。我指指树上的梨子,做出喜欢的样子。那妇女点点头,我以为得到了她的许可,便摘下一个梨子,擦也不擦地咬上一口。梨子尚未熟透,但香甜的汁液盈了满口。那个女孩瞪大了眼睛望着我,可我并未发现这其中的诧异,满心欢喜地坐到她正写作业的小桌旁,翻动她的作业本,做出一副十分关心的样子。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本子呢,正面写完背面写,先用铅笔写,再用钢笔写,字迹工整,却如蝇如蚁,密密麻麻。
    ⑨我急忙向那中年妇女问寻,才知道,这一家人是村里的贫困户,地少不够种,男主人本来会唱蒲剧,农闲时可唱野台子戏,可是两年前,野台班子因车祸而鸟兽散,男主人病倒在床,这人家,风雨飘摇中又雪上加霜……
    ⑩“那梨子是卖了供娃上学呢。”妇女说。我一下恍然,手握半只梨子僵立在那里。好半天,反应过来什么,奔踏着出门,一路来到村中的小卖店,把这店里的本子和笔全部买了下来。是的,我把这些本子和笔全都送给了那个女孩。另外,还以赔梨为名义,把五百元钱交到那女孩的妈妈手里。
    ⑪这就是那件事情。
    ⑫当朋友来寻我,告知车已修好,可以启程,而也即将启程的时候,我们的身后响起了清亮亮的一段唱腔——“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走出来保国良臣……”那女孩一边唱,一边哭,一边向我们跑来,跑到近前,深深地给我鞠了一个躬。朋友说:“老于,娃给你唱蒲戏呢。”

    (选自《北方文学》2020年22期,有删改)
    (1)文章从一封信写起有什么好处?
    (2)第⑥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本子呢,正面写完背面写,先用铅笔写,再用钢笔写,字迹工整,却如蝇如蚁,密密麻麻。
    ②我一下恍然,手握半只梨子僵立在那里。
    (4)最后一段可否删掉?为什么?
    【分析】本文写“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渑池的挂号信,回忆起二十年前的一段往事。文章表现了女孩朴实纯真和懂得感恩的形象。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开头作用分析。“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渑池的挂号信”呼应标题“渑池来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有关女孩的回忆;交代女孩现在的生活状况;突出女孩的感恩之心。
    (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作用分析。“有一个略显残破的院子,这个院子里没有枣树,却偏偏立了一棵丰茂的梨树,树上的梨子拳头大小,静垂在枝叶间像一只又一只的铜铃”交代女孩的生活环境;女孩家梨树与别人家枣树“微风拂过,半青半黄的枣子左右摇动”形成对比,暗示梨树对女孩一家的重要性;为下文吃梨、赔钱等情节作铺垫。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①“字迹工整,却如蝇如蚁,密密麻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孩的字迹比作蝇、蚁,生动形象表现女孩的字迹工整、密集,详细交代女孩的作业本使用情况,突出女孩用纸节约,学习认真,侧面烘托其家庭的贫困。
    ②“我一下恍然”运用动作描写,“手握半只梨子僵立在那里”运用神态描写,表现“我”突然明白了事情原委后的震惊,为自己“摘下一个梨子,擦也不擦地咬上一口”而惭愧、自责和内疚。
    (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不能删掉。保留最后一段,故事情节更完整,也使二十年后的来信更具合理性;既和上文女孩的父亲会唱蒲剧相呼应,又和之前女孩的羞怯内向形成对比;突出了女孩朴实纯真和懂得感恩的形象特点。
    答案:
    (1)呼应标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有关女孩的回忆。
    (2)交代女孩的生活环境;女孩家梨树与别人家枣树形成对比,暗示梨树对女孩一家的重要性;为下文吃梨、赔钱等情节做铺垫。
    (3)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表现女孩的字迹工整、密集,突出女孩用纸节约,学习认真,侧面烘托其家庭的贫困。
    ②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我”突然明白了事情原委后的震惊、内疚心理。
    (4)不能删掉。故事情节更完整,也使二十年后的来信更具合理性;呼应上文,和之前女孩内向形成对比,突出了女孩朴实纯真和懂得感恩的形象。
    5.(2021•息县模拟)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不褪色的迷失

