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单元第1课时《力在哪里》教案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第四单元第2课时《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案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第四单元第4课时《摩擦力的秘密》教案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第四单元第5课时《降落伞》教案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第五单元第1课时《调查》教案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第3课时教案
展开1、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和研究重力问题;
会描述和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重力;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使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可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投掷纸飞机、原地跳高、抛掷物体等活动。
1、请学生描述自己的活动。
2、在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
3、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各种假设。
4、提问: 你知道牛顿和苹果落地的故事吗?(学生回答)
5、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呢?(学生谈自己看到的现象)
【评析】导入是探究活动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关键。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亲历各种活动过程,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去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出“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并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揭题,告诉学生:“大科学家牛顿就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顺势引出科学家牛顿及本课研究的课题——重力问题。
二、 引导学生研究有关“重力问题”
1、谈话: 关于重力,你想知道些什么?
2、提问: 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呢?
3、学生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4、交流实验、观察结果。
【评析】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环节将“测一测各种物体的重力”调整为“我想知道的重力问题”的目的就是想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研究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例如:重力有方向吗?如何测重力的大小?如何找物体的重心?怎样的物体站得更稳?假如离开了地球的吸引会怎样…… 让学生通过预测、假设、实验、记录、交流、辩论等方式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使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研究重力的平衡
1、观看杂技演员“走钢丝”的录像或图片。
2、讨论: 为什么走钢丝时杂技演员手里要拿根长竹竿?
3、提问: 你能用蛋壳做个不倒娃娃吗?
4、制作“不倒娃娃”活动。
5、交流、汇报在制作过程中的发现与问题。
6、师生小结。
【评析】科学教育的内容离不开生活实际,科学教育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本环节是以小制作的形式进行的,选择制作“不倒娃娃”,一方面是想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因为制作材料“蛋壳”是学生司空见惯的,只是平时没有留意它,所以我们选用这种为学生熟悉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学生明白,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
四、 课后延伸
1、继续研究“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2、查阅有关牛顿的故事。
【评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不能光靠课堂上的三四十分钟,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课外延伸不但是课堂知识的消化与巩固,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好途径。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5.降落伞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5.降落伞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认识降落伞,研究降落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4.摩擦力的秘密第4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4.摩擦力的秘密第4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引入,引导探究,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