    ①我儿时的照片留下的很少,就那么两三张。有一张一寸的照片,是我三岁时拍的。照片上的我,胖乎乎的脸,傻呵呵的表情,眼睛里流露出惊恐和疑问,还隐含着几分悲……看着这张照片,我很自然地回忆起儿时的一个故事,那是我最初的记忆之一。
    ②那是我三岁的时候。有一次,我跟父亲出门,在一条马路上走失在人群中。开始还不知道害怕,以为父亲会像往常一样,马上出现在我面前,将我抱起来,带我回家。然而等我跌跌撞撞在马路上乱转了很久后,才发现父亲真的不见了。我惊恐的叫声引起周围很多行人的注意,数不清的陌生面孔将我团团围住,很多不熟悉的声音问我很多相同的问题……然而我不愿意回答任何问题,因为我以为是父亲故意丢弃了我,我无法理解一向慈眉善目的父亲怎么会就这样把我扔在陌生人中间,自己一走了之。我以为自己从此再也见不到父母了,小小的心中充满了恐惧、悲哀和绝望。我一声不吭,也不流泪,被人抱着送进派出所。一位年轻的女民警温柔地安慰我、哄我,给我削苹果。另一位年轻的男民警在一旁不停地打电话,从他的话中,我知道他是在帮我找父亲。我在女民警的哄劝下吃了一个苹果,然而心里依然紧张不安。眼看天渐渐地暗下来,还没有父亲和家里的消息。我呆呆地望着窗外,恐惧和惊慌一阵又一阵地向我袭来。那位女民警不停地安慰我:“你别急,你父亲就要来了,他已经在路上了,过一会儿,你就能看见他了!“但我就是不相信,我想,父亲大概真的不要我了,要不,怎么天黑了他还不来呢?
    ③就在我惊恐不已的时候,女民警突然对着门口粲然一笑,口中大叫道:“瞧,是谁来了?”我回头一看,只见父亲已经站在门口。
    ④我永远也忘不了父亲当时的模样和表情。他那一向很注意修饰的头发乱蓬莲的,脸似乎也消瘦了一圈。当我扑到父亲的怀抱里时,噙在眼眶里的泪水夺眶而出,委屈、激动、欢喜和心酸交织在一起,化作不可抑制的抽泣。当我抬起头来看父亲的时候,我不禁一愣:父亲的眼睛里,也噙满了泪水!在我心中,父亲是不会哭的,哭是小孩子的专利。父亲的泪水使我深深地受到了震撼。父亲紧紧地抱住我,口中喃喃地、语无伦次地说着:“我在找你,我找了你整整一天,找遍了全上海,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着急……”
    ⑤此刻,在父亲的怀抱里,我先前的怀疑和怨恨顷刻烟消云散。我尽情地哭着,痛痛快快哭了个够。哭完之后,我才发现,那一男一女两位警察一直在旁边微笑地注视着我们父子俩。这时,我又不好意思地笑了。从派出所出来,父亲紧拉着我的手走在灯光璀璨的大街上。他问我:“你想吃什么?我给你买。”我什么也不想吃,只想拉着父亲的手在街上默默地走。然而父亲还是给我买了一大包好吃的东西,让我一边走,一边吃。走着,走着,经过了一家照相馆,看着橱窗里的照片,我觉得很新鲜。长这么大,我还没有进照相馆拍过照呢。橱窗里的照片上,男女老少都在对着我开心地微笑。我想,照相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父亲见我对照片感兴趣,就提议道:“进去给你照一张相吧!”面对照相馆里刺眼的灯光,我什么也看不见了,父亲消失在黑暗中。于是我情不自禁又想起了白天迷路后的孤独和恐惧。摄影师大喊:“笑一笑,笑一笑……”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当快门声响起的时候,我的脸上依然带着白天的表情。于是,就有了那张一寸的照片。在这张小小的照片上,永远地留下了我三岁时的惊恐、困惑和悲伤。尽管这只是虚惊一场。看这张照片时,我很自然地会想起父亲,想起父亲为我们的走散和团聚而流下的焦灼、欢欣的泪水。父亲找到我的那一瞬间的表情,是他留在我记忆中最清晰、最深刻的表情。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父亲和孩子一样,也是会流泪的,这是多么温馨、多么美好的泪水啊!
    ⑥照片上的我永远是童稚幼儿,可现实中,岁月已经无情地染白了我的鬓发。而我的父亲,今年已八十三岁,老态龙钟了。从拍这张照片到现在,有四十年了。四十年中,发生了多少事情,世事沉浮、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可四十年前的那一幕,在我的记忆中却特别清晰、特别亲切,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眼前。岁月的风沙无法掩埋儿时的这一段记忆。当我拿出照片,看着四十年前的自己茫然失措的表情时,我不禁哑然失笑。四十年的漫长时光在我凝视照片的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哦,父亲,在我的记忆中,你是不会老的。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仿佛看见,你正迈着急匆匆的脚步,满街满城地找我……而我,什么时候离开过你的视线呢?
    ⑦前些日子,我陪着父母来到西湖畔。想陪他们在湖光山色中散散心,也想在西湖边为他们拍一些照片。在西湖边散步时,我向父亲说起了小时候迷路的事情,父亲皱着眉头想了好久,笑着说:“这么早的事情,你怎么还记得?”我说:“我怎么会忘记呢?我永远也忘不了,你还记得吗?那时,你还流泪了呢!”
    ⑧父亲凝视着烟雨迷蒙的西湖,久久没有说话。我发现,他的眼角闪烁着亮晶晶的泪花……
    (作者:赵丽宏。有删改)

    (1)请以“迷失”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子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
    (2)文中第④段画横线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父子迷失后再相见时的情景的?请简要赏析。
    他那一向很注意修饰的头发乱蓬蓬的,脸似乎也消瘦了一圈。当我扑到父亲的怀抱里时,噙在眼眶里的泪水夺眶而出,委屈、激动、欢喜和心酸交织在一起,化作不可抑制的抽泣。
    (3)请品读文中第⑧段画横线的语句,联系全文揣摩人物的心理。
    父亲凝视着烟雨迷蒙的西湖,久久没有说话。我发现,他的眼角闪烁着亮晶晶的泪花……
    (4)本文以“不褪色的迷失”为题目,有何妙处?
    【分析】本文以“迷失”为线索,记叙了父亲带着三岁的儿子出门,竟把他弄丢了;父亲找了整整一天才在派出所找到儿子,他双眼噙泪紧紧地抱着儿子;经过一家照相馆时,父亲看见儿子对照片很感兴趣,便进去给儿子照了一张照片;四十年后,八十三岁的父亲与儿子在西湖边散步,听到儿子说起小时候迷路的那件事,久久不语,眼角闪烁着泪花。文章表现了父子情深。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从②段“那是我三岁的时候。有一次,我跟父亲出门,在一条马路上走失在人群中。开始还不知道害怕,以为父亲会像往常一样,马上出现在我面前,将我抱起来,带我回家。然而等我跌跌撞撞在马路上乱转了很久后,才发现父亲真的不见了”可知,父亲带着三岁的儿子出门,竟把他弄丢了;从④段“当我抬起头来看父亲的时候,我不禁一愣:父亲的眼睛里,也噙满了泪水!在我心中,父亲是不会哭的,哭是小孩子的专利。父亲的泪水使我深深地受到了震撼。父亲紧紧地抱住我,口中喃喃地、语无伦次地说着:‘我在找你,我找了你整整一天,找遍了全上海,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着急’”可知,父亲找了整整一天才在派出所找到儿子,他双眼噙泪紧紧地抱着儿子;从⑤段“父亲见我对照片感兴趣,就提议道:‘进去给你照一张相吧’面对照相馆里刺眼的灯光,我什么也看不见了,父亲消失在黑暗中。于是我情不自禁又想起了白天迷路后的孤独和恐惧。摄影师大喊:‘笑一笑,笑一笑’……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当快门声响起的时候,我的脸上依然带着白天的表情。于是,就有了那张一寸的照片。在这张小小的照片上,永远地留下了我三岁时的惊恐、困惑和悲伤”可知,经过一家照相馆时,父亲看见儿子对照片很感兴趣,便进去给儿子照了一张照片;从⑦段“前些日子,我陪着父母来到西湖畔。想陪他们在湖光山色中散散心,也想在西湖边为他们拍一些照片。在西湖边散步时,我向父亲说起了小时候迷路的事情,父亲皱着眉头想了好久,笑着说:‘这么早的事情,你怎么还记得?’我说:‘我怎么会忘记呢?我永远也忘不了,你还记得吗?那时,你还流泪了呢’”和⑧段“父亲凝视着烟雨迷蒙的西湖,久久没有说话。我发现,他的眼角闪烁着亮晶晶的泪花”可知,四十年后,八十三岁的父亲与儿子在西湖边散步,听到儿子说起小时候迷路的那件事,久久不语,眼角闪烁着泪花。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从第一句“头发乱蓬蓬”“脸似乎也消瘦了一圈”可知是外貌描写,结合上文和下文“我在找你,我找了你整整一天,找遍了全上海,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着急”,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在寻找“我”时的着急、疲惫,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从第二句“扑”“噙”“委屈、激动、欢喜和心酸”“交织”“抽泣”等词语、可以看出,生动细腻地描写出了“我”见到父亲时的复杂心理。
    (3)本题考查语句理解。父亲的心理,从④段“我在找你,我找了你整整一天,找遍了全上海,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着急”可知,当年父亲丢失儿子后是多么自责和伤心,而今当重提往事,他“凝视”“久久没有说话”“闪烁着亮晶晶的泪花”可知,父亲仍心生感动,也为岁月流逝亲情犹存而感慨;同时,从⑦“我陪着父母来到西湖畔。想陪他们在湖光山色中散散心,也想在西湖边为他们拍一些照片”可知,此时,父亲更有为儿子的孝顺而感动的感情。儿子的心理,从前文“我向父亲说起了小时候迷路的事情……我说:‘我怎么会忘记呢?我永远也忘不了,你还记得吗?那时,你还流泪了呢?”和本句的描写,可知,为父亲流泪而心生感动,也为岁月流逝亲情犹存而感慨。
    (4)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从结构上看,用“不褪色”修饰“迷失”,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内容上看,“迷失”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结构严谨;同时,“迷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不褪色的迷失”指在父子记忆深处,迷失所带来的委屈、悲伤、惶恐,以及再见时的激动、喜悦等情绪体验,表现了父子情深。
    答案:
    (1)①父亲带着三岁的儿子出门,竟把他弄丢了。②父亲找了整整一天才在派出所找到儿子,他双眼噙泪紧紧地抱着儿子。③经过一家照相馆时,父亲看见儿子对照片很感兴趣,便进去给儿子照了一张照片。④四十年后,八十三岁的父亲与儿子在西湖边散步,听到儿子说起小时候迷路的那件事,久久不语,眼角闪烁着泪花。
    (2)①通过对父亲“头发乱蓬蓬的”“脸似乎也消瘦了一圈”的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在寻找“我”时的着急、疲惫,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②通过对“我”的“扑、噙、抽泣”等动作描写及“委屈、激动、欢喜、心酸”等心理描写,表现了父子重逢时“我”复杂的心情。
    (3)①儿子的心理:为父亲流泪而心生感动,也为岁月流逝亲情犹存而感慨。②父亲的心理:为曾经导致儿子丢失而自责、伤心,也为岁月的流逝而感慨,更为儿子的孝顺而感动。
    (4)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以“迷失”为线索,贯穿全文。“不褪色”表示此时留在父子记忆的深处,表现了父子情深。

    相关试卷

    考点04 病句辨析及修改(解析版)-2022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部编版):

    这是一份考点04 病句辨析及修改(解析版)-2022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部编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搭配不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3 名句名篇默写(解析版)-2022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部编版):

    这是一份考点03 名句名篇默写(解析版)-2022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部编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经典诗句默写,古代经典散文默写,现当代经典诗文默写,外国优秀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1 字音字形(解析版)-2022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部编版):

    这是一份考点01 字音字形(解析版)-2022年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部编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音,字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